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吃得了苦,耐得了烦,霸得了蛮。有人又说,湖南人,有移天缩地的神奇功夫,把茫茫宇宙、万里河山浓缩于咫尺;将漾漾密林、参天古木凝聚于方寸。我觉得,特别是湖南农民还耐高温耐火烤,硬是在火烧火烤的七月把天地翻了个边,把满天遍野的黄土变成金灿灿的稻穗。 十多年前,湖南的田地里,全部种的是双季水稻(早稻+晚稻)。水稻的季节性很强,七月,只有七月是最佳抢收抢种时期。因此,抢时间,抢天气,也就成了所有农民们当务之急。为了抢时间,抢天气,只有流汗流泪,甚至流血,咬紧牙关,勤耕苦作,以获得良好的收成。那时没有机械化,靠的是一双脚把田地翻转,一双手把秧苗插下,拼死拼命也要赶在八月一日前,把早稻收完,同时把晚稻秧苗插完。那是一种与天斗与地斗,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完全领先连续奋斗来完成。条件之艰苦,任务之繁重,天气之恶劣,是现代年青人几乎无法想象的。唯有亲力亲为过的人,才知道这种艰难困苦的滋味。这,就是湖南“七月双抢”。 我从五岁开始,放牛、扯猪草、接煤碳,捡粪、双抢样样都干,即苦又甜。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每年的七月,湖南的上空,特别是罐子街,就象一个大火盆,笼罩在人民的头上,使人喘不过气来,每天都在火热中烧烤。那时,我家有七亩稻田在冠市南岳坪,父母亲与我是家中主劳力,弟妹都很小,这意味着,我和父母亲承担着“上刀山下火海”艰苦重任。 清早,是晚稻秧苗易于扎根成活的最佳时期。所以,我与父母亲清早4点钟必须来到田垄。田园阵阵知了声,此起彼伏的蛙鸣声,演奏着优美田园夜歌。山丘上,草丛里,夜空中,一点点欢快的流萤飞飞落落,明明灭灭,给宁静的夏夜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高挂天空的月亮,带着凉飕飕的晨风,轻抚大地,来到青草田园。恍惚间,山水田园,旭日朝霞,变得交相辉映。
为了能在高温到来之前,把这一丘田全部插上秧苗,我那能有半点心思分享这美好的景色,必须面朝田地背朝夜空,一双手一双脚持续机械式的重复着劳作。每扯一根秧苗总有几颗汗珠摔落田园,每挪一下身子总有一些蚂蝗和蚊子向我扑来。我坚忍着,任由它们乱来。扯完秧苗后,拿簸箕装好用肩挑到另一丘田,再三至四根一把斜插在田里,直至一丘水田全部被一片嫩绿覆盖。 记得有次上午9点,日过三竿,热气已浓,此时一丘水田的秧苗也插完了,连续奋战五个小时的我,人也浑身滚弄得象个泥猴,站不起身子,和着泥水,艰难地挪到田边,直接躺在田埂青草上,闻着田野的韵味,看着山水的灵秀,此时眼泪止不住地往外溢……再也没有比那一刻更放松和舒服的感觉了。如今来到大都市,再也回不到那时田埂上的“青草躺”了。
昨天,回到了老家冠市红花村,看到了我们乡里的父老乡亲,正在田间艰难劳作,我的父老乡亲面对的是田啊地啊,除了劳作,他们还能有什么选择呢。 上午,我们来到烈日的田龚里,在烈火烧天的天底下,咔嚓咔嚓将早稻一一割倒,然后再一把把地捋好,一边一堆相称地码放好,这方便于下午打脱稻谷子。这一丘田,经过我们这一上午苦战,一个偌大的稻田终于以水牛啃青草般的方式啃完了。那时,条件好的人家,中间有段时间在树底下休息,吃“点心”:菜瓜、西瓜、稀饭。我早就筋疲力尽,饥肠辘辘了,等他们走后,用尽全力爬到他们休息地方,重新把西瓜皮啃了一遍,啃完后,心情好多了,走路也有力气了。现在想来,好心酸。 中午,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可谓火烧火烤,连河面上的水温都是滚烫滚汤的。别的人家,都在家里来一场"养精蓄锐"的午睡,我们不能,因为这正是晒谷最好时机。谷子刚收来,最容易晒干,我为减轻父母劳累,在烈火下,来来回回在晒谷坪上,把谷分开,推平,再来回把谷翻上翻下,这样谷子容易晒干。全身汉水象雨点一样,一颗颗滚落在滚烫地上,立即化成热气飞向空中,与天地溶为一体。待谷子翻晒得差不多了,人也象个烤鸭了。 下午,头上是烈火烧天的太阳,脚下是滚烫滚烫的热水,我们来到青草水田。我与父亲踩打稻机,母亲和弟弟在打稻机两边递稻禾,"滚隆滚隆"的齿轮声,"咔叽咔叽"的脱谷声,汇聚一曲田园交响曲。我双手接着弟弟递来的稻禾,紧紧握住稻禾,在打稻机的齿轮上,左右滚动。稻谷子看我们太辛劳了,也听话似的飞入斗中。此时我们忘记了蚂蝗叮咬,忘记了恶劣的天气,全心身地投入,只想把这一丘稻禾早点打完…… 我们这种苦干精神,终于感动了焱焱烈火的太阳公公,看到我们个个象个烤红署,不象人样,它也感到很愧疚,开始慢慢息怒,一步步降低怒火,同时也慢慢地隐退至后山。我们乘着太阳落山赐予的一点时光,咬紧牙关,再加一把劲,完成剩下的工作。弟弟将斗里的谷子用箩筐装好,母亲把打完的稻禾捆好,再拖上田埂上;我与父亲用肩膀一担担地使尽全力把谷子挑到自家门前的晒谷坪。随着太阳慢慢落山,晚霞也随之带着清凉微风来到人间,洒满田园,好象要吹干我们全身的汉水和泥水,不过,怎么也吹不走全身的酸痛和内心的痛苦。 晚稻秧亩插完后,田里必须要保持一定的水,没水,那就会前功尽弃,功亏一篑。在那火烧火烤的天气,水是稀缺资源,是农中之宝。白天做事,晚上到河边抽水那是每晚必去。记得有次署假开学的前一天晚上,我左手拿着蒲扇、右手拿着锄头,踏着月亮、星星及萤火虫汇聚成的湛蓝光亮,来到了冠市水龙泵,我与工作人员办好交接事宜后,我斜倚在水渠上方一颗树旁,看着喷涌而出的河水,我的泪水在眶内打旋:一湾清凌凌的河水先是在水渠里"叽嘟叽咕嘟"翻滚几下,然后在原地打几个旋,极不情愿地翻过几处突兀乱石、过草地、斩荆棘,绕过几道弯,终于在不远处的小山坡旁的干枯小水塘慢慢汇成碧潭。"如旷野孤树,犹闻昏鸦声声;若葱郁密林,似传松涛阵阵"。"养精蓄锐"后便从一出处源源不断地奔向我家的田园灬此时我的眼睛蓦地睁大,深潭般的眸子里闪烁着帆的光点:这不是河水,是汗水,是泪水,是金灿灿的稻穗,是金子,更是全家的希望。 不知过了多久,由于白天太辛苦,竟打起了瞌睡,头一偏,脚一松,从一小坡上滚落下来,摔到沟渠里,把脚划伤了,伤很重。忍着强烈的痛苦,好不容易挺到天亮,一瘸一拐回到家,为了不让爸妈知道,只好自己草草处理好伤口。为了节省5毛钱坐汽轮船的路费,拿着书包一瘸一拐地步行60多里山路来到向阳桥县一中读书。由于伤口很深,没钱医治,脚肿得很大,后来在同学的帮助下,来到向阳桥医治,一直到快放寒假时,脚才慢慢好转。直到现在我脚上的那个伤疤,在寒冷天气,还有点忍忍作痛。 后来,我成家了,忙着自己家里田地劳动的同时,还要加重双倍双抢。先是到高岭帮着岳父"双抢",做完岳父家的,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大姐夫张福生家"双抢"。这一个多月下来,真是腰酸背疼,全身散了架,可以说这辈子吃的苦,根本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双抢”上岸了,我与老婆、父母亲由于手和脚总是在滚烫的田水里劳动,手脚都烂了,满手血泡,指甲脱皮,脚上到处是蚂蝗叮咬的伤疤,全身痛得麻木了。不过,这全身心的痛苦,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被推走了,人也慢慢恢复成从前的自己。也许,正是这种艰难困苦的历练,使我学会了坚忍与坚强,让我学会了只做不说,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性格。是"双抢",让我懂得了什么是苦,什么是甜,让我明白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真正内涵。是"双抢"改变了我人生,改变了我命运,我今天能有这样幸福生活,知足了。 我从5岁放牛一直持续到三十多岁的“双抢”苦难经历,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永生谁忘的回忆,是一生中无形的财宝。因为有不懈的坚忍,才有如今的担当;因为有艰辛的历练,才懂现在的幸福! 点击以下链接查看作者更多美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