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太极拳具有实用技击性、高度艺术性、哲理性和科学性,精奥细致,理论深切,如要练好,确实要下一番功夫不可。现根据杨振铎老师平时授拳的一些拳理要点融合自己二十多年来学拳所悟,与广大太极拳爱好者同磋裨益。 王白玄老师体悟杨氏太极拳拳理要点拾萃系列——“三尖”相照应,“六合”不能丢 何谓“三尖”,即“手尖鼻尖足尖也”。在每次授拳之时,杨振铎老师总是要求我们“三尖”相对,上下相合,只有这样方能顾住元气,不跑不滞。如单鞭定势,左脚尖指向正前,屈膝成左弓步,左臂沉肘,坐腕舒指,以掌向前按出。这时的左手尖(食指)要与自己的鼻尖左脚方向一致,形成三尖相照,上下相合之势。如用一根线连接起来,便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奥妙就在此,这一点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低,不可向前也不可退后,如超过三尖,重心即失受制于人,故此不可不深研体会。因为“三角者,实为构成圆形之基本形体”,“取法以圆,其用攻势,则无处非三角形”。再如提手上势,坐实左腿,右足向前迈步,脚跟着地,腰带两手同时向前内合上提,双臂沉肩垂肘,左手在后与右肘窝相对,右手在前手心侧向前,上对鼻尖,下对脚尖,两掌前后照应,形成三角合力,气势磅礴威力无比。望习练者在涉及到三尖相对式子时(如金鸡独立、扇通背、手挥琵琶、肘底锤等),细心体会,领悟其中之奥妙。总之只有三尖相对,气机最大限度体现。这里要克服歪头、斜眼之不正确练法。 “六合”不能丢:“六合”即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之);外三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之)。在盘架时,每一势都要做到“六合”,达到内外相合,上下相随(每个姿势都必须有内气的供给,贯穿到姿势中去)。 对外三合,不能简单理解为外部活动的相互配合,而是用意念来接通有关部位。对内三合,明白神意气在内功修炼中的相互关系,使三者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如做不到,决不能心之所到,身之所到,惟内外相合然后心身达到一气。做到上动下随,下动上领。不能打半截拳,只动上半身。总之,一动而无不动,一合而无不合,五行百骸悉在其中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