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维教学(一):思维是教学的核心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0-02-14

林语堂说:“才干得教养则荣,不得教养则衰。”

学生的学科思维一定是需要教之养之,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反观现实,很多老师根本没有“思维教学”这个概念,还局限于“知识教学”,认为把知识学好了能力自然就有了,所以很多老师常讲:“该教的知识都教了,该做的题目都做了,学生还不会,那就是学生的事了。”这种意识还停留在教学的最低层次。

布鲁姆提出的认知目标六个层级是: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后三个是思维的高层次发展目标,越是高层次的目标就越抽象,越难以把握,越需要长期才能见成效,但这恰恰是老师作用的发挥所在之处,老师对此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和方案。

不管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还是为最终的考试成绩服务,思维教学是学科教学的核心,这一点已是大家的共识。

思维教学(一):思维是教学的核心

教之道在于度,学之道在于悟,教的是思维,悟的也是思维。

但如何把握,如何实操,这是很大的问题!

记得章建跃博士说过,数学老师要“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可谓指出了数学教育的核心要点。

理解数学不等于知道多少数学知识,会做多少数学题目,更要有对数学学科特征和本质的深刻理解,对数学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的熟练掌握,对数学解题的原则与策略的高度概括等。

老师具备较高的学科素养还远远不够,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成果是人的发展。老师的素养要能够转化为学生的素养,那么须理解教育的对象、发展的主体-学生。老师要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理解学生的成长规律,这样才可能师生和谐共振、良性互动。

做到理解数学、理解学生,就可以修炼教学了。教学的“度”是什么?就是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悟”。对于不同状况的学生要调整不同的“度”,同样的知识或问题,在不同的班级面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法,但要导向的终极目标是一样的,就是通过创造恰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持续的“悟”,最终获得最好或更好的思维成长和人格发展。这里的教学情境指的是老师所有的教学行为的总和,包括教学内容的设计、课堂结构的把控、学习过程的引导、练习测试的评价等。

谈到教学“度”的把握,虽然没有一个精确的公式来计算测量,但也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想想我们是怎样教孩子走路的吧,当孩子骨骼肌肉没有发育好时,我们抱着他,当孩子刚学走路时,我们扶着他,当孩子蹒跚行走时,我们护着他,当孩子不辨方向时,我们引着他,当孩子跑跳自如时,我们放开他。教孩子学走路如此,教孩子学其它知识能力也是如此,只不过走路是简单技能,我们一看便知孩子处于什么状态,而思维教学是一项复杂技能,老师不仅需要相应的文化知识和学科素养,还需要更深刻的观察力和判断力才能辨知学生所处的状态和层次,以作出恰当的应对。

《学记》有云“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逊,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此言一语道破教育教学的真谛,豫即提前预案做好准备,时即可为则为应机而为,逊即循序渐进顺应规律,摩即交流反思取长补短。

首先第一条:有科学系统的方案,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训练?如何巩固?如何评价?

看看吧,第一条我们就没有,专家们编的教材只有知识体系,没有思维体系,我们仅用这样的教材只能进行最低层次的教学。

鉴于此,笔者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索,阅读了很多关于认知科学、心理学、行为学、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解题等相关文章和书籍,并且在教学中进行了思维教学实验。虽然因各种原因,实验未能连续进行,但即便从短期效果来看,所带班级占用时间少、学科成绩提升大、优生群体成长快,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教学。

正确的教和学会让教者和学者都越来越明白、越来越轻松,而非越来越迷惘、越来越艰难。思维教学属于生长性教学,它自带加速度,具有复利效应,所以思维教学的时间越长,优越性越明显。思维教学对学习者的要求是深度学习,它是一种本质性的学习,力求看见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思维教学也是一种哲学思考,它透过树木看见森林,同时透过森林理解树木,可以经由思考有限的树木而认知无穷无尽的森林,把陌生的森林逐渐变成可以自由玩耍的花园,精神在此成长,理性得以完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