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透了《太极拳谱》后,才会发现这些问题,给练习太极拳者提个醒

 一帆风顺ckmk 2020-07-07

经典的“老三本”《太极拳谱》,言简意赅,要言不繁,要想心领意会,也是不容易的,甚至于终身难以明白其中的玄机。

看透了《太极拳谱》后,才会发现这些问题,给练习太极拳者提个醒。

从《太极拳谱》中会发现,太极拳有两个功能,一个是养生功能,即是“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也;另一个功能就是技击防身了。

太极拳的养生健身功能妇孺皆知,知而行之,知行合一可矣;技击功能才有说不完的话题,天马行空,可做茶余饭后的娱乐谈资。

《太极拳谱》上的技击方法有三种,一是擎引松放,二是“引进落空合即出,粘连黏随不丢顶”,三是敷盖对吞。与之相对应的推手、打手法是定步推手,活步打手,借力打人、四两拨千斤。按“走架即是打手”的原理,对应的三种练架为大架定式定步练法,小架活步练法,高架自然如走路练法。对应的快慢练法为大架缓慢均匀,小架快速均匀,高架抖弹发劲。

再把这三种技击方法、练法重新排列一下:

一、擎引松放——定步推手——大架练法——缓慢均匀。

二、引进落空合即出,粘连黏随不丢顶——活步打手——小架练法——快速练法。

三、敷盖对吞——从心所欲、借人之力、四两拨千斤——高架自然如走路练法——抖弹发劲。

以上是《太极拳谱》所记载的太极拳的全部功夫历程,也给现代练习太极拳的人们提了个醒。

看透了《太极拳谱》后,才会发现这些问题,给练习太极拳者提个醒

以太极拳界名声最大、习练人数最多的杨氏太极拳为例,杨澄甫宗师定型、定架的八十五式大架,在《太极拳谱》的功夫境界看来,还远未达到大成境界,以之健身则可,以之争雄打擂则殆矣。

杨家太极由杨露禅、杨班侯、杨澄甫三代而下,家传拳术倒是普及天下了,但是拳术的技术含量却下降了,由高配精装变为低配简装了。

所以最后提个醒,凡是杨澄甫门下的杨氏太极拳练习者,以之健身养生可也,万不可贸然较技,否则不但自取其辱,且累及“太极拳”的美名。

而且,太极小架须快练,活步打手“上下相随人难进”,不快练怎么能行?天底下有几个练快的?没有这个快练的根基,还怎么“动急急应”?

“动缓缓随”倒是很舒服的啊!

功夫不到不方圆,现在的太极拳已经变质很久了。

看透了《太极拳谱》后,才会发现这些问题,给练习太极拳者提个醒,功夫不到莫妄为,从此以后,安心练拳健身,将那江湖争霸之心,付诸笑谈醉梦之间,不亦乐乎?独善其身,不亦君子乎?

看透了《太极拳谱》后,才会发现这些问题,给练习太极拳者提个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