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粤菜之所以高级,你知道调味料有多努力吗?

 Delphinmeer 2020-04-21
如果广东只能留下一道调味料,该怎么选?

大概是,开平人选火蒜,普宁人选豆酱,台山人选蚝油……

不负责任地猜想,一场内讧即将发生。

要知道,粤菜淡而存鲜,秘诀就是这些特殊的调味料。这些调味料加入了老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萃取了食材中的精华,味道都“不单纯”。

1

开平 · 火蒜

火之洗礼


大蒜可以说是中国最常见的调味品。

北方人喜欢大口生吃,一颗生大蒜可以就万物,南方人喜欢剁成蒜蓉,配点蘸酱增滋味,开平人加了点烟火,开辟了蒜的另一面天地——火蒜。

(火蒜识别:表皮黑色,蒜肉雪白)

开平人对火蒜的爱有多深呢?开平华侨闯金山下南洋,行囊里除了衣服被褥,就是火蒜。

让火蒜变得迷人的,是开平人的火之洗礼:先铺两层禾草点燃,覆上湿谷壳闷出烟火气,让大蒜在烟雾中焗烤升级。焖熏两小时后通风,每隔12小个时再轮烤。


连续25天的美味作业,烘干了大蒜的部分水分,也逼出了蒜油和蒜头的香味,使其口感辛辣硬脆,成了别有风味的调味料。

火蒜 x 瘦身鲩鱼

大量火蒜让鲩魚香味浓郁,蒜头变得绵软可口。


火蒜 x 鹅

当地特色菜碌鹅,加入大量火蒜。蒜头吸饱鹅汁精华,入口即化,甚至比鹅肉更好吃。


2

普宁 · 豆酱

霉的大招


黄豆是一种神奇的食物,单吃没味道,但一加工就能成极品。


水化是豆浆,固化成豆腐,半水半固是豆花,加入一点时间做调味料,又能转型为臭豆腐、腐乳,可以鲜浓,可以辛口。可以说,黄豆的每一次变身,都是美食界的大事件。

而普宁豆酱,尤其出彩。

(豆酱淋海鲜,是潮)

黄豆蒸熟,降温再沥水,和米曲霉菌彼此交融,豆中蛋白经历一次次分解,附在黄豆上的曲菌茁壮成长。经历反复泡发及发酵,豆酱从白色变成绿色,经过天然照晒,则换上金黄色……


一念之差,发霉成就了黄豆的另一重鲜美。浇上一勺豆酱,下饭菜就有了生命。


豆酱 x 鸡

普宁豆酱整鸡腌制,瓦煲焖焗。


豆酱 x 蟹

豆酱突显了蟹的鲜味。


豆酱 x 鱼

金黄的红衫鱼铺上薄薄一层,去腥提鲜。


03

台山 · 

提炼的法则


生蚝,老广深夜食堂的必点菜单,尤其是烧生蚝,吃的就是肥美的感觉。

 
台山人就不一样了。

台山坐拥大片红树林,生蚝生长的沃土。台山人摘取冬至前后最肥的蚝,用水与火之歌打磨蚝肉,当水分逐渐蒸发,藏在生蚝里的细微风味也沉淀下来,蚝油诞生了!


除了蚝油,生蚝还能制成蚝干,俗称“蚝豉”。


粤语中的“好市”,过年必备意头菜。


蚝豉是另外一种调味风格,有生晒和熟晒两种,总体而言,是比蚝油多了一点阳光的味道:生蚝在晒晾和烘炉来回弹跳,锁住蚝的鲜味。

(2000斤蚝只能提炼150-180斤蚝油)

金蚝 x 节瓜

金蚝自带咸香,不用调味料便鲜美无比。


蚝豉 x 西洋菜

蚝豉加入寡淡的西洋菜汤,顿时有了海的滋味。


大蒜、黄豆、生蚝,都是普通食材,老实讲,味道再好,也是寡淡的。

但以想象力加工,它们就能发挥出独一无二的精彩味道。烹煮、蒸馏、晾晒、发酵,在老广的十八般武艺打磨下,藏在食材深处的味道迭代升级,成为菜里的点睛之笔。

好味道都是逼出来的,想要更精彩的世界,就得不断突破自己。

来源:老广的味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