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游乡土 | 小寒大寒又一年

 阆苑珍樟 2019-02-13

今年1月5日是小寒,紧接着1月20日是大寒。小寒、大寒,这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最后的两个,也是公历新的一年最先出现的两个。小寒前后,正是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其严寒程度可想而知,不言自明。



记得民间有这样的俗语“小孩,小孩,你别急,过了腊八就是年......”、“大寒小寒,杀猪过年!”。小寒大寒时节的风俗,各地不一样。但大寒正值最重要的节日春节临近,忙年的景象是共同的。我们家里的传统是,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准备百分之六十的糯米和百分之四十的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再将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在腊月初八喝腊八粥,这是大江南北古今有之的习俗。而在龙游,发糕、红曲酒做得讲究,具有养生作用。到了小寒,老龙游一般会用鸡蛋炖红曲酒菜喝。一般是两斤红曲酒配一个鸡蛋,再加少许红糖,俗称蛋花酒。 这种酒酒性温和,入口绵软,具有驱寒提气补养身体的功效。特别适合畏寒人群饮用。



农历十二月初十过后,也就是在“大寒”和“立春”之间,是打年糕的日子。是日,主人家早早将堂屋扫打干净,两扇一人多高杉木大门被卸了下来,主妇用竹帚把门面洗得发白,能清楚地看见丝丝木纹,然后用矮条凳架起铺成案板。二三百斤重的大石臼用清水清洗三四遍,水汪汪的。黄檀木做的木棰碗口大小,斜插在石臼里,一副云雨初歇欲罢不能的样子。一切准备停当,打年糕的小伙子三三两两来了,大多是二十上下力气很棒的小后生,也有经验老到的中年人,是本生产队的,或者是邻居亲友。打年糕都是人情工,风水轮流转,今天你帮我,明天我帮你,不计报酬。有的小青年也是凑个热闹,出出风头。


厨房里已经热气腾腾。主妇早就备足最好的干柴,通红的火焰在灶头内尽情地跳跃,火势很旺。前锅后锅两个大饭甑陶醉在滚水中微微颤抖着。灶旁一根尺把长的檀香已经燃完,主人马上放下手中的旱烟杆,从堂屋大步走到厨房,掀开饭甑顶上的篾编甑盖,飞快地用手撮出几粒放进嘴里抿抿,大声叫道“起甑”。于是,两个热气腾腾的大饭甑被大家抬花轿般欢天喜地抬到堂屋。蒸熟的白花花的粳米饭倒进石臼里,一阵阵热气升腾起来,房子的每个角落都弥漫着粳米的芳香。真正的打年糕便开场了。



打年糕一般在两个人之间进行,分为上下手。做上手的在石臼边站稳,身子微弓拉成架势,双手紧握年糕棰长长的木炳;做下手的半蹲在地,两袖高卷,棰起棰落间不断挪动身子,飞快地伸进手去翻弄着石臼里的饭坯,时常带着清水润滑粘结的木棰头,以便使上手棰棰落到实处,用清水滋润石臼四壁,防止饭团粘住石臼。山里人把下手称之为“救臼”。干这个活挺累,也很危险,关键是反应要快,配合要默契。起初,石臼里的饭坯比较松散,上手的力气十分只能用四五分,木棰下得慢且稳,以免饭坯溅到臼外。随着饭坯逐渐粘稠成团,上手便放开架势,胳膊轮圆,双手高举过头,下棰一下比一下狠,一次比一次用力,年糕也越打越韧。筋头出来了,小伙子的比赛也开始了,你一口气十棰,我就打十五棰,大家轮流上,越比越有劲,个个脱了外衣,只剩一件背心,还是满头大汗。邻居小女子靠在门边,明眸放光,暗下想他真有力气,一气能打二十多棰,心里就记住了那小伙子虎腰熊背的身姿。如果村子里有几家选在同一个日子打年糕,村东村西,“砰砰咚咚”声此起彼伏,半个村庄便飘荡着年糕的清香,过年的日子不远了。



玉白晶莹的年糕坯团端到案板上。奇怪,小伙子们不用刀,而是用手,把手糕坯割成一小块,一小块,大伙一齐动手,趁热搓压成一条条长条形的年糕。过个一两天,主人才把凉透、硬实的年糕放进清水中养着。有的人家养的年糕可以从腊月一直吃到翌年清明节前后,色泽味道一点不变。冬天很冷,那时候上小学,小孩子们都拎着火笼,书包里就塞进两条年糕,下课了取出来放在火笼盖上烤,烤软就当中饭吃,非常方便。



记得小时候在老家,腊月二十四前择吉日大扫除之后,全家就会在奶奶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忙碌起来了制作粿品,妇女小孩都参加,一家人围坐着,有的搓面粉,有的放馅,有的印粿,有的蒸,好不热闹。粿品有甜粿、发粿、红桃粿、鼠曲粿。其中有一种叫鼠曲粿,采用鼠曲草之粉加糯米粉做成,有一股淡淡的野草香味,颜色是青青的,馅有豆腐肉酱、芝麻白糖、红糖豆沙等制成,另一种叫红桃粿,皮是红色的,馅由糯米、香菇、虾米等做成,年味便一天浓过一天,备足年货等待远在他乡亲人的归来。



年,过的是家人的团圆。年味里有文化的积淀和亲情的温暖,想来那年前的盼望和忙碌才是最难忘的。人这一生,最牵挂自己又最缺少不了的,也许还是自己的家人,诸如父母,手足,子女吧。很多时候,考虑问题、做事情,也常需顾及亲人的感受,这就是血缘亲情的力量吧。

不知不觉中又悄悄的送走了一年,写在手心的纹络又刻上了深深的一道,或深或浅,静静的诉说着你一年的得失;或痛或甜,淡淡的体会着你一年的经历。

小寒大寒又一年,冬季即将结束,春天不远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