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艾灸前一定要配合疏通经络,这点实在太重要了!

 知行合一Sun 2019-08-12

如今养生成为每个家庭在意的事情,越来越多的朋友喜欢艾灸,学习艾灸。在艾灸的时候,大家都听过艾灸可以打通经络,疏经活血等等,但是有没有注意这点:艾灸前一定要先疏通身体经络,否则艾灸疗效不明显,而且容易出现灸后反应。

由于经脉暂时不通,就必然会因瘀滞而出现实热,倘若继续使用温补法,就是在暂时没有疏泄的情况下进行补充,就会助热邪而损真阳,这才是所谓的“壮火之气衰”。此时必须用疏导法将经脉疏通,使热邪得以排泄。

如何在灸前疏通经络呢?

方法一:艾灸俞穴

使用艾灸法则都是用温热法,是直接作用在经脉和穴位上的疗法,俞穴具有“井、荥、输、原、经、合”的不同性能,再由于取穴的不同,就可以同时具有温补和疏导两种功能。虽然在施灸的时候暂时有燥热或痛热的感觉,但在4小时内就可以解除,这就是经脉被疏通的表现。如果医生能够根据俞穴的不同性能进行随症取穴施灸,就不会出现错误。注意:操作的医生必须精通经络学说,不可死认一两个穴位而蛮干。

方法二:按摩疏通经络

 第一步,从疏通膀胱经入手

为什么要从膀胱经入手呢?先观察一下膀胱经巡行的路线和穴位的名称,膀胱经从头走足,贯穿人体,在人体背部有连着各个五脏六腑的俞穴,这些俞穴是五脏六腑映射到膀胱经上的排毒通道。

也就是说疏通膀胱经可以顾及到五脏六腑,无论你身体什么问题什么毛病,特别是慢性病,只要疏通膀胱经,就会得到一定的缓解。

第二步,肾经、肝经、脾经、心经

第二步是重中之重。为什么把这四条经络放在一起,中医讲肝肾同治,有肝病的基本都是因为肾不足以养肝木,肾水不足,又会导致不能压制心火。

而且肾与心同属少阴经,另外肾乃先天之本,也就是说肾就是人体冉冉的小太阳,如果这先天之本的小太阳陨灭了,那么人生也就走到了尽头。

所以这万病都可以从肾上找到根源,所以第二步一定是以肾为主。因为肾经、肝经、脾经都在腿内侧,一般情况都是这三条经络可以一起疏通。

第三步,心包经

这条经络放在这里是因为心脏病一般发病较晚,很多人可能到晚年才会有症状显示出来,所以可以暂且放在第三步进行调理。但如果有的人心脏病很明显,就要提前按摩心包经了。

其他的经络日常可以作为辅助作用。如果时间富裕,可以再疏通其他经络,比如您想美容或者有胃病,那就多疏通胃经。按摩胆经后头痛,那就是肝郁赶到了三焦经,再按摩、推拿或艾灸一下三焦经就会好了。所以,发现浑身经络都有痛点的时候,不妨试试全身经络的疏通。当然这需要专业医生的操作,如果您只是在家自我艾灸调理,那么就选择上面几条经络,针对性的在施灸穴位点按或者循行该穴的局部经络按摩,或者刮刮痧,时间10-15分,这样通过灸前经络疏通,增加了经络气血运行,活血化瘀,再艾灸的话艾火寻经更通畅,推动身体阳气运行,使艾草药性到达病灶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