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十大名方”之五苓散:健脾利水,温阳化气

 文艺06 2019-09-03

五苓散源于东汉末年张仲景之《伤寒杂病论》,为太阳病表里双解法代表方之一,功效健脾利水,温阳化气,历代被视为经典名方,至今传承并使用了两千余年而不衰,被誉为“千古利水第一方”。

五苓散主治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主要适用于以下三种病症,一是蓄水证,常表现为小便不利、头痛且微微发热,心里烦闷想喝水,但又喝不下去水,喝下后就吐了,这种情况常伴随舌苔白、脉浮的表现。二是痰饮,具体的表现为常觉得脐下部位胀满、跳动,涎沫分泌较多,常头晕目眩,有时还会觉得呼吸接不上气等。三是水湿内停,常常表现为下肢或者全身水肿、拉肚子、小便不利及霍乱吐泻等。

此方在现代临床中运用广泛,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心源性水肿、急性肠炎、尿潴留、脑积水等属水湿内停者。

基本配方:猪苓10克(去皮),泽泻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桂枝7克(去皮)。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口服,一次3g,一日3次。不方便自己炮制的,可以直接去药店买五苓散丸。

方中以泽泻为君药,泽泻性寒,味淡、甘,可利水渗湿。茯苓、猪苓为臣药,茯苓和猪苓味甘,性淡、平,两种药的作用相同,不但可以帮助君药利水渗湿的作用,也能配伍白术健脾制水。白术、桂枝为佐药,白术健脾而运化水湿之邪,桂枝温阳化气而利水,外散风寒以解表。诸药合用,共奏淡渗利湿、健脾助运、温阳化气、解表散邪之功。由于该方的独特作用以及运用广泛,所以也被列为“中医十大名方”之一。

《伤寒论》中记载本方在煎煮的时候,需要“多饮暖水,汗出愈”,这句话的深层意思是多喝热水和配合本方扶助胃阳,温行水气以助发汗。这样一来,既可使表邪由汗而解,又能使水饮从内外两个途径消散。

注意事项:湿热者、孕妇忌用,本方不宜久服。老年人,体弱者慎用。临证时,因方药性偏凉,应时时顾护脾胃之气,同时应根据兼挟之症,灵活加减,遣药疗疾。

临床案例分析:加减五苓散治疗肾病综合征水肿患者

肾病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肾脏疾病综合征,以大量蛋白尿(>3.5g/d)、低白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30g/L)以及不同程度的水肿、高脂血症为主要特征。

在中医诊断中,主要症状有全身浮肿,面色晄白,畏寒肢冷,腰脊冷痛(腰膝酸痛),纳少或便溏泄泻。

治疗方案:给予33位肾病综合症患者(均有水肿症状),使用加减五苓散:猪苓9g、泽泻15g、白术9g、茯苓9g、桂枝6g、党参12g、黄芪12g、益母草9g、附子(黑顺片)3g。全成分颗粒,每日1剂,每剂与50ml开水冲服,2次/天,疗程为14天。

治疗效果:痊愈4人,中医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显效10人,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16人,症状有所好转;无效3人,总有效率90.9%。

肾病水肿属虚者多为脾肾阳虚,所以温补脾肾是关键。张仲景认为:“精血皆化为水,多属虚败,治宜温补脾肾,此正法也”。同时肾病综合征整个疾病过程中都可产生淤血,而水肿又可引起血流不畅继而导致血瘀的发生,所以治疗水肿的同时也应注意活血化瘀。

益母草

五苓散虽有明显的利尿效果,但之于脾肾阳虚,温补不足,且对脾肾之气的顾护亦不足,因此在五苓散原方的基础上加入黄芪、党参、附子与益母草等四味中药。黄芪甘温,可温阳补气,党参健脾益胃。阳虚易致水湿泛溢,附子辛甘大热,温脾肾之阳,助气化而行水湿;久病致疲,益母草既能祛瘀行血又能兼以利水消肿,实为肾性水肿的治瘀良药。

以上医案出自周梦怡硕士学位论文《加味五苓散对肾病综合征水肿患者肾小管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药方仅供参考,如需使用,请咨询当地中医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