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常说的“伤风”“受寒”竟然不是一回事?专家如此解读

 中医知识学习馆 2019-06-28
小 编 导 读

“风寒”一词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伤寒论》之中有“中风”、有“中寒”,但并没有“中风寒”。到底什么是“中风”和“中寒”?二者表现有何区别,要如何诊断?且看本文的精彩解析——

现在主流思想认为,风与寒是一种名字叫作“风”和“寒”的外在邪气,此物游行于天地之间,趁人虚弱之时便进入人体,潜藏在经络或脏腑里,引发人体各种不适,如果不能用药把邪气祛除,病就不会好。那么我就想问:天地之间的寒气与风气从何而来?

要搞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明白天地的深层道理。《内经》云:“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结合上下文很容易理解“风”与“寒”从何而来。天地之间只有一个气,气的不同状态便化现出寒、暑、燥、湿、风。具体而言,当天地之气处于“生”的状态,天地之间便会表现出“风”的象,这种“风”的象就像木一样,因此可以说这种状态或外象就是木;同样,当天地之气处于藏的状态,天地之间就会表现出“寒”的象。

寒象为“气藏”所显现出来的象,当人穿较少衣服与寒冷的外界接触时,寒冷的外象便会引起人体产生拘紧的寒象,人便会不由自主地全身拘紧、打哆嗦,说明这个人能够适应天地变化,为天人合一,这种表现不是得病。

当外界过冷引起人体之气过度拘紧,或外界已温暖但人体还一直处于拘紧状态,他所表现的就不仅仅是打个哆嗦了,还会表现出气拘紧不通的身体疼痛、无汗、恶寒、喜温等,此寒便不再是六气而是六淫之寒邪,此人当下便处于中寒状态

同样道理,当人穿衣较少与风大的外界接触,体表不停地被风吹,增加了汗液的蒸发,引起人体之气一直处于疏泄的风象,此时为不病。但当外界风引起气疏泄过度,或外界已无风而人体还一直处于疏泄状态,便会表现出汗出、麻木、走窜痛等不适,此风便为六淫之风邪,此人当下便处于中风的状态

临床诊脉,我们可以通过手指的举按之间判断病人是中风还是中寒。具体操作方法为:手指由轻到重向下按,在向下按的过程指下感觉是脉搏力度由弱到强再到弱,记住这个过程中最强脉的力度。手指按至骨后再轻轻地向上抬,在抬指过程中指下感觉是脉搏力度由弱到强再到弱,记住这个过程中的最强脉的力度。下按得到的最强脉力与上举得到的最强脉力比较,如果两个力量一致,分不出强弱,说明病人当下处于既非中风也非中寒的中和状态,不病,或病与中风中寒无关;如果下按力大,说明病人的脉搏是紧张的,病人的气处于拘紧状态,为中寒;如果上举力大,说明病人的脉搏是向外舒张的,病人的气处于疏泄状态,为中风

中风、中寒及其他邪气,皆可以相兼于六经病出现,我们在诊断出六经大象之后还要继续细分六经所兼杂的邪气。纵观《伤寒论》全文,并无“中风寒”一说,张仲景将中风与中寒分得很清楚。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当病人处于中风状态,我们只要用药或用针调整使其由中风状态转变到刚刚中寒状态便可痊愈。在脉诊体现上,如果病人脉为外散舒张的中风脉,只要将脉调治到轻度向内拘紧的中寒脉,而且整体脉趋于中和,寸、关、尺大小亦齐等,就算还有一点症状没消除,但病的大势已去,即使停药症状也可自行消除,病就治愈了。

反之,本来处在中风状态,治疗后脉比以前更舒张、更没力,病人的症状一般会加重,或会增加新的症状,这就说明治错了,为逆治。同理,如果病人处于中寒状态,只要调治到刚刚中风状态便可痊愈。病人如果不是阳明病、太阴病,脉象显现中寒的紧象,却表现为汗大出等疏泄的中风象,那么这个病人为亡阳。

现在有些人体内根本没有寒象,却听从错误的医学理论,服用麻黄、细辛、桂枝、附子等温散药,或者每天喝姜枣茶以驱散寒气,使人体正常的气总是处于向外疏散的状态,久之就会表现出怕冷、冒冷风等迹象,实际这是人体通过怕冷等迹象使气收引。

庸医不知,以为是在排寒气,认为药物有效,就继续用大剂温散药,使病人越来越虚,很多症状便没有力量再表现出来了,貌似得以治愈,实则为一种假象。这时再对比看治疗前后的人,原先人体之气较充足,敢喝冷水,敢跑步,吃肉也能运化;而治疗后呢,沾点冷水就拉肚子,出点汗就受寒,吃点肉就上火,三天两头就要去医院,此时的脉象往往一点胃气都没有。我在临床每见这种病人,未尝不痛心疾首,正是“庸医杀人不用刀”。学者慎之!慎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