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到一些跑友在日常训练后就到处找树、墙或者是路边的地桩,然后背靠这些物体慢慢下蹲,一蹲就是几分钟。 这个“靠墙蹲”的这个动作,是公认的养护膝盖的最佳放松方式,所以很多跑友在跑后拉伸都会做这一动作。但是,也有跑友反映说自己在做这个靠墙蹲的时候,膝盖反而更不舒服! 究竟,靠墙蹲对养护膝盖有没有帮助,而正确的靠墙蹲又该怎么做呢?今天我们就一一来揭晓吧: 跑者最关心的事情应该就是“膝关节受伤”相关的问题。而跑步造成膝关节受伤的主要原因大概有这几个:跑姿错误、肌肉力量弱、跑量太大、休息不足和跑鞋不适合等。 如果膝关节真的受伤了,应该怎么恢复呢? 运动损伤专家的建议是“让受伤的关节在运动中康复”:适当的运动可以让受伤的关节得到锻炼,关节的韧性和抗压能力都会得到提高。静躺着不动反而更不利于膝关节的康复。 所以,如果膝关节受伤了,可以按照医生制定的康复计划,进行适当的康复运动,在运动中恢复关节功能。 当然,膝关节能不受伤才是更好的。而预防膝关节受伤最好的方式就是:跑步时穿合适的跑鞋;跑后多注意休息;平时多加强肌肉的训练等等。 靠墙蹲的训练不仅可以锻炼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还可以养护膝关节,对膝关节损伤有很好的康复作用。一般5分钟的靠墙蹲能代替半小时的护膝操。 靠墙静蹲是一个闭链的动作,通过腘绳肌、股四头肌、小腿部位和臀部肌肉的静力性等长收缩,来加强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从而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靠墙蹲对于养护膝关节、和膝关节周边肌肉、韧带的损伤都有很好的康复作用。 既然靠墙蹲是推免膝盖受伤和养护膝关节的最佳放松动作,为什么会有跑友在做这个动作时膝盖反而会不舒服呢? 靠墙蹲有下蹲的幅度,当你下蹲幅度越大,肌肉用力就越大,也越容易产生不适感和疲劳感(90度时压力最大)。所以,做靠墙蹲的时候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膝盖不要超过脚尖; 2、膝盖不要内扣; 3、重心不要偏移; 4、不要塌腰; 5、下蹲时间不要过长; 6、靠墙蹲的下蹲幅度以不产生膝关节疼痛为最佳; ...... 具体的做法为每次跑完步拉伸完再做靠墙蹲:双脚与肩同宽,脚尖稍微外展;与墙面呈约一个大腿的距离,靠着墙面(树)慢慢下蹲;头部、肩部、臀部紧贴墙面,肩部下垂放松,同时收腹保持上半身的挺直,双手可放在两侧,也可以向前伸直保持平衡。 刚开始可以从120度左右开始做起(大腿与小腿之间的夹角度数),时间不要太长,1~2分钟为一组,每次做3组即可。坚持一段时间后,根据自己的状况调节难度,例如延长坚持时间和降低角度,记得同时减少组数。 注意:靠墙蹲的下蹲幅度不要小于90度,总时长不要超过30分钟。 跑完后做靠墙蹲注意要先做完拉伸;而平时肌肉力量训练时做靠墙蹲则需要注意做一下热身。 本文转载互联网,标题和内容有部分修改,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