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 这里的「主」,就是指心脏。 可见,心脏的健康,对于生命来说,多么重要。
然而,近年来,心血管疾病高发,高血压,心悸、冠心病、胸闷气短...... 生活中,由于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导致很多人的心脏会“早衰”。 越来越越多的人,心脏开始走下坡路,危害健康。 身体发出这几种“信号”,警惕是心脏“早衰”了 1、连续上3层楼,就会出现心慌气短,心跳加快,休息十多分钟才能缓解。 2、睡觉平躺时,会感到呼吸困难,需要垫高枕头,才可呼吸顺畅。 3、夜晚睡觉时,突然气闷、气急而易惊醒,需要坐起,才得以缓解。 4、没做剧烈运动,但脖子、手掌、后背、脚心等,突然大量出汗。 5、血管内壁钙沉积多,形成一种“瘢痕”,瘢痕越多越厚,心血管年龄就越老。 心脏不好,少碰3物 1、过咸的食物 代表:咸菜、酱菜、熏酱肉类、咸鸭蛋等。 研究显示,高达 9.5% 的心脑血管代谢死亡与盐摄入过多相关。 过多的盐分,易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加大罹患心脏病的风险。 因此,心脏不好的人,一定要注意,远离过咸的食物。 2、过甜的食物 代表:蛋糕、糖果、甜饮料、点心、冰激凌等。 过甜的食物,尤其是添加糖,蔗糖或果葡糖浆,较多的食物,尽量少吃。 糖类,虽然能给人提供能量,但是,一旦摄入过多,也会影响人体正常的代谢功能,很可能诱发糖尿病、冠心病、心脏病等疾病。 因此,心脏不好的人,要注意少糖,不可贪嘴! 3、含酒精的饮品 代表:白酒、啤酒、红酒、黄酒等。 酒精,会加速心跳,增加心脏负担。 国内专家认为,每天喝白酒150ml,持续5年以上,就可能引起酒精性心肌病。 因此,心脏不好的人,要远离酒精,做到滴酒不沾,才是最好。 心脏不好,多食4红 五色入五脏,红色入心,多吃红色食物,有益心脏健康。 红色食物,可活血化瘀、减轻疲劳、抗衰老、补血、补心,对心脏非常有益处。 1、红豆 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将红豆称为“心之谷”,特别强调了,红豆的养心之功效。 红豆中,含有丰富的铁质,可补气血,促进心血健康。 临床上认为,红豆具有改善心脏活动、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 2、西红柿 西红柿,常见的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有抗氧化作用,保护血管。 冠心病、中风的人,每天适量吃些西红柿,或榨成汁,有利于保护血管。 3、樱桃 大红樱桃,富含钾,对维持心肌的正常功能,增加心肌的自律性、传导性和兴奋性有着密切关系,可保护心肌健康。 因此,心脏不好的人,多吃点樱桃,也是不错的选择。 4、红枣 红枣,十分常见,其性味甘,温,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血液携氧量,使供给心脏的氧气增加,让心脏能更好完成血液循环运作。 所以,多吃点红枣,喝点红枣水,红枣汤,养护心脏,十分不错。 做好6个字,心会越来越强大 第一字:笑 多欢笑,少悲伤。 生活中,要注意,情绪对于心脏健康,尤为重要。 心脏,最怕悲伤、悲观的情绪。 经常笑一笑,保持良好乐观的情绪,有益心血管健康。 乐观度最高的人,心血管健康程度,是悲观者的两倍。 所以,生活中,经常笑一笑吧! 第二字:戒 戒香烟,多喝茶。 吸烟,伤肺更伤心。 研究表明,男性吸烟者,患心脏病的风险,是从不吸烟男性的两倍多。 女性吸烟者,患心脏病的风险,是从不吸烟女性的3倍以。 因此,越早戒烟越好,养成喝茶“代替”吸烟的习惯,不但有利于心脏健康,还可延年益寿。 第三字:交 多交友,多交谈。 人体的心脏,是一个喜欢凑热闹,不喜欢孤独的器官。 也就是说,多交友,多谈心,有益心脏健康。 研究表明,孤独人的血压,比社交活跃的人,高出30 mmHg,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高3倍,死于心脏病和中风的概率,是正常人的2倍。 还有研究表明,孤独感的危害,等同于酗酒或每天吸烟15支,甚至比不运动所带来的危险还要严重。 所以,保护心脏,不妨多于亲朋好友交流,减少孤独,有益心脏健康。 第四字:吸 深呼吸,强心肺。 心肺功能强大,是健康长寿的一个指标。 生活中,经常练习深呼吸,可吐故纳新,增强心肺功能。 清晨,找一处空气清新之地,练习深呼吸,十分不错。 吸气时,小腹微向外张,呼气时,小腹内收,使控制呼吸的横膈膜下沉。 第五字:睡 好睡眠,养心脏。 现代人,睡眠严重不足,这也会加速心脏的早衰。 一旦,经常熬夜,睡眠不足,就会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心脏自然的节律,会被打破,容易引起窦性心动过速、早搏、甚至是短阵室速,也就引起心脏不舒服。 所以,保持良好的睡眠,对于心脏来说,至关重要。 第六字:动 多运动,少久坐。 久坐,会导致机体各个脏器功能下降,会引起心脏机能衰退。 一旦,每天静坐五小时以上,患心力衰竭的风险,将增加一倍。 因此,保护心脏,要注意,减少久坐,增加运动。 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研究发现,每天运动10分钟,就能有效改善心脏健康。 每周坚持运动5天,每天至少30分钟,即:每周运动时间达到150分钟。 运动的标准: 运动时,心跳加快,但不胸闷; 运动中,不喘,还能吹口哨; 运动后,半小时微微出汗,但不累; 运动次日,不感到疲劳。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
|
来自: 思樂人生 > 《心脑&血管&血栓的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