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食普308期: 牡丹,卖油郎占花魁

 卧竹轩主 2020-07-04

我国食用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60%,尤其是因贸易战使得大豆炙手可热。

因此我国农业部门千方百计寻求合适的大豆替代作物,这对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比如中粮集团和一些粮油企业在拉美、非洲和南亚等些热带地区找地皮租种油棕,压榨棕榈油拉回国内。

棕榈油在我国食用油占比18%,比大豆占比40%多有很大缺口。

棕榈油还有一个缺点,含饱和脂肪酸较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其他植物油偏低,不仅算不上优秀,连优良也很难勉强。

雪中送炭

国家相关部门在几年前看上了另一个木本植物,只不过油棕是乔木,而这个新朋友则是灌木。大家对它并不陌生,就是响当当的白牡丹

开白花的牡丹,这么漂亮的观赏花卉,能做油料作物,的确令不少人意想不到。连国家领导在2013年视察菏泽牡丹产业园时,得知牡丹不仅可观赏、药用,还能榨油后都说“今天长了见识”。

牡丹花再漂亮,不过是生殖器官,花谢后结的籽可是个丑八怪。就是这白牡丹花的籽,乍一看黑乎乎的就像羊拉的粑粑。

识货的知道,这么不起眼的“羊屎蛋”,可是特好的宝贝!白牡丹就靠它成为油料牡丹,或叫油用牡丹

牡丹

毛茛科 芍药属植物,牡丹初名就叫木芍药

与属长芍药的区别是,芍药是草本植物,而牡丹则是灌木

李时珍《本草纲目》解释牡丹二字:

  • 的本意为雄性,是因其繁育可以不靠结籽而能根上生苗进行无性繁殖,故谓“牡”;

  • 因花多为红色,故谓“”。

所以也有用同义词“雄红” 叫牡丹的。

牡丹的利用路线图

根皮

种子

牡丹和芍药一样,最初是作为药材的,根皮即丹皮

作为观赏花卉成为国色天香,是在唐朝时期。

牡丹花可供食用。明代吃货高濂的《遵生八笺》载有“牡丹新落瓣也可煎食”。

不少地方有用牡丹鲜花瓣做牡丹羹,或配菜添色制作名菜的。

牡丹花瓣还可蒸酒,制成的牡丹露酒口味香醇。

当然,现在也有人取牡丹花蕊或嫩叶制茶的。

全世界野生牡丹共有8个种,有人说是9个种,全都分布在中国。

全世界共有栽培牡丹品种约2000种,绝大多数是为观赏牡丹而杂交的品种,结籽功能基本退化了。

只有100多种保持结籽能力,其中可以榨油的牡丹目前仅有凤丹紫斑两个品种,都是最接近原始的品种。

凤丹

南方品种,安徽铜陵凤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品。《中药大辞典》记载:“安徽省铜陵凤凰山所产丹皮质量最佳”,故称凤丹。

紫斑

北方品种,又名甘肃牡丹、西北牡丹。

这种也是带有紫斑血统的。

牡丹油之父

山东菏泽的牡丹专家赵孝庆,2004年首次发现牡丹籽油,被誉为世界“牡丹油之父”。

牡丹籽油的成功开发,对于我国食用油现状既是雪中送炭,又是锦上添花。

锦上添花

牡丹籽榨油后经过脱胶、脱酸、脱色、脱臭,为金黄色透明液体,营养丰富而独特。事实证明它超越了任何一种食用油,是植物油中的珍品

中国林科院化验人员惊叹:这是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油!而且结构稳定,多次使用不变质,适合煎炸,被称为“液体黄金”,营养价值远超橄榄油

牡丹籽油的开发利用,令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油在中国诞生。

2011年国家批准牡丹籽油为新资源食品,开始参与改变我国食用油的消费结构。

作为新兴油料作物,牡丹籽油具备突出的“三高一低”的特点:

高产

亩产最低250公斤,是国产大豆的2倍;

高含油率

籽含油率22%,而大豆低于18%;

高品质

不饱和脂肪酸含量92%;

低成本

牡丹是多年生植物,不用像大豆、花生、油菜一样年年播种。牡丹除了前三年没有产量外,此后30~60年中会一直保持产量,比较适宜山地种植,且用工量少。

可以想象:大面积的牡丹园林,其壮丽景象,观赏性也不会比油菜花差吧!

花王成油王

2009年推出世界上第一批牡丹籽油,经过检验,牡丹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92%,其中亚油酸所占比例为23.34%。而必需脂肪酸(即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70%,尤其是宝贵的α-亚麻酸占了40%以上,是橄榄油的140倍,大豆油的10倍。

牡丹籽油毫无争议地是最适合人体的理想的食用油。α-亚麻酸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来源,是体内合成DHA与EPA的重要原料。

ω-3

ω-3恰恰是我国内陆居民普遍缺乏的膳食短板,这对于平衡饮食意义重大!非常重大!!非常重大!!!

临床试验表明,服用牡丹籽油的高血脂患者中,血液甘油三脂下降了24.8%,胆固醇下降了12.5%。

角鲨烯

牡丹籽油中还含有非常珍贵的角鲨烯。角鲨烯是具有提高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改善性功能、抗衰老、抗疲劳、抗肿瘤等多种生理功能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每天食用3~5毫升牡丹籽油,可补充适量的角鲨烯,无须购买昂贵的深海鱼肝油或角鲨烯胶囊。

牡丹籽油的烟点在摄氏 240-270 度之间,这已经远高于其它常用食用油的烟点值,在烹调时还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初榨牡丹油中含的多种维生素、天然抗氧化剂和多酚类有益成分。

初榨牡丹油按不同比例调入精炼牡丹油中为特纯牡丹油

调入的初榨牡丹油比例越高,油的颜色越深,价格也就越贵,适合凉拌用。

混合牡丹油更适宜高温烹饪。

目前有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生产的产品,质量更优。

榨油后的牡丹籽粕也可做饲料。除了蛋白质,牡丹籽粕还含有多糖黄酮类化合物,可以加工营养食品。

牡丹籽油精炼后的油脚也能制作肥皂、油墨,也可提取其中的活性成分用于制作化妆品

更大期待

野生油用牡丹主要分布于甘肃临夏,四川彭州,云南北部。

最大的种植区在山东菏泽和聊城、河南洛阳,甘肃兰州中川、陕西太白山,延安万花山、安徽铜陵等地。全国种植面积300多万亩。

目前牡丹油尚属于高端食用油,市场销售价格在80—200元/公斤之间。

诚然,油用牡丹方才起步,产量远远达不到普及程度。我们期待油用牡丹扩大更多的偏远山区种植,也期待下一个木本油料作物文冠果也登堂入室,咱们的餐桌就更多彩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