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导读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一种常用而且有效的方法,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有创诊断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冠状动脉造影术主要可用于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有无、严重程度和病变范围,冠状动脉功能性的改变以及冠状动脉的痉挛和侧支循环的有无。在此基础上,还可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范围进行介入治疗,评价冠状动脉搭桥术和介入治疗后的效果,并可进行长期随访和预后评价。 本次课程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黄东主任将结合多年临床经验,为我们详细讲解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基础。 戳↑↑↑二维码、免费观看课程视频 ◆ ◆ ◆ ◆ ◆ 课程知识点 冠状动脉局部解剖 冠状动脉开口于主动脉根部的冠状动脉窦,冠状动脉窦分为左冠窦、右冠窦和无冠窦。
冠脉造影流程 (一)冠脉造影机的组成 冠脉造影机主要由手术床、X线发生器、影像接收器等几大部分组成。其原理是利用手术床下的X线穿过病人到达病人上方的接收器,最终通过影响增强器获得影像。 (二)造影剂 造影剂是一种诊断用药,最主要的成分是碘,碘的特点是不透X线,目前有两种类型:
因此,现在用的比较多的是非离子型造影剂。 (三)冠脉造影的常用投照体位 1、正位 (AP): 增强器直接对着胸骨; 2、左、右侧位 (Lateral):增强器分别位于受检者左侧或右侧,其X线与正位垂直; 3、左、右前斜位 (LAO、RAO):增强器分别位于受检者左侧或右侧且斜向观测心脏; 4、头、足位 (Cranial、Caudal):增强器分别位于受检者的头部或足部; 5、左前斜+足位(脾位、蜘蛛位,LAO+CAU):从受检者脾区观测心脏; 6、右前斜+足位(肝位,RAO+CAU):从受检者肝区观测心脏; 7、左前斜+头位(左肩位,LAO+CRA):从受检者左肩观测心脏; 8、右前斜+头位(右肩位,RAO+CRA):从受检者右肩观测心脏。 冠脉造影影像评估 (一)狭窄
相对少见,主要表现为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以管腔中心线为中心均匀向中心缩窄,不同投照角度狭窄程度相同。
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以管腔中心线为中心不均匀向中心缩窄,或在中心线一侧缩窄,不同投照角度狭窄程度不相同,合理选择投照角度、以最重狭窄为准。已证明的偏心病变IVUS中仅63%显示为偏心性斑块,IVUS和造影评价病变偏心性的一致性仅为53%。
局限性狭窄最为常见,是长度<10毫米的狭窄。 (二)冠脉内血栓 管腔内一个或数个造影剂包裹的椭圆形、条索状、不规则低密度影象或充盈缺损,交叉体位投照时均显示管腔模糊,有造影剂残留,急性心梗4小时87%、12-24小时57%存在。 (三)冠脉痉挛 通常由器械诱发所致,表现为表面光滑的狭窄节段,且远段冠脉节段无病变。 (四)心肌桥 心肌覆盖冠脉所致,仅在收缩期出现某一节段冠状动脉狭窄,舒张期则恢复正常。提示该冠状动脉节段受心肌压迫。 此外,还可结合冠脉血流TIMI分级、冠状动脉病变分型或SYNTAX积分来评估冠状动脉病变情况。 本次课程中黄东医生给我们详细讲解了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基础知识,其中着重讲解了冠状动脉局部解剖特点、冠脉造影投照角度的辨认、不同冠脉造影技巧,以通过及冠脉造影评估各种冠脉病变的方法。赶紧扫码观看免费视频,学习完整课程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