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找准朗读训练点,感受古诗词魅力

 GXF360 2019-12-13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因具有节奏鲜明、语言凝练、意象生动等特点,特别适合学生朗读和吟诵。那么,在古诗词教学中,怎样才能从其特点出发,让学生感受到经典古诗词的独特魅力呢?找准古诗词朗读的训练点,由“点”突破,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想象情境,从而获得深刻的体验是一条不错的教学途径。

一、关注诵读技巧,读出节律之美

古诗词结构匀称,读起来朗朗上口,这主要与其声韵都按照一定的规律来组合有关,因而构成了回还往复、一咏三叹的表达效果。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从韵律和节奏入手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读出古诗词的节奏之美,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

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的时候,一位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朗读的:“同学们,刚才大家已经把这首诗中每一个字的读音读准确了,但是,我们在朗读古诗的时候还应该注意诗句之间的停顿。(出示并范读: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画斜线的地方表明在读的时候要停顿一下,大家自己试试。”在学生读完以后,教师又让他们默读这首诗的一、二、四行的最后一个字,并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在教师的启发与点拨下,学生找到了“烟,川,天”字,发现它们都是“an”韵。在学生找出这些特点以后,教师再顺势引导:“是啊,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押韵,才使得我们在读古诗的时候觉得诗中的语言是那么的朗朗上口,富有韵味,请大家再次朗读感受一下。”最后,教师对学生进行平仄、停顿等朗读规律的点拨,在精心营造的朗读氛围中,学生朗读的兴致更浓厚了。

假如我是一只老鼠,我要选出二百只手脚敏捷的老鼠,给老鼠家庭做保姆,还要选出三百只成年老鼠做老鼠宝宝的老师,还要让所有老鼠学会和别的生物交朋友。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不光要注重引领学生诵读,还要关注诗词中韵脚所表达的情感,并能够融平仄教学于学生的朗读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与点拨,真正帮助学生领会古诗词韵律与节奏上的特点,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责任原因排序可以考虑从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必然原因和偶然原因几个层面进行比较,从而进行依法和依规排序。

二、聚焦诗词意象,读出画面之美

古诗词具有语言凝练的特点,经常会采用通过客观具体的事物来表达情感的方法,这其实是一种意象的表现手法。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透过古诗词中的意象来让学生想象画面,使学生能够自然地融入古诗词所描述的情境中,真正达到眼前有画面,心中有感受的阅读效果。

如在教学《小池》这首诗的时候,诗人杨万里主要通过丰富的想象与拟人化的表现手法把初夏荷塘的美丽风光展现在读者面前。诗中的描写是那样的细腻,那样的柔和,每一句都似诗,似画,读后让人感到回味无穷。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诗人所传递的美好情感呢?有位教师在学生读完古诗以后,先让他们说一说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当学生说出“美”的感受以后,教师进行追问:“哪些画面让你感受到了美呢?”在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下,有学生说:“我从泉水无声地、细细地流中感受到了美。”有学生说:“我的眼前好像浮现了蜻蜓立在荷叶上的画面,美极了。”顺着学生的思维,教师鼓励他们把这种美用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这样教学,把一幅幅零散的画面拼接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在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过程中,这些静止、不变的语言文字转化成了流动、自然的场景,随着画面的逐渐推进,学生们真正感受到了诗词的画面之美及其流露出来的情味、意味。

三、抓住诗眼品读,读出情韵之美

古诗词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精练传神的字词或者精彩的句子,正因为有了这些关键的词句,才使古诗词显得形象鲜活,意味深长,富有魅力,人们一般把这些精彩点睛之处称作古诗词的“诗眼”。在课堂教学中,从这些“诗眼”入手,引领学生比较品评,可以使学生真正读出古诗词的情韵之美。

生物燃料具有良好的可再生性,其发展有着重要战略意义。生物油(bio-oil)、生物柴油(biodiesel)、生物醇类是生物燃料的主要代表。生物燃料的制取方法包括酯交换、热裂解和催化加氢等方法。以油脂类物质为原料制取的生物柴油是生物质燃料发展初期的代表油料。以不可食用的原料制备生物柴油的技术可称为第二代生物柴油技术[1],从化学方法上,第一代和第二代生物柴油主要通过酯交换制取。通过热化学转化,利用热裂解技术制备生物原油,再经过提质改性得到高品质生物裂解燃油,也是获取高品质车用燃油的技术途径之一[2-3]。

如在教学《清平乐 村居》这首词的时候,词中有许多点睛之笔让读者感受深刻。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由读,并把自己喜欢的字词圈出来。在教师的启发与点拨下,学生很容易就圈出了“喜”字。之后,教师顺势进行追问:“谁喜?因何而喜?小孩子最喜什么?”这样提问,能使学生在细致的阅读中感受到词中所流露出的情趣。“大儿喜,中儿喜,小儿喜,全家喜,乡村喜……”学生的回答层出不穷,整节课被一种浓浓的“喜”的氛围所笼罩。由此可见,这个“喜”字就是这首词的点睛之笔,也就是“词眼”,它不仅把小孩子活泼可爱的特点表现了出来,而且让整首词被一种温馨祥和的氛围所笼罩,使人们对那美好的田园生活充满了无限向往。另外,由“喜”字引领学生展开赏读,词中美好的生活情趣与家人和睦友好相处的画面就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起来也更有味道。

由《清平乐 村居》这首词的教学可以看出,教师抓住一个“喜”字,也就抓住了引领学生解读全词的钥匙,抓住了这首词的点睛传神之处。这样教学,由点到面,统领学生的整个阅读过程,有了这样的阅读铺垫作为基础,学生在朗读这首词的时候就会很自然地读出词中的美好情感。

研究对象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于我院治疗的80例咽喉炎患者,男性42例,女性38例;最大年龄72周岁,最小16周岁,平均(41.25±5.59)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12天,平均(5.21±1.25)天。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慢性咽喉炎诊断标准,患者基本生命体征稳定,均出现咽部灼热、干燥,咳嗽及吞咽疼痛等症状,对本探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本次探究前5天未使用抗生素治疗。排除标准: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急性肺栓塞等呼吸道疾病,病历资料不全者,不配合本次探究者。

四、补充作者背景,读出意蕴之美

“诗言志,歌咏言。”古诗词中大都蕴含着作者的志向与追求,如果学生在读古诗词的时候不明白作者的志向,也就很难真正读懂古诗词。教师可以从作者的写作背景入手,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交流,从而使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古诗词所蕴含的情感。

如在教学《江雪》这首诗的时候,通过阅读古诗,想象画面,学生眼前浮现了这样的情景:所有的山上都看不到鸟的影子、人的踪迹,江面上有一页孤舟,一位头戴斗笠的老翁独自在江面上垂钓。然而,学生感悟到的只是诗词表面的意思,离诗人内心真实的想法还有着一定的距离。为了使学生能够真正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教师可以抓住“独钓寒江雪”提问:“在这寒冷的下雪天,他独自一人不冷吗?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紧接着向学生介绍柳宗元的生活经历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学生终于明白了,诗人想借此向读者展示的是:天地之间如此洁净而又一尘不染,万籁无声,与渔翁此刻的心境是一样的,这也正是柳宗元在当时一直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背景中创造出来的幻想境界,这被幻化了的渔翁形象,正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与写照,“寒江雪”作为全诗的点睛之笔,把全诗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练的概括图,而且使渔翁的形象更加突出,更能表现出诗人虽然处境孤独,但是仍然傲然不屈的形象。在这种教学情形下,再引领学生朗读古诗,学生对诗人的心境也就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在《江雪》这首诗的教学中,在学生了解诗词大意,想象画面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进行作者背景以及当时社会环境的补充,有助于学生真正读出隐藏在古诗背后的意蕴。这样一来,学生真正读懂了古诗,而且也读懂了古诗所隐藏的意蕴之美。

综上所述,古诗词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找准朗读训练点,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引领学生声情并茂、入情入境地朗读,从而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