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案例分析】直腿抬高,抬不起来?还腿痛?咋回事……

 暴雨中吹风 2019-10-11
如果,让你平躺,然后抬起左腿或右腿,我想应该对于你来讲并不会那么困难(不过,在抬腿的同时吸气,)。没错,但对于另一部分人,或许占有大多比例的朋友,在抬腿时会咬紧牙关,并且明明肉眼可见的抬腿幅度还不超过10度(仅仅腾空)就感觉十分费劲,而且还抱怨自己大腿前内侧异常的紧绷疼痛。
这是我的一个新客户的问题。当然,首先可以排除的是身体的器质性病变(因为各种医疗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阴性)。或许你应该会猜到是哪里的问题了!
他是左侧抬腿的问题——主动抬腿时,仅仅只能让左腿腾空离开床面的支撑,并感觉到左大腿异常紧绷,同时大腿前内侧有疼痛,而且痛感放射至髌骨的上缘。当我用右手向下压住他的左侧髂骨后,瞬间主动抬左腿抬高角度超过至40度,并告诉我不能继续上抬原因在于大腿前侧开始异常紧绷无力。而当我被动抬高他的左腿时,可以抬高至50度,他告诉我不能继续上抬的原因在于左侧大腿后侧过紧所致。在这里让我开始犹豫是否他的左侧股四头肌患有“主动不足”和腘绳肌患有“被动不足”,你也可以简单理解为,其股四头肌肌力不足和腘绳肌的柔韧性不佳,限制了股骨在直膝抬高时的高度或位移,最直观的发现就是屈髋能力受限而且还伴发异常不适感受。
但我并没有立即去进行股四头肌肌力的抗阻训练和牵拉腘绳肌以试图释放紧张的张力,即使是“眼见为实”,以及并不那么放松和缺乏弹性的肌肉组织的真实触感,也没有让我贸然执行这两个“方法”。反而,我把目光聚焦在了骨盆,它是非常重要的股四头肌主动收缩和腘绳肌抗张牵拉时的支点,想象一下,如果支点不够稳定,你需要输出更多功率来完成本来很简单的一件事以及被过度阻碍,所以你会显得相当费力,而且还有可能“出力不讨好”。当时,我就猜想,左侧髂骨相对过度前倾或前旋,这在我触碰两侧髂前上棘后发现左侧低于右侧得到证实,但并不能排除是左侧髂骨相对右侧整体性向下倾斜所致,因为客户的腹腔压力太大,肚皮非常圆鼓,无法徒手触碰髂骨边缘的髂嵴,所以“左侧骨盆相对过度前旋”是我在目前认为是较合乎情理的一个推断:处于前旋的左侧髂骨,会使左侧股四头肌丢掉最佳的发力效率,因为提前处于短缩状态;而对于左侧腘绳肌,则是提前处于被拉长的状态,再次拉伸(屈髋),高度紧张的张力会被进一步加大,于是过早限制关节活动能力。
那,又是谁让左侧髂骨(骨盆)处在过度前旋的状态呢?没错,是无力的髂腰肌和腹部肌群。需要明确的是它们两者都是无力的,因为久坐,客户告诉我,发病前三天,近乎超过日常的每天约15小时的久坐编写程序。


当我让客户自己主动同时抬起双腿向上时,发现他很难将脚后跟完全同时抬离床面。在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之际,他的“腰间床面的缝隙”越来越大,即使是这样,他也没能成功完成我的指令。“腰间缝隙”(简称)越大,越说明,此时腰椎发生了过度前凸和骨盆过度前旋的现象;抬腿,即是完成屈髋肌群的上固定,下端附着点向上端附着点靠拢的动作,对于髋关节来讲,即是完成屈髋动作。而屈髋的重要“动力”由髂腰肌提供,但如果没有腹部肌群协同后旋收缩稳定骨盆,髂腰肌的力量爆发也是“无的放矢”。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我帮助其骨盆后,抬腿能力会大幅度提升,髂腰肌的做功效率也是瞬间得到提升,至少证明了髂腰肌并没有完全损伤(不可逆伤害),用一个温和的词汇描述,叫做正常功能受到抑制。而当其主要屈髋作用的髂腰肌无法正常执行功能时,作为辅助屈髋的股四头肌的股直肌会“义不容辞”,所以表面上大脑发出的指令是完成屈髋动作,实际上在猛烈绷紧大腿(股四头肌的主要功能是伸膝,当大腿抬高后,为了保证小腿不掉落,需要股四头肌保持一定的紧张度维持既定的稳定状态,但很显然,客户表现得过于激进,试图通过强力收紧股四头肌来抬高大腿以代偿髂腰肌的无力)。即使换做你,在抬腿时刻意去绷紧大腿,你会发现你会像他一样“举腿维艰”,并且出现与他相似的不适感,甚至膝盖疼痛。

最后的处理,就显而易见了:激活髂腰肌和腹部肌群。髂腰肌的激活方式,我选用的是指压松解和主动等长抗阻收缩相结合的手法技巧进行,即在松解时完成主动训练。由于异常鼓起的腹部,使得我在进行指压操作试图触碰到髂腰肌之前,预先进行了呼吸模式的重建,一来通过呼吸的控制调节腹部,便于我能快速精准触压到位于腹部深层的髂腰肌。松解时辅助引导进行加长呼气,也有助于激活副交感神经促进肌肉组织放松,减少紧张的髂腰肌在接受外力触压时引发的不适感,进而强化放松效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