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酒启示录

 咬峙 2020-07-07

作者:陆钰馨  绍兴日报  

01
黄酒的营养

绍兴黄酒富含18种氨基酸,丰富的B族维生素及硒、镁、锌多种微量元素,具有舒筋活血、保护心脏、美容、抗衰老的功效,这些足以叫响黄酒是“福水”的美称。

而我想说的黄酒的营养,指的是黄酒以一种文化的方式所打开的精神世界。

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把黄酒比喻成清官廉吏、名士耆英,所以我认为黄酒的文化营养可以在绍兴名人的故事里找到——

“投醪劳师”的勾践,用黄酒壮行;“貂裘换酒”的秋瑾,用黄酒抒怀;感叹“闲愁如飞雪,入酒即消融”的陆游,用黄酒消愁;创作《孔乙己》的鲁迅,用黄酒店的故事论世

再比如,黄酒催生出来的艺术创意,可以让“曲水流觞”的王羲之,即兴书写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让“酒深耳热”的画家徐渭“笔满心雄不停手”;还可以让李白笔下的“多酤”剡溪船,载着唐朝诗人1500多首诗歌,驶出一条名闻天下的“浙东唐诗之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名人的故事可不是随便编出来的。勾践复国雪耻,少不了入吴为奴、卧薪尝胆的痛苦磨砺。王羲之练字,练到吃蘸着墨汁的馒头,把用过的笔杆堆成“笔山”,洗过笔的池水变成“墨池”。这样的情境,可与黄酒历经8个月浸蒸酵压酿造的种种艰辛如出一辙?

黄酒让名人成名的过程充满酒性的魅力。每一滴酒,都是琼浆玉液,都是滋养的乳汁。

黄酒的营养,粘贴着文化的标签。它告诉我们:生活是可以酿造的,只要有志向、热爱与执着在,就能韵味十足,醇香四溢。

02
黄酒的襟怀

《增广贤文》道“醉后乾坤大,壶中日月长”,我觉得这句话非常适合用于绍兴黄酒。黄酒的襟怀很宽大,宽大到可以装下乾坤与日月。

日与月,是阴阳的对立统一。有日有月,有白天有黑夜,才有完整的日子。黄酒醇厚、温润、中正、平和的品性,展示出含蓄与包容,让日月的光辉在自已的襟怀里并存。

所以,“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的陆游,却为情所伤,在沈园醉题《钗头凤》,留下千古一绝;而写“小酒人”的鲁迅,面对专制迫害“横眉冷对千夫指”,站在人民中间“俯首甘为孺子牛”。

名人身上呈现的这种铁骨柔情,是越地文化与黄酒文化神奇的交集。李白诗曰:“万壑与千岩,峥嵘镜湖里。”黄酒的酒壶中,一半装的是挺拔的会稽山,一半装的是轻柔的镜湖水。

绍兴黄酒是流动的液体,燃烧的火焰。它用刚柔相济的哲理,向我们解析一座被誉为“酒乡”的城市和谐发展的密码,让我们读懂高昂激越的绍剧与委婉缠绵的越剧的共同繁荣,读懂绍兴288米高世茂天际中心的高楼大厦与旧城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的相辅相成,读懂新时代经济转型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辩证理念。

如果你想让自已的心中多装一些岁月的日月星辰,那就去多喝几杯绍兴黄酒。

03
黄酒的根

黄酒是应该有根的。不然,它怎么能如此源远流长、久盛不衰?

古诗云:“汲取门前鉴湖水,酿得绍酒万里香”。黄酒的根,是鉴湖水。

根的逻辑,在“母亲湖”的称谓里得到确认。鉴湖清澈透明,硬度适中的水体,适量的矿物质和有益的微量元素,多层次含氧又吸污的泥媒,它们成为黄酒新鲜的血液,并让黄酒的味道里,有了稻香、鱼语、草青和水乡所有的寓言。

从一滴水到一滴酒,从昨天到今天,它们一脉相承。

是根,就要防虫蛀污染,就要培植、养护。夏朝治水的大禹,东汉造湖的马臻,明代修闸的汤绍恩,到新世纪“五水共治”的“河长”们,他们都是出色的养护人。

我相信,那些治水的英雄们一定都喝过黄酒,所以,他们的身上有着世代传承、接力的黄酒后劲。

我还相信,只要一年一度会稽山祭禹大典上的香火不断,这块土地上关于黄酒节、黄酒小镇和黄酒城的故事就会风生水起,层出不穷。

喝绍兴黄酒,做中国梦,并让梦想成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