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早读 | 袢利尿剂:你用对了吗?

 meihb 2019-07-03




袢利尿剂属于强效利尿剂,此类利尿剂主要作用于髓袢升支质部,抑制NaCl的重吸收及肾脏的浓缩功能,产生强大的利尿作用。小编总结了袢利尿剂的主要临床应用和容易发生的不良反应,供大家参考。

PART 1/利尿剂的分类

不同的利尿剂作用于肾小管部位不同,其作用机制也不同:

  • 保钾利尿剂:醛固酮竞争抑制剂,代表药物为螺内酯、氨苯喋啶及阿米洛利,临床常应用螺内酯,此类利尿剂利尿作用较弱,为低效利尿剂;

  • 噻嗪类利尿剂:作用于远曲小管近端的药物,约10%的NaCl在远曲小管重吸收,主要通过Na+-Cl-共同转运子产生作用,噻嗪类和噻嗪样利尿剂对该转运子发挥阻断作用;

  • 袢利尿剂:通过抑制肾小管髓袢升支粗段对氯化钠的主动重吸收,使管腔液Na+、Cl-浓度升高,而髓质间液Na+、Cl-浓度较低,肾小管浓缩功能下降,以致Na+、Cl-及水排出增加而起利尿作用,代表药物为呋塞米(速尿)、布美他尼(丁尿酸)、托拉塞米,临床上常用速尿、布美他尼,此类为强效利尿剂。

PART 2/袢利尿剂的临床应用

1

急性肺水肿和脑水肿

对于急性肺水肿患者而言,静脉注射呋塞米能够促使容量血管快速扩张,心脏的回心血量减少,在利尿作用发生之前迅速缓解急性肺水肿患者的症状,它是急性肺水肿的高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由于袢利尿剂的快速利尿作用,促使血液浓缩,血浆渗透压升高,能够快速消除脑水肿患者的症状,尤其适用于脑水肿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

除了能够快速救治急性肺水肿和脑水肿外,其他严重水肿,例如,心、肝及肾性水肿等各类水肿在使用其他利尿药无效的情况下,均可以使用袢利尿剂。

2

肾功能衰竭

袢利尿剂是急、慢性肾衰竭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在救治急性肾脏衰竭患者的过程中,虽然不能延缓肾脏衰竭的进程,但是袢利尿剂能够显著增加K+和尿量的排出,能够发挥冲洗肾小管,减少肾小管的萎缩和坏死的作用。

大剂量呋塞米能够有效改善慢性肾衰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增加排尿量,在其他药物无效的情况下,呋塞米仍然能够发挥治疗作用。除此之外,呋塞米能够显著扩张肾脏血管,增加肾血流量,有效提高肾衰患者的临床获益。

3

高血压的治疗

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如果伴发严重的肾功能不全,甚至是终末期肾病等疾病,噻嗪类利尿剂的降压效果较差,应该选择呋塞米等袢利尿,这类药物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

另外,对于合并了充血性心力衰竭、肾病综合征的高血压患者以及某些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患者,其降压治疗选择袢利尿剂,患者的血压将会得到有效的控制。

4

心衰的治疗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8》 中指出:有液体潴留证据的心衰患者均应使用利尿剂(I,C),有明显体潴留的患者首选袢利尿剂,最常用呋塞米;噻嗪类利尿剂仅适用于有轻度液体潴留、伴有高血压且肾功能正常的心衰患者;通常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应与袢利尿剂合用

5

加速某些毒物的排泄

袢利尿剂利尿作用迅速又强大,在清除体内毒物的过程中,应用呋塞米,结合输液,能够显著增加尿量,通过利尿加速毒物的排泄。

在临床实践中,袢利尿剂主要应用于某些经肾脏排泄的药物中毒的抢救,例如,水杨酸类、长效巴比妥类、溴剂及氟化物等。

PART 3/袢利尿剂的不良反应

1

水与电解质紊乱

这种不良反应的出现是因为过度利尿导致患者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通常表现为低血容量、低血钠离及低血钾等。由于利尿剂能够增加钠盐和水的排泄,促进集合管K+和H+的分泌,如果长期使用利尿剂,会诱发低镁血症和/或低氯性碱血症

由于低血钾能够增强强心苷对心脏的毒性,导致肝硬化患者出现肝昏迷,因此,在使用袢利尿剂时,应该注意及时补充钾盐或加服保钾利尿剂。

长期应用袢利尿剂,容易引起低血镁,人体内Na+-K+ATP酶的激活需要Mg2+,当低血镁和低血钾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及时纠正低血镁,即使补充了K+也不易纠正低钾血症。

2

高尿酸血症

长期大剂量使用袢利尿剂可导致患者的血尿酸升高。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利尿后血容量减少,细胞外液容积减少,导致尿酸经近曲小管的重吸收增加有着密切的关系。

高尿酸血症的出现,另外一个原因是袢利尿剂和尿酸竞争有机酸分泌途径,导致患者体内尿酸含量升高。需要强调的是。

长期应用袢利尿剂时,大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高尿酸血症,但其临床痛风的发病率较低。

3

耳毒性

长期使用袢利尿剂,患者会出现耳毒性系列反应,临床上表现为耳鸣,听力减退或暂时性耳聋,这种不良反应呈现剂量依赖性。该不良反应发生的诱因可能与药物引起的内耳淋巴液电解质成分改变有关。

4

其他不良反应

在使用袢利尿剂的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血糖增高(很少导致糖尿病)、血脂异常;袢利尿剂的剂量较大时,可引起恶心、呕吐,甚至是胃肠道出血。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亦可发生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偶有间质性肾炎等,停药后可以迅速恢复。

总结

上述内容就是袢利尿剂的临床应用和主要的不良反应了。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利尿剂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属于缓解患者症状的有效药物之一,临床医生要掌握袢利尿剂的临床应用方法,遵循利尿剂的基本使用原则,提高患者的临床获益,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