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肝逆 肝郁肝热肝虚肝风

 fulhfulh100 2020-06-13

肝经是厥阴经,最里面的经络。疾病共同点是情绪不稳,善怒。

一、肝郁 

疏肝理气法:本法为治疗肝气郁于本经、尚未涉及其它脏腑者

四逆散----------柴胡、枳壳、芍药、甘草,透解郁热、疏肝理脾;主治阳气内郁之四逆证;主要症状是手足厥冷、但手足冷没那么厉害,一般到手腕脚踝,比四逆汤程度轻。四逆汤手足冷到膝盖和肘部。胁肋胀痛、下利腹痛、脉弦

柴胡疏肝散------柴胡、枳壳、芍药、甘草、川芎、陈皮、香附  在四逆散的基础上增加了川芎活血化瘀,陈皮香附化痰理气。主治肝气郁滞证,疏肝行气症状以疼痛为主。胁肋疼痛,之所以疼痛是肝气不舒,与四逆散相比,胀的程度更明显。中病则止。阴血不足,肝火旺的人不能用

加味逍遥丸------柴胡、芍药、甘草、当归、茯苓、白术、生姜、薄荷、丹皮、栀子,其中丹皮、栀子清热。 逍遥丸属于和解剂,主治三个方面包括肝郁、脾弱、血虚证,肝郁-----两肋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乳房胀痛,严重时柔软的内衣一磨也痛;逍遥散的往来寒热,是自己觉得一阵发热,热是在胸以上,甚至脖子以上,脸是红的,耳朵是热的,因为少阳经入耳前出耳后。,但下面是凉的。

肝郁影响到脾

四逆散和痛泻要方的合方-------作用是调和肝脾,治疗肝郁脾虚所致的腹痛、腹泻

二、肝经实火 

龙胆泻肝汤-----龙胆草、栀子、黄芩、木通、泽泻、车前子、 柴胡、甘草、当归、生地。泻肝火,肝胆实火上炎,肝胆湿热下注。实火不是虚火。临床应用以头痛目赤,胁痛,口苦,阴肿,阴痒,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舌红苔黄,脉弦细有力为辨证要点。肝经实热

肝火----属于攻的有清肝汤,龙胆泻肝汤,属于和的有羚角钩藤汤,肝经,上走头面,下环阴器。所以,当肝火循经而行的时候,此人头痛、睾丸痛。肝,主谋略。肝火这么一旺,他就不能谋略,所以呀,整天心事重重、多思多虑。肝气失和,脾胃跟着受罪,所以,他不思饮食。

肝火上炎,他可能是我们肝气郁而化火,也可能是我们其他的地方。身体其他地方火影响了我们肝,所以导致我们发生了一个干的 实证、热证。
这个火证,是一个实火,就我们前面说的热、红、干、数、乱,这些表现,它肯定是都有的。
发热,红啊是热的表现,那么干的表现,脉数,还有乱的表现可能都会有,所以它有我们这个疾病在我们肝上面的表现。刚才我们说到了开窍于眼,那么它可能就会有要爆发火眼,有目赤肿痛还有头胀痛、口苦这些热的表现,那么它是实火。
我们肝又主疏泄的,那么人又会有易怒、易燥,容易发火就是这些的症状,因为我们的肝经是循行我们耳朵这里上,所以我们肝实火的时候,很有可能会突发性的我们耳鸣、耳聋突发性的症状。在我们耳朵上面的症状,那么这个就是我们肝火上炎的症状。

疏肝用柴胡是对的,但要考虑到肝气不舒的同时,还有其他原因,考虑肝本身既藏血又寓相火,在疏肝太过的时候,就会把相火挑动出来,会伤阴。把相火挑动上来,不仅产生耳鸣,而且头胀头痛,产生了脑鸣。发展到自己觉得有一股热气从尾椎循后脊梁向上到大椎,后来分散成两股从风池处入脑,这样脑鸣更甚,心里非常烦,烦得人失控,必须得出去走,但神志很清楚”。柴胡发散能引起肝阴内伤,或者挑动了病人的风阳,因此在平肝潜阳的方剂中,王绵之往往用小量的薄荷而不用柴胡,散其肝郁和肝经风热,一般用1~2g。

肝胆问题 胆囊炎、胰腺炎

大柴胡汤--------

三、肝阳上亢

肝风,为啥内动啊?---------原因之一,是肝肾阴虚。一身阴水不足,肝阴不足,所以就有肝风。中医管这个叫做水不涵木。肝风内动比如走窜疼痛,走窜瘙痒,震颤、抖动、头晕感觉像晕车晕船,

肝风内动(肝风内动分四个类型: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

镇肝熄风汤-----生地黄15g,牛膝15g,钩藤10g,代赭石20g,菊花12g,地龙10g,生龙牡各20g,石决明20g,炒麦芽20g    治疗肝风内动,震颤、头摇、高血压、头晕

天麻钩藤饮------

治肝为生地之补阴,阿胶之养血,甘草之缓急,所以叶天士常用此三味来治疗肝风内动的患者。

内风-------实际上就是肝风。

       肝风它主症有六个,眩晕、麻木、震颤、抽搐、强直和昏迷。临床上六个主症不要全见呀,就算见一个,你脑子里就要想到这是内风,就是肝风。然后根据舌脉分类,分三类。

肝阳化风--------- 舌红脉弦的叫肝阳化风,前面都有主症见一个或是见两个,一看舌是红的,脉是弦的就是肝阳化风,要平肝熄风。舌苔黄,质绛,脉弦数的是。

       肝阳化风里面主要有两个药:就是夏枯草和天麻。

 热极生风 ---------六个主症见苔黄舌绛的,脉弦数的就是热极生风。热极生风主要的药也是两个:一个用黄连,鸡爪黄连;二是用羚羊粉,0.6g的羚羊粉。

血虚动风 -----------就是六个主症见这个舌淡脉细,是血虚动风。里面主要也两个药:一个就是阿胶,还一个就是桑椹(猪肉皮煮烂可替代阿胶)

天麻钩藤饮是治肝风的,大定风珠是治肝风的,补肝汤是治虚风的,镇肝息风汤也是治肝风的,钩藤饮也是治肝风的,羚羊角汤也是治肝风的

 四、肝血不足、肝寒

仁熟散-----胆气虚

补肝汤-----四物汤(当归、生地、川芎、白芍),加上酸枣仁、木瓜和甘草。用于补肝血

补肝汤------附子5克,干姜3克,淡吴萸5克,炒小茴香10克,熟地黄18克,山萸肉10克,胆星10克,陈皮6克,制半夏12克, 龙齿30克(先煎)。肝阳不足,肝寒

寒滞肝脉(肝寒)-------是指寒邪凝滞肝脉的病机,可使经脉挛急,症见下腹胀痛,牵引睾丸坠痛,并见肢冷畏寒,舌苔白滑,脉沉弦或迟等。下部受寒和肝脉有关,女性小肚子疼痛,男性小肚子疼痛或疝气牵扯睾丸的,当归四逆汤管用,因为它既能补血,又能温通经络。当归四逆汤还治头疼,因为厥阴肝经和督脉会于巅顶,血虚有寒也会头疼,尤其连着眼睛目眶都疼,脉弦而细,舌质淡。还治痹证,血虚有寒的关节疼痛、全身疼痛,当归四逆汤效果是很好的。治宜温肝散寒暖肝煎------为理气剂,具有温补肝肾,行气止痛之功效。主治肝肾不足,寒滞肝脉证。睾丸冷痛,或小腹疼痛,疝气痛,畏寒喜暖,舌淡苔白,脉沉迟。临床常用于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睾丸炎、附睾炎、鞘膜积液、腹股沟疝等属肝肾不足,寒凝气滞者。

肝血不足--------常常指甲脆,容易断,或者表面无光泽,坑洼不平。肝主筋。肝血不足的情况下,筋脉得不到应有的滋养,所以患者常常筋肉疼痛、抽筋、乏力、有酸胀感。四物汤、山萸肉

五、血腑逐瘀汤------治疗肝经血瘀

肝主疏泄,肝主筋,肝主藏血和行血

肝,主情志。如今,湿热之邪淤阻肝经,情志必然失常,所以患者就容易心烦、烦躁、郁怒。说到情绪不稳,我们一下子就想到了肝。因为肝主疏泄,主情志。肝气不和,所以爱激动

张珍玉:肝主疏泄,疏泄太过者名曰肝气逆,以气病为主,以“胀”为特点。疏泻不及者,名曰肝气郁,郁在血分,以“闷”为特征,于妇人多见月经失调诸证。疏泄不及与太过很容易相互转换。肝逆与肝郁两者可相互转化,如肝郁在血分日久,可转化为肝逆,肝气上逆者多有头痛耳鸣,肝气横逆,肝气犯胃,肠胃受之。比如长期服用柴胡,产生耳鸣,脑鸣,头胀头痛,此时先用重镇的药平肝宁心,滋阴降火

------------------------------

肝阴不足,肝气失和。肝不能主疏泄,所以气机郁滞,患者就会胸闷、心慌。肝阴不足, 肝气失和,情志不畅,所以遇事容易激惹,善怒。

酸枣仁补心肝之血,柴胡、枳壳、佛手来理气疏肝,菊花清肝、龙胆泻肝,中医通常会用到乌梅、芍药等中草药来收敛肝木,以减少疏泄。

龙齿是最强的安神药,龙齿30克来安神、镇静

幻视幻听的重要因由之一是肝阳虚。通过补肾阳来治

肝郁-----情绪不畅的时候发病,胸闷不舒,常常叹气,多愁善感,脉弦。 治疗----四逆散

肝郁,木气克土,脾土功能就不好,所以胃纳不佳,经来腹胀,无法生化足够气血,所以患者就脉细。脾虚,无法运化水湿,所以患者苔腻。脉象弦而有力,舌质红,苔黄腻偏干,耳鼻发热,这显然是有肝火。肝郁化火,肝魂不安,于是此人哭笑无常,所答非所问

肝郁气滞------性情急躁、烦躁易怒表现为郁闷,脉象细而偏弦—治疗:加味逍遥丸

肝郁则气滞,气滞则痰凝。所以患者到后来啊,就痰多、胸闷、气短、总唉声叹气。

你越是肝郁气滞,越容易钻牛角尖。所以,当她偶尔回忆起和邻家的不愉快时,就彻底受不了了,肝郁气滞愈加明显,最终痰浊闭阻心神,形成了大叫呼喊、倒地不醒、神志不清等现象。痰浊阻于气道,患者气机不畅,所以面青目突。表面看,似乎是“鬼上身”了,但实际上,就是痰浊闭阻导致的精神发作。原因,很容易找到。那我们就化痰、疏肝、理气,把身体这个“扣子”打开,不就行了吗?

我们再来看医案里用的方子,就是半夏厚朴汤加上郁金、远志、石菖蒲各15克,琥珀6克。总体看,就是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郁金、石菖蒲、远志和琥珀这九味药。

这里头,前面五味,组成了半夏厚朴汤。这个方子,我说过,是化痰理气的。

郁闷不舒、手足不温,脘腹肋痛,泄痢下重---四逆散;

肝气郁结,容易胁肋疼痛,胸闷喜太息,情志抑郁或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弦---柴胡疏肝散

肝郁气滞,痰瘀互结,使得肝经淤阻.气不能帅血而行。血液运行受阻,这就难免形成血瘀。患者舌质偏紫暗,就是血瘀不畅的表现。肝阴不足,肝气失和,阴虚有热,迫血妄行的表现。肝气郁滞,你把它通开。

肝郁化火  肝胆互为表里,经气相同。肝胆经,走头侧和耳部。湿热之邪循肝胆经上扰,所以患者头两侧掣痛、耳中隐痛。脖子上的病啊,我们要考虑肝经病。肝郁气滞,痰瘀互结,使得肝经淤阻,这就出现肿块。

肝经,循少腹环阴器。肝经湿热循经下注,患者就小便灼痛。

肝郁脾虚,容易郁闷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逍遥丸;

四逆散-----柴胡、枳实、白芍、甘草,它们,组成了中医调和肝脾的另一张常用方,

痛泻要方和四逆散,还是有差别的。前者,专门用于治疗痛泻,后者,则多用于治疗阳郁厥逆。但是无论怎么说,调和肝脾,都是它们的核心。所以,后世医家在面对肝脾不和所致的腹泻时,常常将它们合在一起用。这也算是临床多见的小技巧。

痛泻要方-----白芍、白术、防风、陈皮,是调和肝脾的常用方。肝郁脾虚所致的腹痛、腹泻,医家常用它。

肝脾不和?顾名思义,就是肝和脾这两个脏器,合不来,总打架,闹得人不舒服。肝属木,脾属土。肝气不和,就容易“欺负”脾土。脾的运化之能就开始受影响,于是肠鸣、腹痛、腹泻。肝和脾的这种关系,千百年来,一直未曾变过,是人体的基本矛盾之一。肝脾不和的源头,往往在于肝郁。

一女患者,早在三年前就因为情绪抑郁低落而腹痛腹泻。情志不舒,这就考虑肝郁。因为期末考试而紧张,随即又开始肠鸣,感觉肚子里头有气在乱窜。响了一阵之后,此人就开始腹痛腹泻。拉完了,疼痛感消失。这个经历,让患者十分懊恼。大考之年,如果真的每逢考试都这样,后来,她又因为考试紧张而发作,这更要考虑肝郁的问题。胁肋不适,就考虑肝郁气滞,肝胆二经经气失和。食欲不振,考虑脾运化失常,胃纳不佳。

治疗----用痛泻要方和四逆散的合方。这个用法,其实是中医临床应对肝脾不和的常用办法。

怎么补肝血?补肝汤。它也好记忆,无非是四物汤(当归、生地、川芎、白芍),加上酸枣仁、木瓜和甘草。

简易方:当归、熟地各等分,做成细散,每次服用6克,不拘时候。

当归------性味辛、甘、温,入肝经、心经和脾经。它的天职,就是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以及润肠通便。这是中医方剂中,出镜率最高的药,有十方九归之说。肝血不足的人,用它很好。另外,当归辛行温通,善于活血化瘀,对于风寒痹痛、筋骨疼痛有治疗效果

胆气虚-------胆,主决断。胆气虚,无法决断,人当然容易惊恐忧郁、六神无主了。另外,胆属木,心属火。木能生火。胆气虚,则心自然受累。这就是母病及子。所以说,这个胆,就好比人的一个压仓石。它要是虚了,人就惊恐不安、飘忽不定

急性焦虑发作,又叫做惊恐发作。这样的人,往往是在一些突然的精神创伤后,发病的。主要表现,就是莫名其妙地感觉恐怖、胆小,不安。遇事容易惊慌失措,总感觉危机四伏。

治疗----古方“仁熟散”的加减。

仁熟散,源于《医学入门》。也有的说,源于《杂病源流犀烛》。它的基本构成,就是:柏子仁10克,熟地黄30克,太子参30克,茯苓24克,五味子10克,枳壳12克,山茱萸15克,肉桂3克,枸杞子12克,菊花15克。

原理:养心补胆。简单而言,就是通过补心的方式,来间接补胆

胆木为心火之母。母亲虚弱了,咱们让她的儿子强大起来,这样,儿子才有更好的能力来照顾老母亲。如此,母亲也会强壮起来。

具体分析,医案里用柏子仁养心血,太子参养心气,五味子安心神,茯苓健脾宁心。这些,都是用于养心的。

此外,肝胆互为表里,肝肾同源。所以,通过益肾,也能促进胆气的升发壮大。故而,用熟地黄、山萸肉、枸杞子滋补肾阴肾精,用肉桂来温补肾阳。这样一来,肾气升发,胆气也随之壮大。

最后,用菊花清肝胆,用枳壳来行气调中。菊花清肝胆,有什么用意啊?因为怕胆气太虚了,肝胆气机升发不畅,形成郁火。菊花给你清一清,让患者的情绪,进一步平稳。

可见,这就是一张通过滋补之法,来壮大胆气、滋养心神的方子。平日胆气虚弱,心中血不足的人,适合用它。焦虑症患者,属于这个证型的,可以用它治疗。

疏肝通络法

肝郁证, 用疏肝气之药不效, 则应考虑通血络之法

生气 尿不出 四逆散疏肝调气

什么原因,会导致膀胱气化失常呢?

患者发病前一晚的经历上。和家人吵起来了。中医讲,怒伤肝。肝气因为患者的郁怒而郁滞不畅。肝不能行疏泄之事,就好比一架机器没了润滑油,无法运转一样,患者膀胱的功能也就随之滞涩了。

癃闭因内,……有肝经忿怒,气闭不通者

人间百痛  起于肝!一张治“怒后体痛,小柴胡汤和膈下逐淤汤

疼痛以肝论治,是主要思路之一。

右胸胁胀痛近50年 柴胡疏肝散 

右侧胸胁胀痛,处于柴胡疏肝散(原方原量):陈皮、柴胡 各12克,川芎、枳壳、白芍、香附 各 9克,炙甘草 3克 。三付(六天剂量)

容易醒---要调脾;难入睡---要顺肝;睡不沉---要调肾;彻夜难眠---要泻火;夜梦多---要养心

肝风内动有上冲、下冲、横逆之别。肝风冲心-----心悸;冲肺------咳嗽;冲胃-----呕吐;冲肠-----下利;五脏皆可以受欺负。

重用乌梅

相关医案、病例

1、头痛案 

患者,男,56岁,1999年3月19日初诊,头胀痛反复发作10余年,时伴头晕,闭目则舒,甚则伴恶心欲呕,纳呆食少,体倦乏力,时烧心,泛酸,睡眠易醒,舌红苔白厚腻,脉弦细。此为肝逆头痛柴胡疏肝散为主方加减,处方:柴胡6克,枳壳6克,生白芍9克,甘草3克,姜半夏6克,川芎9克,香附9克,人参10克,炒白术9克,生龙骨12克,生牡蛎12克,天麻9克,砂仁9克。水煎服3剂。3月23日复诊头胀痛大减,诸症亦有所缓解,上方去姜半夏,加郁金6克,生龟板12克,水煎服6剂诸证痊愈。

2、遗精案

 患者,男,36岁,遗精半年,于1996年6月25日初诊。曾有手淫史,半年来梦遗频繁,渐至心动即遗,甚至一日数遗,苦恼至极。伴见神疲肢倦,心情抑郁,头晕腰酸,少寐多梦,夜间低热,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沉弦数。证属肝郁化火、火扰精室,治以舒肝解郁为主,佐以清心泻火。方选逍遥散合三才封髓丹化裁。处方:当归9克,炒白芍9克,柴胡6克,人参10克,炒山药9克,生地黄9克,女贞子9克,炒栀子6克,芡实9克,煅牡蛎12克,砂仁 9克,甘草3克。水煎服6用剂,温服,日1剂,并嘱其多做文体活动,按时作息。6剂后,遗精次数明显减少,l周仅梦遗1次,惟小便涩痛,上方去牡蛎、砂仁,加萹蓄6克、淡竹叶3克、茯苓9克。继服3剂,尿涩痛止,未再遗精。守方续服6剂,病告痊愈。 

3、子宫肌瘤案 

患者,女,33岁,1995年3月14日初诊。月经量少、经期延长半年余。B超示:多发性子宫肌瘤,最大  1.2 cm×2.0 cm。月经如期,唯经来量多色深,夹有血块,行经期延长至10余日,伴经前乳房、小腹作胀,脘闷纳呆,口中泛酸,舌暗红,脉弦弱。证为肝郁气滞,治以舒肝解郁、益气养血。方用逍遥散加减。处方:当归9克,炒白芍9克,柴胡6克,香附9克,陈皮9克,党参15克,炒白术9克,郁金9克,生阿胶6克(烊化),炒山药9克,砂仁9克,甘草3克。水煎服,日一剂。6剂后,胃胀、泛酸大减,惟活动后腰酸乳胀,大便质稀,去陈皮、山药,加茯苓、煅牡蛎、三棱,12剂。腰酸乳胀减,月经如期而至,色、量、经期如常,复查B超:子宫正常声像图。原方3倍量,加熟地黄、川芎各30g,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次9g,日服2次,以善其后。

   按:子宫肌瘤,临床多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药治之。此非治本之法,须知妇科症瘕积聚与肝疏泄功能失常关系极为密切。

5、胃中振水声案 

患者,男,23岁,1999年3月2日初诊,胃中振水声反复发作半年,多饮水则上述症状加重,多食则无不适,时有嗳气,偶有泛酸,大便先硬后溏。舌淡红苔薄白,脉弦弱。此肝脾不和,治以疏肝健脾。柴胡疏肝散、四君子加减,处方:炒白芍9克,柴胡6克,川芎9克,炒枳壳6克,人参10克,炒白术9克,云苓9克,郁金6克,煅瓦楞12克,砂仁9克,苏梗6克,甘草3克。水煎服3剂。二诊,药后胃中振水声减轻,嗳气、泛酸基本未作,唯大便偏稀,日行1次。上方加炒苡米9克。水煎服3剂。三诊,服药6剂,胃中振水声持续减轻,大便好转,每因受凉及多饮水后上述症状有反复之势。舌淡红苔薄白,脉弦弱。拟上方意,处方如下:炒白芍9克,柴胡6克,川芎9克,炒枳壳6克,人参10克,炒白术9克,香附9克,炒苡米9克,广木香6克,砂仁6克,甘草3克。水煎服6剂,药后诸症愈。

6、头晕案

洪XX,女,46岁,2000年5月12日初诊,头晕反复发作日久,加重半月,头晕每因劳累和生气而发作,现头晕,闭目则舒,时恶心欲呕,伴左耳鸣,后枕部胀,大便不成形。舌红苔白腻,脉弦数。此肝郁,治以舒肝和胃降逆。逍遥散加减,处方:当归9克,炒白芍9克,柴胡6克,炒枳壳6克,人参10克,炒白术9克,生龙骨12克,明天麻9克,钩藤12克(后下),砂仁9克,川芎9克,甘草3克。水煎服3剂。二诊,服药6剂,头晕、左耳鸣均减轻,大便好转,唯在晨起头晕,伴颈项不适。舌淡红苔白腻,脉弦弱。上方加姜半夏6克。水煎服6剂。三诊,药后头晕持续减轻,1周发作2次,左耳鸣亦减,近日牙龈疼痛。舌暗红苔白略腻,脉弦弱。拟上方意,处方如下:当归9克,炒白芍9克,柴胡6克,川芎9克,人参10克,炒白术9克,郁金6克,姜半夏6克,天麻9克,钩藤12克(后下),生龙骨12克,砂仁9克,甘草3克。水煎服6剂。四诊,药后头晕耳鸣持续减轻,唯劳累后时作头晕,但头晕程度和持续时间均较前明显减轻。舌暗红苔薄白,脉弦弱。上方去川芎,姜半夏,钩藤,加云苓9克,香附9克,生龟板12克。水煎服6剂。药后头晕愈。

头晕无论由何引起,最终病位总要归于肝,治疗头晕从肝入手则起到执简御繁之效果。先生临床以柴胡疏肝散或逍遥散加减,从肝论治头晕每获良效

「四逆散」为疏肝、解郁、行气之主方,「四物汤」为补肝、养血、活血之主方,「当归四逆汤」为温肝散寒之主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