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敏 《管锥编-毛诗正义》第二十则《北风》,副标题为《“‘莫黑匪乌’之今谚 ”》。 “莫赤匪狐,莫黑匪乌”是《诗经-北风》里的一句诗。 《诗经-北风》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北风其喈,雨雪其霏。惠而好我,携手同归。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莫赤匪狐,莫黑匪乌。惠而好我,携手同车。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此诗写先秦卫国腐败,君臣皆黑,民不聊生,人们纷纷结伴背井离乡,平民地走,贵族乘车,人们互助友爱,相携逃往他国,,有人行动迟缓,性急者催促其快速前行。 诗共三章。 第一章、第二章的第一句,是起兴兼比、赋,北风呼啸,雨雪纷纷,自然气候恶劣,象征社会黑暗,也兼赋逃亡之路的艰辛和凄凉,第二、三句写民众互助友爱相携逃亡。 第三章的第一句和前两章的第一句不同,运用比喻直笔君臣皆黑:“莫赤匪狐,莫黑匪乌”——没有狐狸不是红色的,没有乌鸦不是黑色的。 钱钟书札记将《诗经-北风》这句难解的关键诗拈出解读: “莫赤匪狐,莫黑匪乌”;《传》:“狐赤乌黑,莫能别也”;《正义》:“狐色皆赤,乌色皆黑,喻卫之君臣皆恶也。”按今谚所谓“天下乌鸦一般黑”。 《传》注:“狐赤乌黑,莫能别也”; 毛《传》此注的意思是,狐狸是红色的,乌鸦是黑色的,狐狸和乌鸦都没有别的颜色。但是,这句话容易理解成红色的狐狸和黑色的狐狸不能分辨,从而造成歧义。 钱钟书先生又举的孔颖达《正义》语义便明确无误: “狐色皆赤,乌色皆黑,喻卫之君臣皆恶也。” 狐狸的毛色都是红的,乌鸦的毛色都是黑的,比喻卫国君臣皆恶,没有一个好东西。 最后,钱钟书指出: 莫黑匪乌“按今谚所谓‘天下乌鸦一般黑’”。 钱钟书把《诗经》中的艰涩诗句和千年以后的今谚划上等号,使其一目了然。《诗经》的诗句和今谚都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历经几多王朝,漫长的封建社会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何其相似乃尔。 说明一下,“莫黑匪乌”是“匪乌莫黑”的倒装句,译成白话即没有乌鸦不是黑的。不能直接将“莫黑匪乌”读解为,没有黑的不是乌鸦。煤炭是黑的,就不是乌鸦。一笑。 赤狐或红狐、火狐占域辽阔,而非全部,少数地区还有蓝狐、银狐和彩狐,先民视界有限,说“莫赤匪狐”(狐色皆赤)乃归纳不全,所以后来并无“天下狐狸一般红”的民谚。又一笑。 二〇一九年三月五日 (注:篇中楷体字引自《管锥编-毛诗正义》第二十则) 附录:《管锥编-毛诗正义》第二十则 二〇 北风-“莫黑匪乌”之今谚 “莫赤匪狐,莫黑匪乌”;《传》:“狐赤乌黑,莫能别也”;《正义》:“狐色皆赤,乌色皆黑,喻卫之君臣皆恶也。”按今谚所谓“天下乌鸦一般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