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形依旧枕寒流

 青衫丶loeq81w4 2020-06-04

历史到底是什么?

说法很多。

但究其本义,也无非“过往之事”四字。

不知这样解,是把“历史”解得更“厚重”了?还是更“琐碎”了?

有些人,或出于冷漠,或出于悲哀,或者,只是要抖机灵,就说历史也没什么,不过是人类无数恶行与愚蠢的记录而已。

所有的错误,一经上演,便要重复。

因为历史作为已经发生的事情,最能证明人类傲慢、自负、不长记性、且不善于吸取教训的特点。

连剧本都不需要准备太多。

这,当然也是一种偏见。

因为人们又总要从历史的记录里,去找寻一些可被称为高贵和优秀的东西。

而且,并不很意外,人们也总能找到。

于是,“历史”就被搞复杂了,很多时候,在一些地方,人们再看所谓“历史”时,眼神里便多了些好奇“过往之事”以外的东西。

就像一个肉体羸弱的人,突然发现了能让精神强壮的灵药。

不管真假,人们总是说服自己相信它有效。

仿佛“历史”真可以证明、预见、宣判、或决定些什么事情一样。

但,是这样吗?

犹太人的“书”,给了犹太人力量。

中国人如此依赖的“历史”,真的建成、或倾覆了什么东西吗?

李白一生吹牛X,有一句倒吹得令人同情——

道是“拔剑四顾心茫然”。

这一句,豪气中透着可怜相,正是迷恋“历史”的民族自欺欺人的写照。

历史只是被玩成了文字,比沙还散,比烟还轻,摩挲半天,或沉入浑水,或借去抒情。

宜乎写诗的李白,醉醺醺了,歪那里狂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这是狂给谁看呢?

有的似乎更聪明些,还知道什么“佯狂”。

多大出息。

抒情成了陶醉之乡,亦是逃遁的乐土。

舍抒情而无长技,久抒情而成犬儒。

这个,就不多说了。

多说无益。

唐人刘禹锡,沿江而下,舟过西塞山,感晋人伐吴,望金陵而怀古,歌曰“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江山胜景,苍茫寥廓。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是铁与火。

风景不殊,抒情有异。

同样一片西塞山,唐人张志和却只愿看到独钓春江的渔父。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河山明丽,欲取不多。

世界这么大,非圣非狂,如何照看得?

都不如肥鱼下酒。

什么金陵王气,统统去他妈的。

到这儿,就算全了。

好了,真不多说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