分享

韵味悠长重酿酒

 盟府秘阁 2018-09-27
韵味悠长重酿酒

古人酿酒,也许是一种机缘。为它芳香甘冽,浓香馥郁,还是醉意朦胧,妍媸不辨?开天辟地,酒从何来?谁人先酿?我们不得而知。不过,酒香,还是带着某种诗意,向我们悠悠飘来。

记得小时候,每当家里来客人了,父母总是会炒一些下酒菜,然后打一壶家酿米酒,一桌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气氛热烈。而年幼的我,则喜欢偎在父亲身旁,出神地看着他喝酒,一股淡淡的香味溢满了整个小屋。那时,往往对那壶里的液体产生兴趣,在想,原来严肃、不苟言笑的父亲,为什么喝了那东西后,就变得善谈、和蔼可亲了呢?

 父亲喝的酒是自家酿造的农家米酒,因为颜色是红色的,也称为红酒。尽管那时生活困难,但很多人家还是会想办法自己酿一坛米酒待客的。童年印象里,我家酿的米酒,招待过不少远亲近邻。

父亲是个有文化的人,有一次喝得微醺,他曾经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几个孩子说:酒乃五谷之精,少喝对身体有益,多喝则对身体有害。也不知道是因为父亲真有如此认识还是当时条件所限,我从没见父亲喝醉过。只是他一直念叨着在很久以前,有个城里的叔叔请他喝茅台酒的经历,还不时发出感叹:什么时候能再喝上一杯茅台,也就知足了。懵懵懂懂的我根本不知道茅台为何物,仍然豪情万丈地仰着小脑袋说:爸爸,等我长大有了钱,就买很多茅台让你喝个够。这时,父亲慈爱地摸着我的小脑袋说:好!我等着那一天。

不知不觉,人到中年。现如今,父亲也早就离开我们,到另一个世界去了。当然,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他始终对我们淳淳教导,言传身教,也依然喜欢跟朋友偶尔小酌一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饭桌上经常出现的酒的种类也丰富了许多,有白酒、葡萄酒、黄酒、加饭酒等等,但爸爸最喜欢的依然是那家酿的红酒。他说,那青青红红的颜色,看着就喜庆。

随着市面上假酒盛行,目前,由周宁县咸村镇出品的重酿酒非常受群众的欢迎。

重酿酒,是一种红酒,喝了对人尤其是女性的身体有益。是家家户户冬季最喜欢饮用的一种酒。春节期间,那红红火火的颜色,本就给人喜庆的视觉冲击,更不用说那香醇的滋味了。

重酿酒是一种由糯米酿造的甜酒,酒精度比较低,估计也就15度左右。在周宁县咸村镇,每到冬季,十有七八的家庭都会自己酿造。制作方法是这样的:首先将糯米用“砻”碾掉外壳,“砻”是一种碾米工具,以前是用竹子和粘土做成的,可以将糯米外壳去掉而不伤着米的淀粉,今日已经比较少见,一般是直接从市场买糯米就好,不过还是有人使用。然后将糯米用水浸泡一天左右,中间要换水,再用木质的大蒸笼将糯米蒸熟,这种蒸熟的糯米饭特别香,很好吃。我们家经常将红薯、土豆等也放在蒸笼里一起蒸,那清香、软糯、入口即化的感觉,美不可言。

蒸熟的糯米用勺子舀入酒缸里,酒缸要求干净无菌,一般都预先用热水清洗,在太阳底下暴晒,要求干燥,否则可能做成一缸米醋。需要很耐心地放一层熟糯米再洒一层酒曲,这样逐渐把糯米和酒曲全部装入酒缸里,糯米与酒曲的比例大约是101。一般酒曲都用红曲,因此酒也就是红色的,很是好看。接着,开始加入凉水,最好是从井里挑来的水,这样酿出来的酒味道更醇厚。糯米与凉水的比例是11。五十斤糯米加五十斤水,大约可以酿出70斤红酒原液。

红酒一般在春节前酿造,气温低的时候,还需要用旧棉被保温,一般发酵温度在20度左右,在酿酒的前一周时间,要每天翻动糯米和曲,让曲更均匀地与糯米融合,一周后就不用翻动了,这时可以密封缸口,让酒曲慢慢沉淀,大约经过十天至二十天左右,酒缸里头的糯米就可以全部发酵完毕,这时,红酒就酿成了。但要喝到甜甜的重酿酒,整个程序还远没有结束。这时,需要先把第一次酿出的红酒与酒曲分离开来,红酒装在酒坛里备用。然后,重复浸泡糯米、蒸糯米、放酒曲、装入酒缸发酵、翻动、封口静置等过程,只是,这第二次酿酒时,不再是放入清水,而是把第一次酿好的红酒原液当水,添入糯米和酒曲混合好的酒缸里。其他程序完全一样。这样酿出来的红酒,就称为重酿酒,味道香甜醇厚,滋味绵长。一般情况下,制作出一坛味道醇厚的重酿酒,大约需要40天左右的时间。这种酒,适合在低温下保存,温度高于20度以上,就会变酸,随着气温升高,重酿酒就渐渐变酸了。因此,这种酒适合在冬季和春季饮用,一般过了五月,人们就不再生产重酿酒了。

在我们周宁县,女人坐月子时,经常用重酿酒炖鸡肉,认为可以大补。现如今,平常人家喝重酿酒,一般都喜欢把酒放在酒壶里加热,然后在酒里打入两个鸡蛋、再加入冰糖,认为这样的酒对身体大补。

细究起来,中国的酒文化真是源远流长。从古至今,这饮酒最能出气氛的自然要推群饮了。五六个、七八个甚至十多个人围桌而坐,开始,大家还彬彬有礼、你推我让,但三杯两盏下肚,就都收起矜持、原形毕露了。北方人喝酒好猜拳行令,而南方人时兴找理由干杯。因为是熟人、同乡、同学、老同事、老部下,酒桌上相聚,这敬酒无论如何都是要干的。“感情深,一口闷”,大概源于此,否则就是大不敬。

酒喝到这份上,往往说明气氛已进入高潮。酒力加上旁人的推波助澜,好汉们当然都不示弱,酒端在手中一杯一杯地像灌白开水,旁观者就发出一片叫好声。海量者的沉稳、量小者的浮夸、拍马者的奸佞、老实人的憨厚、油腔滑调的狡猾、笨嘴拙舌的木讷……一齐在酒桌上上演,但远比舞台上的演戏要真实得多了。 

也许,喝酒的最高境界是微醺。那是一种似醉非醉、似醒非醒、掐一把大腿知道疼的状态。只见此时的饮酒者两眼迷离,脸放红光,即使平日最沉默的人此刻也成了话痨。而侃的话题可以从伊拉克战场到台海形势,从房价物价到贪污腐败,从学前教育到家长里短,散漫而冗长,激动而舒缓,说到动情处众人赞一个,侃到激愤处众人骂一声,仿佛这说骂也是佐酒的一道佳肴似的。 

但是,没有多少人在乎什么喝酒的最高境界。一桌酒喝到最后,有人还酒兴正浓,有人则头重如山,也有人烂醉如泥溜进桌子底下。一场喝酒大戏往往在悲壮的气氛中收场。 

醉过知酒浓。我觉得,没有醉过酒的人应该不是真正的喝酒人。

自古以来,有关酒的是是非非不少。如今,见惯世人的酗酒撒泼、装疯卖傻、酒驾醉驾、伤人索命、觥筹交错、权钱交易,更加觉得还是文人喝酒最干净,醉酒的文人最可爱。刘伶赤身饮酒不至于裸奔,陶潜好酒不至于受贿,李白斗酒诗百篇,苏轼“大醉,兼怀子由”留下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佳句。酒赋予文人以灵感,给予落魄的文人以慰藉。酒成了文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这样说,中国文学史的每一页都散发着浓郁的酒香。 

我发现,大凡喜欢文学的人都爱喝酒,尤其是男士,无论古今。

酒,千百年来已然形成了自己别具一家的酒文化,沉香馥郁,很有味道。

酒是液体,也是载体,不仅因为它融入了酒精,也是因为渗入了感情。少年壮志,曾经对酒当歌;送别挚友,为君把酒向斜阳;思家念远,酒入愁肠,化做相思泪;人海浮沉,忍把浮名换做浅斟低唱;落寞孤寂,便可见衣上酒痕诗里字;得意洒脱,更是蛾冠一抛,把酒祝东风。

酒在这里,就是倚在身旁的佳人,解心除忧,销万古愁,说不尽的风情,揽不尽的温柔。

尽管曾经醉过酒,也知道醉酒后遗症的难受,但我还是常常盼望能有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痛饮,跟性情相投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