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乐增:我的母亲

 妙趣横生 2020-07-16


陈乐增: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

  ——值此母亲节到来之际,谨以此文献给天堂里的母亲。

  我的老家在山东章丘,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据说姥姥家在解放前是开药铺的,家道殷实,而家中只有母亲一个孩子,可以想见,母亲曾有一个无忧无虑而快乐的童年。

  母亲是一位知书达理的人。母亲年幼时曾念过几年书,有点文化知识,在解放初期村里办的扫盲识字班里还当过教员,这在当时的农村妇女中是不多见的。

  在我刚上小学的时候,母亲就从箱子里翻出她珍藏的一本线装书《唐诗三百首》,教我学习背诵唐诗。母亲教我背的第一首唐诗是李白的七言绝句《清明》,是母亲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一粒诗的种子,使我在以后几十年的人生旅程中,始终伴随着对古典诗词的钟情和热爱。母亲是我的第一任老师。

  母亲是一位坚强无畏的人。在我刚记事后的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全民大炼钢铁运动搞的轰轰烈烈如火如荼。母亲和千千万万个诚实善良的农村妇女一样,把家里包括做饭的铁锅在内的凡是钢铁制成的用具统统献出来,被扔进土炉练成了毫无用途的废铁疙瘩。

  我的父亲那时在县里的农具厂上班,只有母亲一人带着我和弟弟还有姐姐支撑着一个家。姐姐那时已经上学,记得母亲天天抱着几个月的弟弟拉着我的手去食堂领饭。起初食堂还能供应象窝头之类的纯粮食品,偶尔还能领到一点白面馒头,虽然量少难以填饱肚子,但还算有饭吃不至于挨饿。后来供应的数量越来越少,母亲就先让我们吃饱,而她自己只能饿着肚子去地里干活。

  后来食堂里粮食断了顿,天天只吃煮地瓜。再后来地瓜也渐渐供应不上了,生产队便规定把煮熟的地瓜放在一个大笸箩里,不管大人小孩每人一次只能拿一个地瓜。从那以后,每到饭时收工归来的人群老远就往食堂狂奔,抢着先挑大个的地瓜。

  我那时只有四、五岁,等我跟头把式地挤进去,只能吃到别人挑剩下的一小块地瓜。母亲看着干着急,怕我吃不饱饿肚子,有一回就一次拿了两块地瓜,谁知被生产队长发现了,伸手就把母亲手里的地瓜抢过去,还严厉的训斥母亲。母亲就像一头被激怒了的母狮,声色俱厉的和生产队长对峙着大吵了一架。那是我一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看到母亲那种暴怒的表情和行为。

  长大后我常常想,母亲本来是一位颇有教养的温顺女人,但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能吃饱肚子,才使她瞬间仿佛变成了另外一个人。由此我理解了“舔犊情深”这个词的真正含义,领略到了母爱的崇高和伟大。

  母亲是一位诚实守信的人。记得在六十年代的时候,家里我们四个孩子都先后上了学,生产队一天的劳动日值才两毛多钱,我家年年都是“倒挂户”,母亲就养几个鸡下蛋,换点油盐钱。后来就年年养一头猪,到年底卖给国家,添点过年钱。

  每年春天买猪崽的时候家里没钱,母亲就去信用社贷款,等到年底卖完猪母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信用社还贷款,然后再把一年来亏欠别人的钱全部还清,最后剩多少钱才留做过年用。曾经有一年还完账后一分钱没剩,过年没钱买肉,一家人过了一个无肉的素年。母亲常说,人活在世上要讲诚信,这样做事才能长远,宁可自己苦一点。这是做人的根本。

  母亲是一位勤劳节俭的人。我小时候穿的衣服都是母亲用自己织的粗布缝制的。母亲在离家很远的一片荒芜的坟地里开垦出一小块土地,种上棉花,秋天把棉花摘回来加工后用纺车纺成棉线,然后用土造的织布机织成布,再去染坊把布染上颜色,一家大人小孩的衣服被褥全部都是用这种粗布做成的。

  每到夜深人静,母亲总是坐在纺车前纺棉线,多少个夜晚,我都是伴着母亲的纺车声入睡的。每当我一觉醒来,总会看到母亲在昏暗灯光里纺线的身影,听到那熟悉的“嗡嗡”纺车声。

  在三年困难时期粮食严重短缺,许多人家不到半年粮食就吃没了,人们饿得面黄肌瘦全身水肿。据说当时由于患水肿病死了很多人。我家的粮食却总能吃到新粮下来,这全赖于母亲善于精打细算的功劳。母亲蒸窝头不管什么季节总是往里面掺东西,什么野菜、树叶、谷糠等等,总之能弄到什么就掺什么。母亲总是蒸两样窝头,一种是给我们小孩吃的,一半粮食一半糠菜。一种是她自己吃的,一多半糠菜一少半粮食,勉强能攥成个,做不成窝头就干脆攥成菜团子。由于母亲这种精明的算计,才使我们全家人免受饥饿之苦和患水肿病的威胁。从而熬过了那段艰苦的日子。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三十多年了,她是在改革开放前1977年秋天的一天夜里突然去世的。我常常想:母亲的命真苦,多少苦日子都熬过去了,眼看着好日子就要来了,她却一撒手悄悄地走了。而且走的是那样匆忙,那样坚决,那样的义无反顾,以至于没有给儿女们留下一句离别的话语。每每想起这些,总会让我肝肠寸断,痛不欲生。

  我不知道人世间究竟有没有神灵,地下有没有地狱,天上有没有天堂。我想假如有的话,我的母亲现在一定会在天堂里过着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因为他在人世间已经吃了太多的苦,上帝应该是公平的,一定不会让她再去受苦。


  作者简介:

  陈乐增  网名:梦乡醉酒、沧海一舟、青阳居士,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黑河市诗词楹联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自幼喜爱文学,多年从事业余文学创作。作品体裁包括古体诗词、小说、散文、诗歌、歌词、楹联等。作品散见于国家及省、市级报刊杂志。着有《青阳居诗草》文集,与他人合作出版《中华诗词十二家》诗词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