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稻盛和夫:从无到有的价值创造,才是经营的本质

 昵称39188644 2019-12-11

【稻 盛 · 金 句】京瓷公司的大量技术创新都是被逼出来的,也就是一种能力将来时,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努力式动态能力,把原本不可能生产出来的东西变成现实。

——《阿米巴不是什么》

预算管理

管控、管理的深层的意思或潜台词其实是一种不信任文化。这是在思想层面上看,那么在具体操作层面上管控机制又是一种怎样的表现呢?

这种管控机制下,企业内部的员工不需要考虑企业围墙外部的风风雨雨,他们所负责的不是价格、不是利润,而只是成本。企业员工只需要对成本负责、对费用负责就行了。

非常典型的现象就是企业内部的所有生产部门都是“成本中心”,而不是“经营中心”,因为经营是老板一个人的事情。那么沿着这个思路继续走下去的话,管控机制 + 成本中心=?

如此一来,就出现了一种预算管理的思想,管控机制 + 成本中心=预算管理,也就是费用管理,把老板所认可的费用成本控制在一定的预算范围之内,这就是预算管理。

然而,预算管理无论是在本质还是在经营机制、理念与手法上都是违背稻盛经营思想的,也是违背阿米巴经营机制的

成本思想是一种顺向叠加思维

阿米巴经营在手法上是把外部充满活力的市场机制引入企业系统内部中来,也就是将外部的市场定价机制引入企业的内部结构中来,建立一套企业内部的价格分解系统、价格机制、定价机制,我们称之为企业内部定价系统
成本思想实际上是一种顺向叠加思维,也就是,产品的成本 + 合理利润= 定价。
然而市场或者客户在交易终端未必认可这种加法定价方法。
这种加法定价其实就是一种产品导向的思维,只有在产品稀缺、供不应求的市场条件之下才有可能成立。
然而在市场导向、需求导向或者客户导向的真正成熟的市场机制之中,成本价格顺向加法未必能够成立。
什么是“价格成本机制”?
也就是说,真正能够成立的价格成本机制往往是一种从外部市场认可的价格倒推法,从最终市场价格反向推导到产品的成本上来,看看企业在这种成本条件下到底能否最后把产品做出来。
如果在现有条件做不出来,那么就应该看一看是否可以通过研发新技术、降低产品成本把这种客户需要的产品给做出来
能力用在将来时
这就是阿米巴经营的市场动力机制向企业内部的推导、传导方法,需要产品在销售—生产—研发的全过程链条上形成相互关联的联动机制
实际上稻盛先生京瓷公司的大量技术创新都是这么被逼出来的,也就是一种能力将来时,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努力式动态能力,把原本不可能生产出来的东西变成现实。
其实这才是经营的本质——从无到有的价值创造。

本文摘自《阿米巴不是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