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寒露,深秋寒露重,警惕寒伤人!养阴生津防凉燥

 ZL89 2019-10-08
今日寒露,深秋寒露重,警惕寒伤人!养阴生津防凉燥



寒露是九月节,朔风剪塞草,寒露日夜结。李白诗云:“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自此,露气重而稠,稠而将凝,再过半月,将凝为霜降。自此,告别了秋高气爽、秋明空旷,白日将变得幽晦,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雾结烟愁。萧萧秋意重,依依寒色浓,归鸿将急于南飞,哀鸿遍野,秋残如血的季节到了。 

古代把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标志。

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

深秋寒露重,警惕寒伤人。一年24个节气中带寒字的有三个节气,除了寒露还有冬天最后一个月的小寒、大寒,小寒大寒的寒,寒的是下半身,寒露的寒,寒的是上半身,因为它的寒是从秋风而来。


寒露三候


今日寒露,深秋寒露重,警惕寒伤人!养阴生津防凉燥


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第17个节气,《通纬·孝经援神契》记载:秋分后十五日,斗指辛,为寒露。言露冷寒而将欲凝结也。寒露后即使深秋。

自古至今,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今日寒露,深秋寒露重,警惕寒伤人!养阴生津防凉燥



1

鸿雁来宾

寒露之日,“鸿雁来宾”。鸿雁白露节气已经开始南飞了,此时是最后一批,古人称后至者为"宾"。


今日寒露,深秋寒露重,警惕寒伤人!养阴生津防凉燥



2

雀入大水为蛤

后五日“雀入大水为蛤”,鸟雀入大海化为蛤蜊,飞物化为潜物,古人对感知寒风严肃的一种说法。


今日寒露,深秋寒露重,警惕寒伤人!养阴生津防凉燥



3

菊有黄华

再五日,“菊有黄华”,华是花,草木皆因阳气开花,独有菊花因阴气而开花,其色正应晚秋土旺之时。

寒露节气简介



今日寒露,深秋寒露重,警惕寒伤人!养阴生津防凉燥



中国的节日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节日和节气往往是紧密结合的。与节气相对应,传统节日更有了它亘古不变的意义。

重阳节,所对应的节气就是寒露。在这之前,节气里没有带“寒”字的其他节气,也就是说,从寒露这个节气开始,秋天的萧瑟就越来越浓,气温下降的速度将日渐加快。

《风土记》记载:“九月九日,折茱萸房以插头,言辟恶气而御初寒。”关于插茱萸、佩茱萸嚢,民间生活中认为是为辟恶气、御初寒。

重阳过后就是寒露,夜寒露重,寒邪易侵,如何在寒露养护正气,抵御寒邪,成为养生的重中之重。

寒露习俗



今日寒露,深秋寒露重,警惕寒伤人!养阴生津防凉燥



1

吃柿赏菊

寒露时节的柿子皮薄、肉鲜、味美,营养价值高,我国很多地区都有吃柿子的习俗。

寒露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

柿子虽然美味,但一定注意不要空腹吃;吃的时候也要适量,每次最好不要超过100克;未熟的柿子不要吃;患有糖尿病、慢性胃炎、排空延缓、消化不良等胃功能低下者不宜食用。

柿子含糖高,且含果胶,吃柿子后总有一部分留在口腔里,特别是在牙缝中,加上弱酸性的鞣酸,很易对牙齿造成侵蚀,形成龋齿,所以在吃柿子后应该马上喝几口水,或及时漱口。

秋季是大闸蟹上市的季节,中医认为,螃蟹与柿子都属寒性食物,故而不能同食。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含高蛋白的蟹、鱼、虾在鞣酸的作用下,易凝固成胃柿石。

寒露节气是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病复发的高峰期,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饮食宜温和,少吃辛辣、刺激和寒凉的食物,多吃新鲜果蔬,多喝开水。


今日寒露,深秋寒露重,警惕寒伤人!养阴生津防凉燥



2

登高赏景

寒露时节有登高远眺的习俗。此时节气候渐冷,日照时间相对减少,并且秋季特有的肃杀之气容易使人们伤感,即秋愁。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可结伴外出游玩,登高远眺,适当调节心情。

寒露节气往往和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相遇。自古以来,重阳节就有个重要习俗:邀约亲朋,登高望远。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可舒缓心情。天高云淡,枫叶尽染,登高远眺,赏心悦目,但也要有所讲究。

不过,中医认为,老年人关节退行性变,不适宜登高。登高时,容易腰腿扭伤;下山时,更容易导致膝关节受伤或肌肉拉伤。登高过程中,如果不通过增减衣服来适应温度的变化,还容易感冒;休息时,如果坐在潮湿的地上和风口处;出汗时如果稍松衣扣,脱衣摘帽,容易外感风寒。重则肺部感染。

寒露时节,外出登山、赏景时,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要保护膝关节,切不可运动过量。膝关节在遇到寒冷刺激时,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变差,往往使疼痛加重,故在天冷时应注意保暖,必要时戴上护膝。老年人运动时,不宜做屈膝动作时间较长的运动,要尽量减少膝关节的负重。

寒露日常



今日寒露,深秋寒露重,警惕寒伤人!养阴生津防凉燥



1

饮食

寒露时节菊有黄华,草木皆因阳气开花,独有菊花因阴气而开花,其色正应晚秋土旺之时。

菊花酒是由菊花与糯米、酒曲酿制而成的酒,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非常适合寒露期间饮用。


今日寒露,深秋寒露重,警惕寒伤人!养阴生津防凉燥



2

起居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明确指出:“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达,顺应节气,分时调养,确保健康。

此时起居以“收”为重 ,身与心都保持一个“收”字,万事当收,如:傍晚减少外出,晚上早归,注意关门窗以护阳气。

寒露养生



今日寒露,深秋寒露重,警惕寒伤人!养阴生津防凉燥



1

升清降浊

深秋,天气上升,地气沉降,有清洁、肃降、收敛的特点,有利于人体降浊升清。我们可以在这个时节为身体做一次“大扫除”。

“升清”主要通过肺吸入的自然之气,和脾胃吸收的水谷之气来濡养身体,这段时间出游郊野、或登高舒展,都利于体内清气上升;“降浊”主要是通过大小便、汗液、废气代谢、或经络疏通排出体外。

寒露以后的阳光特别补,此时的阳光已没有炎夏时的“热毒”,温暖如酥,尤其是偏阴寒体质的人晒一晒,会非常受用。


今日寒露,深秋寒露重,警惕寒伤人!养阴生津防凉燥



2

添衣护足、以防感冒

寒露时节,雨水减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燥邪当令,容易伤肺伤胃,内火旺盛。此时人们的汗液蒸发快,皮肤会出现干燥、皱纹增多的现象。口干咽燥,甚至会出现毛发脱落等。

因此,寒露时节的养生要滋阴防燥、润肺益胃。多食滋阴润肺的食物,同时要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以防感冒,适当增添衣服,保暖护足。

今日寒露,深秋寒露重,警惕寒伤人!养阴生津防凉燥


3

注意足部保暖

谚语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每(年)八月一日已(以)后,即微火暖足,勿令下冷无生意,常欲使气在下。”寒露过后,气温逐渐降低,应防止“寒从足生”。

“百病从寒气,寒从脚下生”。足部是足三阴和足三阳经所过之处,如果脚部受寒,寒邪就会入侵体内,影响肝脾胃肾胆膀胱等脏腑功能。两脚是离心脏最远的地方,血液供应较少,加之脚上的脂肪层很薄,容易受到寒冷刺激的影响。寒露过后,最好养成每晚泡脚的习惯。


今日寒露,深秋寒露重,警惕寒伤人!养阴生津防凉燥



4

寒露泡脚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寒露脚不露”告诫人们寒露过后,要特别注重脚部的保暖,应穿上保暖性能较好的鞋袜,切勿赤脚,以防“寒从足生”。

脚自古就有人体的第二心脏之说。从养生理论看,脚离人体的心脏最远,而负担最重,因此,这个地方最容易血液循环不好。一旦脚部受凉,除了引发呼吸道疾病外,脚部受凉还可引起腹泻、腰痛等疾病,因此,足部的保暖护养显得格外重要。

寒露过后除了要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袜外,还要养成睡前用热水洗脚的习惯,可以舒筋活血,温暖全身。


今日寒露,深秋寒露重,警惕寒伤人!养阴生津防凉燥



5

护颈护腰

正寒露,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人体的阳气逐渐收敛。因此,寒露过后要避免受凉,少辛增酸,预防疾病。颈腰脚,三保暖寒露之后不宜再"秋冻",尤其要注意肩颈、腰背、脚部的保暖。

暖颈:脖子是寒气入侵的主要部位,会导致咳嗽、感冒、嗓子发炎。戴条围巾可有效保暖颈部。宜经常模仿"乌龟伸脖"的动作,前后伸缩脖子,再左右转动。

暖腰:老年人阳气渐衰,腰肌劳损等症状受冷的刺激容易加重。老年人早晚出门时不妨穿个马甲。

寒露饮食应该注意什么呢?



今日寒露,深秋寒露重,警惕寒伤人!养阴生津防凉燥



秋为金秋也,肺在五行中属金,所以肺气与金秋之起相对应。所以说养生的重点应该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这时候天气变冷,患脑血栓的病人就会增加,分析其原因多半与降温和睡眠时间增多有关,,因为人在睡眠的时候,血液流速会减慢,血栓也就容易形成。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明确的指出: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达,为避免血栓的形成,建议大家顺应节气,分时调养,确保健康。

给大家几条养生建议:


今日寒露,深秋寒露重,警惕寒伤人!养阴生津防凉燥



1

慎喝凉茶

到了寒露时节,由于天气变化大,他们往往容易出现口舌干燥、牙龈肿痛等“上火”的症状。因此他们经常饮用凉茶达到降火的目的。

夏天喝些凉茶,会有很好的败火清热滋阴补阳的作用,不过到了秋天,喝凉茶却可能会损伤人体内的阳气,而且阴液的滞腻会导致脾、胃等器官功能失调,使人体质变虚弱。

这是因为和夏天不同,秋天人们上火主要是因为气阴两虚或气不化阴,而喝凉茶则会加重“秋燥”的症状,耗气伤阴。枸杞子、麦冬等有滋阴清热功效的中草药,非常适合在秋天冲泡饮用。


今日寒露,深秋寒露重,警惕寒伤人!养阴生津防凉燥



2

汤液醪醴

寒露节气特别容易受寒。中医认为怕冷,就是人体里的阳气不足。“寒主收引;寒主凝敛”,寒气入体,人体会拘谨,就会关节痛,严重的就是全身痛。“痛者寒气多也”。我们打个比方,冬季“水始凝冰”,自然界外面,水面冰封。那么我们人体也有内环境。如果阳气不足,我们血脉就会凝滞,流行缓慢,不通则痛。

药酒御风寒。酒为疏谷之液,黄帝内经里就有汤液醪醴论。我们现在有酒文化,但是在古代,这个酒啊,是作为一种药的。把中药加入酒中,以酒精为溶媒,可以把一些不溶于水的药物净化析出来,利于人体吸收。


今日寒露,深秋寒露重,警惕寒伤人!养阴生津防凉燥



3

养阴润肺

寒露时气候干燥,人易出现皮肤干燥、口唇干裂、舌燥咽干、干咳少痰、大便秘结等症状,故此时宜多食用滋阴润燥、养肺润肠之食物,如蜂蜜、香蕉、芝麻、百合、银耳、莲藕、荸荠、番茄、梨、核桃等。此外,寒露时还应少吃辛辣食物,以辛辣作为调味品也要减少其用量。


今日寒露,深秋寒露重,警惕寒伤人!养阴生津防凉燥



4

甘淡补脾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甘先入脾”。在五行中脾胃属土,土生金,肺肠属金。甘味养脾,脾旺则金(肺)气足。古人云:“厚味伤人无所知,能甘淡薄是吾师,三千功行从此始, 淡食多补信有之。”

寒露时节人的脾胃尚未完全适应气候变化,不能急于进食肥甘厚味,否则易使脾胃运化失常而生火、生痰、生燥、伤阴,故宜常食甘淡补脾食物,如山药、大枣。粳米、糯米、鲈鱼、鸭肉、莲子等。

寒露养生艾灸



今日寒露,深秋寒露重,警惕寒伤人!养阴生津防凉燥



寒露的特点,是阴气上升、阳气下降,二气不和,造成一种萧条的局面,这跟春天阴降、阳气上升,二气调和不同。

“阴阳和而万物生”,春天的万物皆生与秋天的万物萧条是截然相反的。到了这个节气,阴气和阳气两头跑,万物也进入到秋收冬藏的时节。

寒露的艾灸养生也是特别重要,因为寒露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减退,阴气渐生,我们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

此时冷热交替明显,阴阳不和,现代人的体质不佳更容易受寒邪的入侵,没有处理好的话,很容易出现一些病症。

而对于寒气入侵来讲,艾灸是一种很好的绿色调理方法,自古以来,人们一直推崇艾灸养生,帮助人体抵御“风寒暑湿燥火”各种病邪,维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今日寒露,深秋寒露重,警惕寒伤人!养阴生津防凉燥



1

寒露艾灸关元穴

关元穴本身就是有固本培元,补肾活气血的功效,是寒露艾灸首选的穴位。

《黄帝内经》“长夏善病洞泄寒中”。是说在夏天因为人体阳气大量往外升泄,体内自然就虚空,很容易出现外热内寒的体征,此时人往往喜欢贪食寒凉,这样更进一步伤了脾脏的阳气,就容易发生“洞泄”,拉稀泻水,或致使寒邪侵入体内深处种下病根,以后会得一些难治重病。

所以夏秋之交,应重点艾灸关元,培元固本、补益下焦。


今日寒露,深秋寒露重,警惕寒伤人!养阴生津防凉燥



2

寒露艾灸中脘穴

中脘穴是八会穴之腑会、胃之募穴, 有温中健脾、行气止痛的功效, 为艾灸胃脘痛的常用穴。

艾灸中脘穴对于经常长湿疹、大便一年四季溏泄的人是最好选择。艾灸中脘穴还有祛风散寒的效果。


今日寒露,深秋寒露重,警惕寒伤人!养阴生津防凉燥



3

寒露艾灸足三里

对于艾灸养生来讲,足三里是非常好的一个穴位。足三里是我们人体的天然长寿穴位,也具有燥化脾湿,生发胃气的功效。

寒露艾灸足三里,可调理脾胃,延年益寿,补阳祛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