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慈心禪(在日常生活中修習慈心)

 云游荷上 2019-01-27

在日常生活中修習慈心


      日常生活中由於節奏快速而且活動多樣化,往往難以引發深定,但這並不意指完全不可能發定;另一方面,定可用不同的方式來引發,如同樹木的生長,一定要長,否則會死。


      慈心若能應用於日常生活,也看到了利益,我們就會覺得慈心更有用。你可能會驚異於慈心的應用有多麼廣泛。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會置身於許多不同的狀況中,有時候符合當初的預期,有時候則否,但無論在何種狀況下,我們都希望平靜、冷靜,並避免麻煩,最好能夠改善狀況,皆大歡喜,這與決定正確與否、處理得當與否有關,聽起來很熟悉吧?重要的關鍵是:這些都跟心大有關係。


      在大部分情況下,帶著慈心的心態都是奏效的。那種積極正面、喜悅的、有利的力量,為除苦、與樂開了一道門,鋪了一條路,但有一些問題需要時間才能解決,也需要我們有待獲得的智慧,而且需要我們有待培育的定力。


      因此,我們需要靈活一些,在這個關口,我們需要練習盡力集結最多的智慧,花一點時間思考一下,以便對起心動念的目的和時地的合宜性具有了了分明的覺知。


      在日常生活中,跟正式禪修和禪修營中都一樣,慈心並不(容易) 持續生起。有時候尚需其他的心態配合,修持正念便是一個自然的替代選項。譬如說你在路上開車,需要注意交通標誌,可不能以強烈的情緒想著某個人;如果你在排隊,可將慈心送給另一個需要慈心的人;讓人搭便車也一樣,你會注意到,那也還是需要智慧和明辨,這樣就不會引狼入室。


      在繕打一份文件時,你必須全神貫注在文字上,以免出錯。但若用手寫信,慈心自會注入字裡行間,用字遣詞自然都會十分得宜。

      

      其次,慈心可與其他梵住――悲心、喜心和捨心――互換,在任何人際關係中,這些都是美麗的心。當遇見受苦的人,悲心便生起;遇見快樂的人,喜心便生起,遇見無法幫助的人,捨心便生起,要不然就用慈心處理所有的情況。


      讓我們舉某個人的一天為例。他起床、盥洗、用早餐、去上班(若是兒童就是去上學),工作內容迥異。之後便是娛樂、休息、晚餐,然後上床睡覺。


那我們就沒有時間修習慈心囉?


      慈心通常與所緣――一位活著的眾生――俱起,所以只要我們和人或其他眾生接觸,就很自然、也很適合生起慈心或其他崇高的梵住:拿早餐來說,就有許多機會,愉快地微笑並打招呼(當然是由衷的)如何?讓座,為別人分(或烹煮)好吃的食物,如果你在排隊,別推擠;如果你在說話,使用正確而善意的語言,讚許別人的工作(仍是由衷的)或同情有壓力在身的人;往往保持沉默、具足正念、散發慈心也是很好的。唯一的缺點是,你覺得太好了,根本不覺饑餓!但,就如同老師都會告訴你的――還是得吃!


      接著,你必須上路,如果你正好要駕車,就得注意交通號誌;別充滿情緒地想著他人,然而,讓路給別人時,無論讓給穿越馬路的行人或不耐煩想超車的人,你就修習了慈心,旅途也會更安全。因為不耐煩和魯莽常是肇事的主因;陷在塞車陣中是一大考驗,你也許反而可練習耐心,並觀照各種現象。你也可以對同樣卡在路上進退不得的人散發悲心,或以感謝之心省思:自己的情況還不致於比現在更糟呢!無論如何,施用正確的心才重要,慈心可用於大部分情況。


      現在你開始工作了,你可以向周遭的人都抱以微笑並且問候,也許有些工作不需要與人交流,那麼你正好修習正念。但大部分時間,我們還是得跟人打交道,像是上司或同事,我們可以用佛對尸伽羅(Sigala)開示的一部經《長部·尸伽羅越經》(SigalovadaSutta)來解決各種情況。這部經教我們如何對待校中學童和家庭主婦,或他們怎麼對待我們。


      然而,有些職業是需要慈心的,這些職業對慈心的修行者便是很理想的選擇。


這樣的職業有:


一、教育:例如老師,可以讓你知道什麼是滿足。

二、健康和醫療服務;醫生和護士等職業有許多發揮悲心的機會。為毒癮人士復健或貧困人士服務的人也一樣。

三、服務業:餐館、三溫暖等為別人的需要服務的人,可以遇見各種各樣的人,這些是應用慈心的訓練場。


      我多年教授禪修,發現了一些事:首先,如果真的有慈心,我們便不易疲累;另一方面,我們的精力也會重新充電;如果是雙方面的慈心,這種感覺更加強烈。然而也有些情況非常糟,有時就像寄生蟲搾乾你所有的精力,像個無底洞。只要我們無法招架,無論情況有多糟,也必須說「不!」。


      回家團聚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家裡有你親近和親愛的人,至少這就是回家的意義所在。長期親近相處是一個需要掙扎的課題,許多夫婦無法通過考驗,當一方懷有積怨,他們便分道揚鑣了。在大部分情況下,慈心都有幫助,我是指強力而持續的慈心。理解也不可或缺,花時間快快樂樂地在一起是很重要的,若是每一個人都住在自己的小天地裡,老死不相往來,縱使不爭吵,也會漸行漸遠。不幸的是,人們分道揚鑣以前往往正是這樣。


      另一件可以做的事,是從事休閒活動,有屬於自己的快樂時間很重要(當然是正確的方式!),譬如說給自己散發慈心,或者與我們喜歡共處的朋友碰個面,參與健康、良善的活動,慈心很容易增長。你有什麼好建議嗎?出去走一走或欣賞大自然、觀賞運動賽事等等,如何?


      有一項不可遺漏的活動,即是社區中的修行生活。佛教徒應花些時間給道場,這裡是我們思想行為不同於世俗的地方。慈心在修行生活中很重要,我們不只可以幫助無明較重的人,也可以建立友誼,獲得支援,遇見更有經驗的人,能激勵你、引導你。在道場中,有許多事可做,像是擔任廚師、駕駛、洗衣者、翻譯、印刷者、電工等。


      在慈心的精進禪修中,團體慈心往往是最強而有力的。同樣的,在辦公室中以及工作時間裡,人們會有互動,也可以形成最好的人際關係。


      再下來,我們該上床睡覺了――我們可以隨念這一天發生的事,看看有何尚待改進之處。最後,一節慈心禪會保證有一場好覺和好夢。


      除了一般的日子之外,還有特殊意義的日子――我們應該確保慈心及其相關的心在那時可以施用出來。


特殊意義的日子有:


·生日:一份與慈心的新關係誕生――要正確地開始;

·結婚和周年紀念:帶有承諾和忠實的慈心是深刻的,但也充滿挑戰;

·死亡和喪禮:一段悲心、安慰或捨心的時光;

·出發或抵達

·家庭團聚:重新建立連結的時光――「敘舊」――慈心的來源;

·節慶:衛塞(Wesak)節是歡慶,並提醒善行福報的節慶;

·出家:成為比丘或比丘尼


      出家是出離惡業,乃至出離世俗生活,讓善業增長,必然包括慈心,如果說道業在智慧中增長,同樣的,也在慈心中增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