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桃核承气汤与大黄牡丹皮汤的方证鉴别

 jiezhukuaile 2019-11-14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桃仁去皮尖五十个、大黄四两、桂枝去皮二两、甘草炙二两、芒硝二两。 

  本方有逐瘀泻热之功效。主治下焦蓄血证。少腹急结,小便自利,神志如狂,甚则烦躁谵语,至夜发热;以及血瘀经闭,痛经,脉沉涩或迟紧者。   

 柯琴《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卷下:“若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乃太阳随经之阳热瘀于里,致气留不行,是气先病也。气者血之用,气行则血濡,气结则血蓄,气壅不濡,是血亦病矣。小腹者,膀胱所居也,外邻冲脉,内邻于肝。阳气结而不化,则阴血蓄而不行,故少腹急结;气血交并,则魂魄不藏,故其人如狂。治病必求其本,气留不行,故君大黄之走而不守者,以行其逆气;甘草之甘平者,以调和其正气;血结而不行,故用芒硝之咸以软之;桂枝之辛以散之;桃仁之苦以泄之。气行血濡,则小腹自舒,神气自安矣。此又承气之变剂也。

此方治女子月事不调,先期作痛,与经闭不行者最佳。本方以脉沉实或涩少腹急结为辨证要点。不论何处的瘀血证,只要具备瘀热互结这一基本病机,均可使用。

桃核承气汤人的体征:1、面色暗红有光泽,或眼睛充血,唇舌暗红或紫2、下腹部充实,两少腹压痛,特别是左下腹部可有较明显压痛,或触及包块,大便干结,小便频数3、狂躁不安:眼睛有神,声音高亢,就诊等候不耐心,交谈时思维迟钝,说话吐词不清,或记忆力下降、常有失眠、头痛,甚至神志不清。

《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第4条: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皮汤主之。  

 大黄牡丹皮汤由大黄、牡丹皮、桃仁、冬瓜子、芒硝5味药组成,具有泻热破瘀,散结消肿的功效。

大黄牡丹汤的体质:右下腹痛拒按,肌紧,局部膨满肿胀压痛反跳痛,小便短赤不畅或正常,大便干结泄,苔多薄腻或微黄,脉滑数或迟紧,或伴有口渴、发热、恶寒。

 刘渡舟刘老认为大黄牡丹皮汤辨证当抓住两点:一是腹痛泄泻,泄后其痛不减,大便不尽。此邪阻肠络,气机郁滞之象,与《伤寒论》所说的:“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如出一辙;二是舌质暗红,脉弦小涩,表明肠有毒热,挟有瘀滞之物。正如《医宗必读》所说:“一曰疏利,痰凝、气滞、食积、水停,皆令人泄,随证祛逐,勿使稽留,经曰:'实者泻之’

大黄牡丹皮汤与桃仁承气汤都有大黄、芒硝、桃仁,都能活血通便,治疗盆腔瘀血性疾病,但是大黄牡丹皮汤用瓜子、丹皮,化瘀排脓的作用更强,而桃仁承气汤用桂枝、甘草,动悸上冲等症状更明显。如果烦躁不安、坐卧不宁,可以用桃核承气汤。都有下腹部压痛,一偏左一偏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