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斌魁老师讲站桩心得!

 yaoyaoaicaicai 2020-07-16

健身桩

1、练健身(养生)桩要返婴儿寻天籁。(应找一适宜场地,充足阳光,流通空气,有水有树更相宜。)

2、站桩时应是心脏无负担,大脑得到休息。健身桩要求如此,技击桩开始阶段也是这样。

王斌魁老师讲站桩心得!

3、“百练不如一站,万动不如一静”。从不动中去体会,从微动中去认识,往往人们不了解这个道理。不动、微动怎么叫练拳呢?拳劲是从不动中去求取,舍此没有第二法门。蹦跳仅是拳的练法中很少一部分,静练则占拳的重要部分。桩功是根本、是基础,不站桩难入意拳门墙,不站桩永远不能了解拳学真谛。

4、“三圆”养生桩意念好像淋浴,水温适宜,从头流到脚,可以治疗高血压。低血压者可想象下半身则泡在温泉中,也可采用其它姿式,如坐姿、仰卧等。

5、伏按式(休息桩)。两手两脚如同肩宽站立,两手轻轻按伏在桌上,好像休息,可以治疗心脏病。

6、站健身桩时如池(浪)中鱼、(微风中之旗)不上不下、不前不后,浮在水(风)中,平衡要掌握得好,周身浑圆,靠空气的浮力,此时人感觉最舒服。(上有绳吊系,下有本木支撑)

7、“三圆”坐桩:坐在沙发或椅子上,两脚与肩同宽(稍宽也可),两手胸前如抱球状。意念:球为气球,松则脱落,紧则爆裂。两手也可下落到肚脐两侧(高或低点均可),如两手托球状(手指间如夹小气球)。时间稍长,球在手中旋转或跳动。两脚尖也可向上勾起,如脚托球状,往前稍伸、弯曲。全身肌肉放松、精神安静。意念:也可两手如放在水面木板上,这样觉得轻松些。总之,以舒适安祥为原则。此桩适应年老体弱病残者。

8、靠式提插桩:身背靠着一个物体,两脚与肩同宽、稍曲,双手下垂,掌心朝内,手指伸开,又拔又插(意念)。此桩适应老弱病残,如青壮年练功者不须身靠,两脚双重或丁八步站立均可。

9、伏按桩:上身前倾,两手按于胸前。适应胃病或呼吸系统疾病。

10、高式抱桩:手背上斜指,两手同肩宽,高与耳齐,右手心朝左,左手心朝右。此桩练臂力。

11、站桩时感到四肢酸痛时说明缺乏锻炼,不要马上停止,再坚持一会儿,坚持的时间是长功夫的关键。当然,不能坚持下去了不要硬坚持,时间总有个限度嘛。一种姿势累了也可以变换一下姿势、桩法。

12、站桩时要胸怀开阔,身形意念放大,犹如顶天立地万丈高的巨人,身躯挺拔,四肢支撑,周围各物体都叫它与自身相互牵扯,相互有拉力。

13、养生桩和技击桩的不同在于意念活动不同。

14、三圆桩:神圆、气圆、力圆。

15、神聚才能得神养。神聚还要活跃起来,体会体内的东西,全身都不要死,(桩功)神聚形才是整的。

16、站健身桩应是似尿非尿、似笑非笑

技击桩

1、技击桩:

(1)提插式:上提下压,前插下插,外撑内裹、锉。

(2)提抱式:提抱前扔。(托婴桩)

(3)伏按式:好像按伏着一个球,外掰内合、前按插,揉搓着往外发力。

(4)伏虎式(低位大步桩)。

注:还有撑托式、独立桩等。

2、提插式技击桩:意能爪力透手臂,又如提抓重物,随时随地抓起扔出去。

3、无论哪一种技击桩在练时,脚下都要有踩提的意念,既踩又提,重心前三后七,脚掌踩,脚跟提(前脚)。

4、握拳站桩(鸟难腾):主要练习向前的顶劲。提、沉、钻、裹、拧、横,注意在各个角度、面积找劲,发力能否得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