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倍加珍惜

 昵称60030592 2018-12-12

      在我们之前的青铜器铭文解读中,我们发现很多中国的成语都来自于上古中国高度发达的思想和高度发达的汉字与文学造诣,如韬光养晦、锋芒毕露、坚用作啬、辅车相依等等都是古已有之的,并不是在炎黄文明五千年内才产生的。就连《诗经》中的很多词汇和用语也不是由诗经本身创造的,只是延用上古出现在《诗经》中而已。


      倍加珍惜是一个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成语,意思就是要加倍的珍惜、多多的珍惜,其通常与来之不易一起连用。对于来之不易这个成语我们很容易理解,就是得来不易的意思。不易,指的是“来”字,“来”字就是到来、得来、从过去到现在的意思。那么成语倍加珍惜中的珍惜二字指的是什么呢?是倍加或加倍吗?从汉语的语义上来说,从汉语词汇的合理构成上来说,从我们汉字的构字组词规律上来说,倍加珍惜这个成语都是一个有问题的成语,因为倍加和珍惜之间即没有凤毛麟角一样的并列关系,也没有辅车相依的说明关系,更没有黄粱一梦的转折关系和光前启后的前后关系。


      中国的成语,多以四个字的组合最为常见,词与词的组合又以并列关系和说明关系为多,如:梦寐以求、与众不同、听之任之、破釜沉舟等等都是如此。那么为什么倍加珍惜这个成语却打破了中国成语的构字组词规律呢?为什么没有形成合理的并列关系或清晰的说明关系呢?


      中国的成语都是有来源的,不是有一段东进序曲的历史故事,就是有一段催人泪下的英雄情怀,仰或是青山绿水、长河落日等对大自然情感的抒发。珍惜,没有了并列关系,使我们不能够从成语倍加珍惜中看出珍惜的对象是谁,也不知道应该珍惜的是什么?只有当倍加珍惜与来之不易两句成语连用时,我们才能够清楚的明白为什么要倍加珍惜的道理。那么,为什么一个独立的成语要通过与其他成语的连用才能够说明问题呢?这只能说明这个成语本身是有问题的,因为其不能像其他成语那样独立使用,也就是说倍加珍惜这个成语只有“果”而没有“因”。


      那么,为什么倍加珍惜这个成语只有“果”而没有“因”呢?带着这个疑问,我查询了成语倍加珍惜中的每一个汉字的甲骨文和金文的写法。我发现金文“倍”字的字意与金文“加”字的字意差别非常巨大,可以说是完全不能按字意进行连用的两个字,因为他们即没有并列关系,也没有因果关系。


      根据金文“加”字的本意判断,我认为能够与“加”字的字意构成因果关系或并列关系的汉字不是“倍”字,而应该是“贝”字。

 这是甲骨文的“贝”字。在我们的甲骨文新解中和文章内容中都曾对该字做过多次的解读,其意就是太阳中点出现的那一刻,是最重要的、最珍贵的、最难得的、全部的等意思。由此,我们可以认为“贝”字就是重要或珍贵的意思。

  这是金文的“加”字。“加”字的本意就是在绳上开卯放入标记中点的十字丁的意思。“贝”字是中点出现的那一刻,而为了记录和留住这重要且珍贵的一刻,就必须要用绳和丁将中点标记在绳上。中点的标记不是目的,将中点固定在绳上才是最终的目的!由于在绳上开卯放丁并不是人们想象中那么简单,也是具有巨大风险的一个操作过程,因为如果这一过程中出现严重的错误,就会将整个立杆测影的活动结果毁于一旦,而且无法重来!所以看似简单的开卯放丁,实际上却是关乎整个活动成功与失败的关键!

      因此,我认为“加”字除了添加、增加的基本意思之外,还应该有超越、凌驾的意思。也就是说最后的开卯放丁的过程,其重要性不次于中点出现的那一刻的“贝”字,由此产生了“加”字与“贝”字之间的关系。“加贝”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比一个重要的关系,一个比一个珍贵的关系,两者缺一不可,均关系到立杆测影活动的生死与存亡。所以,“贝加”二字的组合是十分合理的组合,所表示的意思也非常接近,都是很重要、很关键的意思。因此,“贝加”二字的意思就是重要或关键的意思。


      通过对“贝加”二字的分析,我们再来看成语“倍(贝)加珍惜”,此时的珍惜一词不但有了“果”还有了“因”,因十分重要而珍惜,因十分难得而珍惜,因十分关键而珍惜,因来之不易而珍惜!


      成语“倍加珍惜”不是加倍珍惜的意思,“倍”字也不是一倍两倍的“倍”字,而是宝贝的“贝”字!因此,我认为成语“贝加珍惜”应该是古已有之,但在造字本意失去的后世应用中,“贝”字的本意失落了,“贝加”二字成了无法理解的二字,所以很有可能是后人为了使其更具字意的合理性,将原有的“贝”字改成了“倍”字,由此使得“贝加珍惜”因重要而珍惜的原意变成了没有原因的加珍惜。


      成语“倍加珍惜”的合理组词结构应该是“贝加珍惜”!


《甲骨文道》文章留言交流群,加管理员微信:gongjingtian1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