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AY18】温病的学习开始咯!

 康泰wjr图书馆 2020-04-07

第四单元 温病学

一、温热论



1.“温邪上受[1],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注解】

[1]上受:口鼻位于人体上部之头面部,温邪侵入人体多经口鼻,故曰上受。

【释义】

温病的感邪途径多为“上受”,即由口鼻而侵入人体。首发病位是“首先犯肺”。因肺为华盖,其位最高,主司呼吸,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宣发卫气,故温邪初犯人体,肺卫先伤,临床上即可出现肺卫证候。叶氏之后,吴鞠通提出“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二者正可呼应印证。

温病初起邪在肺卫,病情轻浅,经及时而正确的诊治,病邪即可外解,可谓不传。若邪不外解,肺卫病变传至阳明气分,称为顺传。肺心同居上焦,若手太阴肺卫病变直接进入手厥阴心包即谓之逆传。逆传相对顺传而言,其传变迅速,病势重险。
温病的全过程主要是肺与心包的病变,主要是卫气营血的功能失常和实质损害,它反映出表里浅深的不同病理变化。卫气分病变主要与肺相关,多属功能失常,营血分病变主要与心相关,多属实质损害。故叶氏云“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一般说,邪在肺卫者,病情轻浅;传气则病情较重;逆传心包及病在营分者病情更重;深入血分者则病情最重。这种按卫气营血来分析温病的发展阶段的辨证方法,反映了温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形成了温病独特的辨证纲领。

伤寒与温病同属外感热病,其发生发展及传变均符合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一般规律,均有人体功能的失调和实质的损害,故叶氏言“同”。但是,此“同”并非完全相同。温病以卫气营血辨证,初起邪在肺卫时主以辛凉,入气方可清气,入营主以清营泄热,入血则需凉血散血。温病全病程均易耗伤津液,故须重视养阴生津。伤寒以六经辨证,初起寒伤太阳主以辛温解表,进而邪入阳明则或清或下,邪在少阳则和解表里,而太阴之脾胃虚寒,少阴之心肾阳虚,厥阴之寒热错杂等均有不同之治法。伤寒病程中易伤阳气,故需重视顾护阳气。故叶氏云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1],或渗湿于热下[2],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注解】

[1]透风于热外:指温邪在表夹风的治疗方法,即于辛凉中加轻清疏散之品,如薄荷、牛蒡等,使风从表而出,不与热相搏,热自易清。
[2]渗湿于热下:指温邪在表夹湿的治疗方法,即于辛凉中加甘淡渗湿之品,如芦根、滑石等,使湿从下分利,不与热相搏,热自易解。

【释义】

本条论述温病与伤寒传变的区别,温邪在表及其夹风、夹湿的不同治法。伤寒由外感寒邪所致,寒性收引,易伤阳气,初起寒邪束表,郁遏卫阳而呈现表寒见症,必待寒郁化热后逐渐内传阳明而成里热证候,化热传变的过程相对较长。温病由外感温邪所致,温性炎热,易伤阴津,初起温邪袭表,肺卫失宣而见肺卫表热证,热邪枭张,传变迅速,邪热每易内传入里,或逆传心包,或内陷营血而致病情骤然加剧,故曰“热变最速”。

温邪虽传变迅速,但邪从口鼻入,初起多有肺卫分过程,邪热未传心包尚在肺卫,病仍在表。温邪在表,治宜辛凉宣透,轻清疏泄,用辛凉轻剂。切不可误用辛温发汗,助热伤津,而致生变。叶氏指出温邪每易兼夹风邪或湿邪为患,治疗夹风者,在辛凉轻剂中可加入薄荷、牛蒡等辛散之品,使风从外解,热易清除;治疗夹湿者,在辛凉轻剂中加入芦根、滑石等甘淡渗湿之品,使湿从下泄,不与热合,分而解之。

3.“不尔,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1]必干,为水主之气[2]不能上荣,两阳相劫[3]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4]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5]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注解】

[1]清窍:此处指眼、耳、鼻、口等头面部诸窍。
[2]水主之气:此处泛指人体的津液。
[3]两阳相劫:风与热皆属阳邪,故曰“两阳”。风热相合,耗劫津液,清窍失养,可出现口咽干燥等症状。
[4]浊邪害清:湿与热合谓之”浊邪”。湿热蒙蔽于上,阻遏清阳,清窍为之壅塞,可出现耳聋、鼻塞等症状。
[5]温热:此处指温热夹湿,非单纯之温热。

【释义】

本条承上文进一步阐明温热夹风、夹湿的证候特点,以及与伤寒的鉴别要点。风与温热都属阳邪,两阳相合,风火交炽,势必耗劫津液,津伤邪炽,无津上荣,必然会出现口鼻咽等头面清窍干燥之象。湿为阴邪,热为阳邪,湿与热合,湿热交蒸,蒙蔽于上,清阳之气被其阻遏,必然出现耳聋、鼻塞、头目昏胀,甚或神识昏蒙等清窍壅塞见症,揭示了温热夹风与夹湿致病的不同病机特点和辨证要点。

温热夹湿证初起与伤寒类似,如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说湿温“头痛,恶寒,身重疼痛,有似伤寒”,但两者传变各有特点。叶氏认为“伤寒多有变证”,初起邪气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传入少阳、阳明,或传入三阴,随着病程的传变,病证的性质从表寒到里热到虚寒的变化。温热夹湿证,湿邪淹滞黏腻,病位以中焦脾胃为主,病程中湿热缠绵交蒸于中焦,上蒙下流,弥漫三焦,流连气分不解的时间较长,相对来说传变较慢,变化较少,故曰“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

4.“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营分受热,则血液[1]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2]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3]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4]代之。急急透斑为要”

【注解】

[1]血液:此处指营阴。
[2]花露:指菊花露、金银花露等。
[3]金汁:即粪清,具有清热凉血解毒的作用。
[4]人中黄:又名甘中黄,甘草黄。为甘草末置竹筒内,于人粪坑中浸渍后的制成品。具有清热凉血解毒的作用。

【释义】

本条论述温病邪入营分的证治。前已论及温邪在肺卫时,夹风者治以辛凉散风、夹湿者治以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则有可能邪热传入心营而致病情发生急剧变化。究其原因,多是邪热炽盛、或正气抗邪能力不足、或药轻不能胜邪,而致病邪进一步深入营分。心主血属营,营阴是血液的组成部分,热入营分必定要灼伤阴血。营气通于心,营热内扰,心神不安而夜甚无寐。营热窜扰血络,则见斑点隐隐等。故邪热传入营分的主要病机变化是“血液受劫,心神不安”。

热入营分的治疗,叶氏提出“即撤去气药”,即撤去治疗邪在卫气分时所用的透风渗湿等药,强调治疗的重心应转移到清营泄热透邪方面来,根据陷入营分的温邪性质而随症加减。营分热盛,以犀角(水牛角代)为主药,如风热邪陷营分,加竹叶之类透泄热邪;如湿热化燥陷入营分,加花露之类清泄芳化;若兼见烦躁不安,大便不通,则热毒壅盘,锢结于内,治宜加入金汁以清火解毒,但因其性极寒凉,老年阳气不足或素体虚寒者当慎用,可用人中黄代之;邪热入营而见斑点隐隐者,病虽深入,但邪热仍有外泄之势,故治疗总以泄热外达为急务,即所谓“急急透斑为要”。

透斑,指的是用清热解毒、凉血透邪的治法,促使营热得以随斑外透,而不是用升散透发之法,因辛温升透之品有助热伤阴之弊。透斑的具体方法甚多,本条所论邪热陷入营分者,用犀角(水牛角代)、竹叶、花露之类为透斑;用金汁或人中黄清泄热毒亦为透斑;阳明腑实而致邪热锢结,清营解毒方中加入通下之品通腑气,里气通则表气顺,斑疹可透发,亦为通腑透斑。当然,攻下不宜过于峻猛,否则亦可引起邪毒内陷。

5.“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1]也,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2],恐其陷入易易[3]耳。”

【注解】

[1]彷徨:犹疑不决,去向难以决定之谓。
[2]先安未受邪之地:指在治疗已病脏腑的同时,按其将传变的趋向,扶助未病脏腑正气,以防病邪陷入。
[3]易易:前一易字为容易之意,后一易字为变化之意,即容易发生变化(传变)。

【释义】

本条论述斑出热不解的病机及治法,并提出了“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的治疗观点。温病发斑为阳明热毒,内迫营血,且有外透之机的表现。斑出之后,热势应逐渐下降。若斑出而热不解者,则为邪热消烁胃津,阴津亏耗,不能济火,火旺而热势燎原,即叶氏所谓“胃津亡”的表现,治宜甘寒之剂清热生津。热盛伤津较重者,可用玉女煎之类方药清气凉营,泄热生津;轻者用梨皮、蔗浆之类甘寒滋养胃津。但若患者素体肾水不足,则邪热最易乘虚深入下焦,劫烁肾阴而加重病情。因此,临床上要注意舌象的变化,若见舌质干绛甚则枯萎,虽未见到明显肾阴被灼的症状,也应于甘寒之中加入咸寒之品兼补肾阴,使肾阴得充则邪热不易下陷,此即叶氏所谓“先安未受邪之地”,以达到未病先防之作用。

6.“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1]透邪,法宜益胃[2],令邪与汗并[3],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注解】

[1]战汗:温病过程中,突然发生的全身战栗,肢冷爪青,脉沉伏,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现,称为战汗。
[2]益胃:此处指温邪始终流连气分的治疗大法,即以轻清之品,清气生津,宣展气机,并灌溉汤液,以振奋正气,使邪气随汗外透。
[3]邪与汗并:指温邪入侵,阳气奋起抗邪,蒸腾汗液,使邪气并入汗液,而从皮肤外泄。

【释义】

本条论述温邪流连气分的治法,战汗形成的机理、临床特点、护理措施、预后及与脱证的鉴别等。温邪始终流连于气分者,说明正气尚未虚衰,邪正相持于气分,可希望通过“益胃”法,宣通气机,补足津液,借战汗来透达邪热外解。所谓“益胃”,即以轻清宣透之品,疏通气机,并灌溉汤液,促使正气来复,热达于外,腠开汗泄,邪随汗解。

温病中出现战汗是正气驱邪外出的好现象,临床可见全身战栗,甚或肢冷脉伏,继而身热大汗。战而汗解者,脉静身凉,倦卧不语,这是大汗之后,胃中水谷之气亏乏,卫阳外泄,肌肤一时失却温养所致的短暂现象,虽“肤冷一昼夜”,一俟阳气恢复,肌肤即可温暖如常。此时,应保持环境安静,让患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切不可见其倦卧不语,误认为“脱证”,以致惊慌失措,频频呼唤,反扰其元神,不利机体恢复。

战汗而解与脱证的鉴别要点应注意脉象与神志表现。若战汗后脉象急疾,或沉伏,或散大,或虚而结代,神志不清,躁扰不卧,肤冷汗出者,为正气外脱、邪热内陷的危重现象。临床上还可见一次战汗后病邪不能尽解,须一、二日后再次战汗而痊愈的情况,其原因主要是邪甚而正气相对不足,一次战汗不足以驱逐全部病邪,往往须停一、二日,待正气渐复后再作战汗而获愈。

巩固背诵环节

要根据表格进行复习哦~

今天要复习第十七天、第十六天和第十三天的速背卡哦

今天的学习结束啦

大家都很棒!

明天继续加油哦~

编辑:小金鱼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