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习经典·一起学《论语》|八佾篇3·10

 文冠厚朴 2018-10-12

  

  【原文】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白话】 

  孔子说:“禘礼,从灌酒降神往后的那些部分,我不愿意看下去了。”

  【释词】 

  禘:禘礼,一种祭祀礼仪。《尔雅》曰:“禘,大祭也。”祭之大者皆谓之禘。

  禘礼之大者共四种,包含两种祭天神之礼,一种祭地之礼,一种祭祖(宗庙)之礼。其中,祭祖宗庙之礼又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大禘,一是吉禘,一是时禘。按此章有“灌”,由于天地之禘不灌,则知此处指宗庙而言,《说文解字》曰:“周礼,三年一袷,五年一禘。”则知此处指“五年一禘”之禘。祭在太庙,莫大于五年之祭。因为,袷祭与时祭,所祭之祖到“始祖”而止;大禘则更及始祖之上,追溯到“始祖”所出之祖。

  禘者,谛也,审谛。崔灵恩曰:“禘以审谛昭穆,序列尊卑。”大禘之礼,要合祭祖先,则需要排祖先昭穆先后次序,应当审禘而不乱。按照礼,昭穆上下之顺序不能乱。然而,鲁文公时,跻升其父僖公于闵公之上。僖公虽为闵公之庶兄,然而继承的是闵公的君位;现在把僖公排列在闵公之上,这就是“逆祀”,《春秋》讥之。阳虎虽曾改正,然而不持久。

  (钱穆:此章之禘,当不指吉禘。因孔子仕鲁,在定公十四年,此时未有国丧。定公之卒,孔子已去鲁,故知不指吉禘言。)

  既灌而往:灌,借作“裸”字,又作“盥”。灌是祭祀之始,用圭瓒(zàn)盛着郁鬯(chàng)之酒灌地,以降神也。郁,郁金草,酿秬(jù)为酒,煮郁金草和之,其气芬芳调畅,故曰郁鬯(鬯音“畅”)。秬,黑黍(shǔ)也。灌之后,“列尊卑,序昭穆”,始列木主,以尊卑陈列太祖前。鲁由于“逆祀”,是违礼,所以孔子不欲观。

  【先贤精义】 

  《论语注疏》曰:此章言鲁禘祭非礼之事。禘者,五年大祭之名。

  孔安国曰:禘祫(xiá)之礼,为序昭穆,故毁庙之主及群庙之主皆合食于太祖。灌者,酌郁鬯灌於太祖,以降神也。既灌之后,列尊卑,序昭穆。而鲁逆祀,跻僖公,乱昭穆,故不欲观之矣。

  《论语义疏》曰:此章明鲁祭失礼也。禘者,大祭名也。周礼四时祭名,春曰祠,夏曰礿(yuè),秋曰尝,冬曰蒸。又四时之外,五年之中,别作二大祭:一名禘,一名祫。而先儒论之不同,今不具说,且依注梗概而谈也。……时鲁家逆祀,尸主飜(fān)次。当于灌时,未列昭穆犹有可观;既灌以后逆列已定,故孔子云不欲观也。

  《礼记·郊特牲》曰:周人尚臭,灌用鬯臭,郁合鬯,臭阴达于渊泉,灌以圭璋,用玉气也。既灌,然后迎牲,致阴气也。

  胡培翚(huī)曰:《仪礼·丧服传》云:“都邑之士则知尊袮(mí)矣,大夫及学士则知尊祖矣。诸侯及其大祖、天子及其始祖之所自出。”据其文由袮由祖由大祖推而至于始祖所自出,明皆一本之亲。

  《春秋》曰:文二年秋八月丁卯,大事于太庙,跻僖公。

  《公羊传》曰:跻者何?升也。何言乎升僖公?讥。何讥尔?逆祀也。何休注:置僖公于闵公上,失先后之义,故讥之。

  钱穆曰:本篇二十六章,多论当时之礼乐。然时移世易,后世多不能明其意义之所在。……特由此可以窥见孔子当时论礼之大意,此亦有古今通义存焉,固不当以自己时代之主观,而对历史往事尽作一笔抹杀之轻视。

  云门隐者按:本章讲“逆祀”违礼,故而孔子不欲观。“逆祀”,是在上者引导在下者违礼。周衰,礼坏乐崩,大小相逾,上行下效,君臣都违礼。有其君必有其臣,遂启陪臣执国政、家臣用事之风,国之不国,鲁遂衰微。孔子察微知著,不欲观者,伤之也。

  

  附录: 

  王炎曰:禘与袷不同。袷则太祖东向,毁庙及群庙之主,昭南向,穆北向,合食于太祖之庙。禘则祖之所自出者,东向,而以祖配食,昭穆各以其次。故禘为大,袷次之。

  《论语释故》曰:《尔雅》曰:“禘,大祭也。”凡祭之大者皆谓之禘。祭天莫大乎圜丘与南郊。《祭法》曰:“周人禘喾而郊稷。”禘喾,谓冬至祭天于圜丘而以喾配,谓之禘也。郊稷者,即《大传》云“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祖之所自出,天也。周以夏正祭青帝于南郊,而以稷配,亦谓之禘也。祭地莫大于方泽,祭宗庙莫大于五年之祭,皆曰“禘”。是禘天神二,地示人鬼各一。天地之禘不灌,灌者据宗庙言。宗庙之禘又有三。其一,《王制》曰:“宗庙之祭,春曰禴(yuè),夏曰禘。”此殷礼也。周改春曰“祠”,夏曰“禴”。其二,则三年之丧毕而吉禘,此诸侯皆得行之。《左传》叔向曰:“以寡君之未禘祀”,谓吉禘也。

  《论语稽求篇》曰:禘祭有三:一是大禘,《大传》丧服小记所云:“礼,不王不禘,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而《国语》与《祭法》则皆云“周人禘喾而郊稷”是也。一是吉禘,《春秋》闵二年:“吉禘于庄公。”杜预、何休辈皆以为合群庙祧(tiāo)庙之主升食于太祖,即是“袷祭”,然变名称“禘”。文二年“大事于太庙,跻僖公”,《公羊》所谓“大事是袷”是也。一是时禘,即时祭之一。《王制》云:“春礿夏禘。”《祭统》亦云:“春祭曰礿,夏祭曰禘。”而《郊特牲》与《祭义》则皆云“春禘而秋尝”,然总是时祭是也。

  赵昌曰:禘者,帝王立始祖之庙,犹谓未尽其追远之诚、尊先之义,故又推寻始祖所自出之帝而追祀之。以其祖配之者,谓于始祖庙祭之,便以始祖配祭也。

  《礼记·丧服小记》曰: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而立四庙。《大传》云:礼,不王不禘,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周以稷为始祖,稷之所自出者,喾也。

  《礼记·祭法》曰:周人禘喾也。

  逆祀:关系鲁庄公(父)、鲁闵公(弟)、鲁僖公(庶兄)、鲁文公(子)四位鲁君。僖公、闵公倶是庄公之子;闵公是嫡子继承了庄公之位,僖公当时为臣辅佐闵公。闵公薨而无子,于是僖公立为国君,僖公薨,僖公之子文公继位。在宗庙中,闵公之位应该在僖公之上,然而鲁之宗人夏父弗忌为了讨好僖公之子文公,云“吾闻新鬼大,故鬼小”,所以升僖公之位在闵公之上,于是逆祀乱昭穆,故孔子不欲观之也,且在《春秋》中讥之。因为,鲁僖公虽是鲁闵公的哥哥,但是在身份上是臣子,不应超越其主而位居其上。对于鲁文公来说,这也是人子孝亲之心,而不知道大悖礼却可以招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