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能煮茶不能闷泡,能冲泡不能久泡,老白茶为何这么蛮不讲理?

 小陈茶事 2020-03-20
能煮茶不能闷泡,能冲泡不能久泡,老白茶为何这么蛮不讲理?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清晨起床,冲泡的白牡丹没来得及喝上一口,就被私信里的茶友绕晕了。

“老白茶为什么可以煮却不能闷泡?有什么不一样吗?茶叶和水接触的时间难道不一样吗?”

没等将编辑好的回复发过去,这位茶友又有了新问题。

“我刚刚泡了老白茶,出水的速度为什么要那么快?太麻烦了吧!"

能煮茶不能闷泡,能冲泡不能久泡,老白茶为何这么蛮不讲理?

看着那个情绪化的“好麻烦”,不由无奈地放下手机,这位茶友提出的问题这么多,已经不是一两个字便能解答的疑惑了。

像这位茶友一般,觉得冲泡白茶麻烦的抱怨,并不是一两天才有的事情。

身边的好友甚至将白茶戏称为茶中小公主,任性的小要求一出又一出,非沸水不行,非盖碗而不完美。

白茶,更或是茶友相询的老白茶,它们的冲泡为何这般蛮不讲理?今日便将白茶的苦衷一一讲清。

能煮茶不能闷泡,能冲泡不能久泡,老白茶为何这么蛮不讲理?

《2》

并非每个任性的女孩子,都是娇娇公主命,也并非每一种老白茶,都有这些任性的冲泡要求。

君不见,随意走进一家茶行,多的是老板“语重心长”地告诉你,“好茶不怕闷,老白茶更是要闷泡才能滋味醇厚!”

茶友一看,这“老白茶”确实面容沧桑,或许真得长久闷泡,才能感受到它的天然滋味。

天知道,该是多么粗枝大叶的老白茶,才能长久闷泡而不会苦涩,或者说这些“老白茶”,根本就不是真正的老白茶!

什么老白茶不怕闷?不过做旧老白茶罢了。

做旧茶经历了百般工序折腾,将自己的外表整容得像老白茶,内物质却早已在这高温烘烤,或是渥堆发酵中散得七七八八,即使闷泡,也融不出多少内物质,自然不怕闷泡苦涩。

真正的千金公主老白茶,即使冲泡的过程再繁琐挑剔,谁人不折服于它醇厚甜滑的滋味?谁人不拜服于它所带来的药用功效。

不是任何老白茶,都有任性的根本,产区、工艺、储存,这些定下了老白茶的出身未来,一路可期。

能煮茶不能闷泡,能冲泡不能久泡,老白茶为何这么蛮不讲理?

《3》

产区、工艺、储存赋予老白茶任性的根本

只有产地优秀的老白茶,才足够任性。

“高山云雾出好茶”的俗语听罢,细细探究,才懂得高山为白茶带去了怎样的内质。

海拔高而气温低,为白茶带去了极其丰厚的茶氨酸,让高山白茶比其他白茶更多鲜爽,而茶汤更为清甜。

云雾的萦绕,遮挡了过于强烈的阳光,散漫的漫射光给白茶提供了最好的温光条件,内物质的生长积累更为迅速。

松软的土质,丰富的矿物质,为茶树提供了极多有益物质,茶叶愈发细嫩丰厚。

高山白茶的内物质积累丰厚,后期陈化新生的物质更是繁多,对冲泡的要求自然严苛,若是内质稀薄的白茶,再怎样精心权衡冲泡方式,茶汤的表现依旧平平。

而工艺优秀的老白茶,才能有更多底气。

白茶的工艺不外乎萎凋烘干,优秀的工艺,不外乎将这两道工序做到极致。

能煮茶不能闷泡,能冲泡不能久泡,老白茶为何这么蛮不讲理?

烘干,必须将白茶的干度保持在国标要求的8.5%之内,要求严格的制茶师傅会将白茶做到更干。

白茶中的水分,是陈化储存的一大杀手,若是含水量超出标准,陈化过程中自然丛生水汽,原本一身芬芳极其容易变质,霉变自然剥夺了老白茶的优秀品质。

而萎凋,则以日光萎凋为上。

日光萎凋的白茶,在香气茶汤的表现上得天独厚,日光中的长波紫外线促进了含氮化合物的形成,芳香醇类物质因为日光参与作用而增加,形成了日光萎凋的白茶清鲜芬芳的香气。

太阳中的蓝紫光促进了氨基酸的合成,致使老白茶水浸出物的含量也增多,且对有苦涩味的茶多酚合成有抑制的作用。

日光萎凋的白茶,其内物质在凋萎的过程中保留完整,与日光的发酵中获得新生了新的化合物,这些新的化合物,使得白茶在时间的转化下,能够陈化出更加优质的老白茶。

储存优秀,才能保证这些品质优秀的白茶,在时间的长流中,不会溃散香气和滋味,能够与氧气有效而缓慢的交流陈化,蜕变出新的模样。

嫌弃老白茶冲泡任性?却并非所有老白茶都有任性的底气,冲泡要求严格究竟为何,下文便来分说一二。

能煮茶不能闷泡,能冲泡不能久泡,老白茶为何这么蛮不讲理?

《4》

老白茶不能闷泡,却可以煮?——看茶水比例、泡茶温度

闷泡和煮茶,从根本上讲,两者之间的茶水比例是全然不同的。

一个容量110ml的盖碗,搭配的是5g干茶,反观一个400ml的煮茶壶,搭配的却是2.5-3g的干茶。

茶叶的增减,是按照茶具决定的,对茶汤的滋味有着极为明显的影响。

煮茶壶内煮茶,一直保持着沸腾的温度,将老白茶深藏在叶片中的深厚物质激发出来。这时干茶的比例却比较少,对于400ml的清水而言,这些释放的水浸出物来得恰到好处,不会造成煮茶的茶汤苦涩。

而丰富的茶多糖和果胶为茶汤带来了醇厚的汤感,芳香物质尽情释放,成就了老白茶柔软而甜润的口感。

老白茶相对于新白茶,它沉睡了太久,体内的物质已经不再同新茶那般活泼,即使在煮茶壶内,它的内质的释放也是不疾不徐,缓慢有致。

能煮茶不能闷泡,能冲泡不能久泡,老白茶为何这么蛮不讲理?

主苦涩滋味的茶多酚和咖啡碱的释放,几乎与同主甜味物质的果胶物质和茶多糖的释放是差不多的,二者中和,达到了茶汤甘醇却不苦涩的平衡点。

闷泡却不是这种情况,茶叶闷泡在盖碗中,温度是不断下降的。

盖碗薄透的材质,使得它散热的速度较快,对于茶友快出水而不烫手有着极好的妙用,但对于闷泡白茶,却是内在温度随着时间一路下降,白茶则长久地浸泡在温热的茶汤中。

对于内质丰厚而蜡质层较厚的老白茶,不断下降的温度不仅使它鲜爽甜润的物质难以释放,还让茶多酚和咖啡碱这些不在意温度的物质,逐步流出浸入茶汤,将原本的汤水清甜沉淀成稠苦。

故而老白茶能煮不能泡,第二个决定要素便是不同的煮茶温度,所融出的茶叶内物质含量截然不同。

长时间保持在100°沸腾的煮茶壶,同温度不断下降的盖碗,两者给茶叶营造的温度截然不同,冲泡而出的汤感自然有着显著差异。

老白茶不能闷,却能煮,是比例和温度共同营造的差异。

能煮茶不能闷泡,能冲泡不能久泡,老白茶为何这么蛮不讲理?

《5》

老白茶能冲泡,坚持快出水?——看丰厚内质

冲泡白茶,无论是新茶老茶,还是银针寿眉,盖碗起手,便要将“快出水”三个字刻在心里。

快出水,并非说得轻巧,而是要实实在在地计算茶汤倾倒而出的速度,从注水到煮汤,若是超过了10秒,白茶已经造成了闷泡。

闷泡,这种茶叶与沸水过长时间的接触,老白茶的汤感和功效都有着负面影响。

白茶的简单工艺,保留了它较为完整的内含物质成分,而时光催化,茶叶中内含的丰富物质与氧气进行长年累月的缓慢交换,新生出更多有益于身体的物质。

无论是主鲜爽滋味的茶氨酸,还是苦涩基调的茶多酚和咖啡碱,或是带来甜甜清新的茶多糖和果胶,它们都沉睡在老白茶的茶叶内,等待沸水的一次冲撞,一次蓬勃生机的复苏。

这些物质遇水而发,析出的速度含量却各有不同。

茶多酚和咖啡碱首当其冲,若是泡茶的人端着盖碗晚出水几分,茶汤瞬间就会被过多的咖啡碱和茶多酚侵占得彻底,多了五分苦,七分涩。

能煮茶不能闷泡,能冲泡不能久泡,老白茶为何这么蛮不讲理?

这杯稠苦的茶汤,不仅影响了风味,还破坏了老白茶的营养功效。

但如果保持着快出水的节奏,茶汤中的茶多酚和咖啡碱,同茶氨酸和可溶性糖物质的比例是正常的。

这时可溶性糖与氨基酸发生美拉德反应,使得茶汤回甘甜蜜,汤感淳厚,降低了茶汤的苦涩滋味。

老白茶叶片中的果胶物质,融入茶汤包裹了主苦涩滋味的茶多酚和咖啡碱,使得茶汤的稠滑程度进一步提升,交融出一杯口感饱满,却又甜润动人。

老白茶沉郁的滋味,药香和沉香点缀了醇厚的汤感,馥郁药香和草木香演奏属于时间的馈赠篇章,只有在快出水的冲泡要求下,才能拥有这一杯恰到好处的茶汤。

老白茶能泡,却要坚持快出水,是它丰厚的内质的要求,也是对一杯好茶的坚持。

能煮茶不能闷泡,能冲泡不能久泡,老白茶为何这么蛮不讲理?

《6》

产区、工艺、储存,决定了老白茶任性的底气,丰厚的内质,是小心翼翼定夺冲泡细节的关键。

金枝玉叶的麻烦,总归比鱼目混珠的方便更让人心甘情愿。

为了手边柔滑温软的茶汤,诸多小节恰似弱水三千 只为博君一笑。

白茶怎会辜负这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偏爱重视?

鲜爽滋味强烈的新白茶,口感却是淳和饱满,清甜的汤水带来莹润的触感,花香和草药香此起彼伏,争相辉映。

药香浓郁的老白茶,花香草药香铺陈而出,轻轻啜饮,清甜滋味润过干渴喉间,花香的馥郁,草木的清鲜,药香的沉郁,点点滴滴氲成一杯自在惬意。

煮茶尝摘兴何极,直至残阳未欲回。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