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聊太极拳的呼吸

 觅书时代 2020-04-21

逆腹式呼吸也叫拳式呼吸,是练拳后身体产生的一种现象,而不是练习方法。太极拳的呼吸方法是:呼吸自然,水到渠成。

我们在学习太极拳、瑜伽、普拉提等运动的时候,经常会听到一些非常有意思的词,比如:“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脊髓呼吸”“顺呼吸”、“逆呼吸”等等。许多老师告诉学生什么时候要腹式呼吸,什么时候要胸式呼吸,可是却极少真正说清楚呼吸是什么。

一、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是人体与外界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的一系列器官的总称,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及由大量的肺泡、血管、淋巴管、神经构成的肺,以及胸膜等组织。

二、呼吸的过程

呼吸是通过胸腔容积的扩大缩小来影响到肺泡的伸缩,从而实现吸气和呼气的身体和外部气体的交换。

呼吸系统像一个塑料瓶,胸腔是瓶体,鼻子是瓶口。当横膈肌放松的时候,瓶子就像被人轻轻捏着凹进去的状态;当我们吸气的时候,横膈肌收缩,瓶子恢复原状(横膈肌收缩,我们才可以把气吸进来);当我们呼气的时,横膈肌放松,瓶子凹进去。

三、生理呼吸的外在表现

横膈肌是影响胸腔容积变化的最主要肌肉。横膈肌的变化,我们是看不到的。但是,胸部和腹部的变化,是可以观测到的。让一个人平躺仰卧,当吸气的时候,可以观测到胸腹部是向上鼓起的;当呼气的时候,可以观测到胸腹部是凹下去的。如果吸气的时候,你一定让自己的肚子凹下去,肯定会憋气憋得难受。

四、放松呼吸的外在表现

肌肉最大的功能就是收缩和放松,动物的运动是靠肌肉的收缩和放松来实现的。但是,我们的肌肉系统又经常会做出一些无意识的习惯性活动。

我们通过入静,让精神和身体放松下来,去感受我们的呼吸和身体的变化。当自然呼气的时候,横膈肌放松的同时,我们用意念去引导自己腹部的肌肉也去放松。经过一段的习练之后,身体的放松成为本能,肌肉的无意识收缩活动减少。呼气的时候,腹部的肌肉也会跟着放松,肚子自然就鼓起来了,也就是所谓的腹式呼吸。当我们身体放松以后,呼吸会慢慢变得细匀慢长。由平常的每分钟12—20次,逐渐过渡到每分钟10次、8次、6次、4次、2次,甚至一次。

五、如何练习呼吸

古人教我们练拳时呼吸的要求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腹式呼吸就是身体放松(肌肉放松)之后身体的一种外在表现。我们需要练习的是如何让身体入静,以及如何在入静的情况下感受身体的每个部位,并引导身体肌肉的放松(减少无意识的收缩)。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身体的外在变化就由顺呼吸、胸式呼吸过渡到了逆腹式呼吸(拳式呼吸)。

文|陈霖

图|陈霖

引用:

1、肌肉无意识的收缩是一种本能,而人为的引导是外部干扰。正如李小龙所说,武术是不断认识自我的过程。武术的意义在于让我们在自然本能和人为约束之间找到一种平衡。

2、《瑜伽解剖学》:所有身体功能的运作都独立于肌肉收缩,事实上,肌肉收缩是姿势和呼吸肌肉系统的一种无意识的习惯性活动,会妨碍内在平衡的效果。

3、感叹:希望更多的人用心去研究传统文化,让古老的“知识”回归自然的道理、朴素的道理,让更过的人能看懂、看明白。只有广大的群众能懂了,传统文化才算是有了传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