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律的作法

 湖南周慎 2019-12-05

第一节:炼句与字眼

有人写诗,用字都符合平仄,但就不是诗。其中原因,除了营造意境上的失败,句式散文化也是其一。诗毕竟有别于散文,需要炼句,把日常语言变为语序错综、结构特殊的诗化句式。大致来说,诗化的句式,不同于散文句之处在于以下数点:

1、语序的错综。如: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

散文句:竹喧而浣女归,莲动而渔舟下。

醒酒微风入,听诗静夜分。(杜甫)

散文句:微风入,好醒酒,听诗听到静夜分。

去矣英雄事,荒哉割据心。(杜甫)

散文句:英雄事去矣,割据心荒哉?
这种语序的错综,在王维那里还不是特别常见,而发展到杜甫的诗,就随处可拾了。

 一般而言,这种错综的句式有一个原则,就是要把你最想强调的东西放在最前面。
另外,律诗中间对仗的二联,如果一联用了错综句式,另一联就不要这样用了。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颈联)的上两句(颔联)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就是接近散文语序的,只省了个介词:明月(在)松间照,清泉(在)石上流。

2、成分的省略。如: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书生邹鲁客,才子洛阳人。(王维)

今天江南老,他时渭北童。(杜甫)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

 句子中成分的省略,使句子显得更加紧凑,能够容纳更多的东西,也能够引起更多的联想。

3、十字格。
有时候,诗的上下句连在一起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上下两句贯注一气,在五言诗有专门的名字,叫“十字格”。
如:

仍闻谴方士,东海访蓬瀛。(王维)

唯有白云外,疏钟闻夜猿。(王维)

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杜甫) 
 这种句式可以用在首联,也可以用在尾联,以用在尾联为佳。在尾联一气直下,更增诗的雄健之气。

 如果一联既是十字格,又是对仗,起码是宽对,那就是流水对。
如: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杜甫)

何路沾微禄,归山买薄田。(杜甫)

五言诗的朗读,一般是“二二一”和“二一二”,如“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放宽的,最多是“四一”。如果写成“一四”,如有一首五律的颔联是“听/花香鸟语,享/惬意和风”,则会很别扭。

五言诗因字数少,要求下语经济,故有字眼之说。五言句的字眼多在第三字,也有在第二字、第五字,或第二字及第五字的。一般字眼不用虚字,而用动词类或形容词类的实字。字眼用得好,诗句自然矫健。朗诵这些诗句,字眼总是重音所在。

例如;字眼在第三字: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王维)

艰难归故里,去住损春心。(杜甫)

天上多鸿雁,池中足鲤鱼。(杜甫)

字眼在第二字:
帆映丹阳郭,枫攒赤岸村。(王维)

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杜甫)

 字眼在第五字:
九门寒漏彻,万井曙钟多。(王维)

为客黄金尽,还家白发新。(王维)

野鹤清晨出,山精白日藏。(杜甫)
字眼在第二和第五字,杜甫最喜欢用,此法最能令诗句振起: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王维)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杜甫)

地坼江帆隐,天清木叶闻。(杜甫)

 一句之中,字眼最多不要超过两个。一首之中,不要有两联以上字眼位置相同。过犹不及,多了会让人审美疲劳。最怕整首诗字眼都在同一个位置,那是最要不得的。

比如:《白龙洞题壁》/石达开

挺身登峻岭,举目照遥空。

毁佛崇天帝,移民复古风。

临军称将勇,玩洞羡诗雄。

剑气冲星斗,文光射日虹。

 
第二节:谋篇布局
谋篇布局,说的就是起承转合。
五律常见的谋篇布局是:

①首联上句起,下句承。
②颔联、颈联衬贴题目,或就景物加以渲染勾勒,或就人事加以点染,或叙写,或议论,或引事,或比拟,都是为了深化题旨。
③尾联上句转,下句合。

如王维《送张道士归山》:

先生何处去,(问起)

王屋访茅君。(答承)

别妇留丹诀,

驱鸡入白云。(引事)

人间若剩住,

天上复离群。(议论)

当作辽城鹤,(转)

仙歌使尔闻。(合)


一、首联起承之法
1、叙写时间、地点、景色、人物而起,亦就“时、地、景、人”中任选一二承之。
如陈子昂《送别崔着作东征》:“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王师非乐战,之子慎佳兵。…………”首联就时令(秋季)节气(白露)起,而承以人事(征战)。并且用了对仗,起承间一气贯注 .
 又如崔颢《送单于裴都护赴西河》的首联:“征马去翩翩,城秋月正圆。”以人事起(征马指代骑马之人),而以时、地、景承之。时:秋夜。地:送别之城。景:圆月朗照。

又如大家所熟知的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以海上生明月的景象起,而承以天涯共仰望这件人事,景象是亲眼所见,人事则心里想象,此处由实返虚,最是高明。

 古人云;次句承接首句,须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若有意,若无意,如此最佳。
2、问答起承,或于首句引出次句之问。

 问答的,如唐玄宗《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的首联:“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首句引出次句之问的,如杜甫《天末怀李白》的首联:“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3、以转折起承。

 如;王维《送丘为落第归江东》的首联:“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谓我本已为君未能中第而怅惘,更何况春日送别更增愁绪。更明显的转折是《送平澹然判官》的首联:“不识阳关路,新从定远侯。”虽然不认识西域的路,却也如定远侯班超,万里从戎。
4、以对仗起承。

五律中,以对仗起承的极多。骆宾王《在狱咏蝉》:“西路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陈子昂《度荆门望楚》:“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高手的作者,会用流水对等放在首联,在起承之间使人浑然不觉其为对仗。如杜甫《春日忆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首联的“白”字名字借用为动词,与“飘”对仗。“思”名词仄声,与“诗”对仗。


二、中间二联的章法
中间二联在诗中的作用都是深化题旨,但要注意,颈联的意思要和颔联相应相避,要有变化。如果颔联写景了,颈联就要写人事;颔联写了人事,颈联就要写景。如上面举例的《春日忆李白》,颔联议论,赞李白“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颈联就写景,写作者和李白各自所在地的景色:“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如果二联都写景,那么一般是颔联侧重写整体,写骋目四顾的远景,颈联则着重勾勒细节,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如果二联同写人事,往往颔联写他人,颈联写自己。
颔、颈二联,颈联尤其重要。白居易说,颈联“谓之警联”,要像疾雷破山,观者惊骇。

 颈联如能用上精心锤炼的警句,则整首诗焕发生机。
如: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颔联“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两”、“双”合掌,“明镜”、“彩虹”比喻,字眼“夹”、“落”花点儿功力,相信初学者也可以写得出。

 但颈联“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却须深厚功底方能炼就。“寒”、“老”二字是明显是精心提炼得来的。颔联只是简单的交代登楼所见,颈联却因这两字,暗示了登楼之所想,深化了题旨,锤炼和任务兼顾。而初学者作律诗,往往顾着对仗炼字,而忘记了中两联在整首诗中的任务。

三、尾联转合之法

1、用转折性、否定性的虚字转合。这虚字往往放在第七句。
转折的,如唐玄宗《送贺知章归四明》的尾联是“独有青门饯,群英怅别深。”否定的,如王勃《别薛华》:“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2、用诘问、问答转结。

 诘问的,如骆宾王《在狱咏蝉》,尾联是“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及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尾联:“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问答的,如陈子昂《春夜别友人》尾联:“怀君欲何赠?愿上大臣书。”

3、借时空转换而转结。

 如;郭震《塞上》:“塞外虏尘飞,频年出武威。死生随玉剑,辛苦向金微。久戍人将老,长征马不肥。仍闻酒泉郡,已合数重围。”对塞外将士的描写,空间转换,将镜头移向酒泉郡作特写。将士们常年出征已经辛苦疲惫老弱,而酒泉郡仍有战争,他们不可以退役卸甲归田,把愤懑的情感都装在这个特写的尾联了。
4、用祈令语、盟誓语结束。
祈令语,如陈子昂《送魏大人从军》尾联“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是嘱咐魏大人要立功再归来。盟誓语,如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是盟誓,约好了重阳节再来聚餐,不见不散。

5、以抒情、议论归纳题旨转合。
杜甫《春望》的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便是带着状物的议论。如杨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联是明显的议论(发牢骚)了。
纵观以上5种办法,目的都是为了使尾联要能将前面三联的意思推开、推进一步,要么在思想上更加深刻,要么能含有余不尽之味,引起读者语言之外的联想。像一首歌的收尾音乐,要么在乐器合奏的声音最高处停住,要么让声音渐远,让听众觉得绕梁三日。

 整堂课总结:以上所举,只是五律作法一隅,如要真写好五律,须勤诵前人佳作,用心揣摩,方能领会更多方法,运用于写作实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