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凌宗伟:把学生教迷糊了,恐怕是最容易的

 凌宗伟 2020-07-23

有位朋友告诉我,他们那里前些时候请了两位专家给全县参与课改的教师做讲座,结果一堂数学课数学老师都没有听懂,何况学生。人家解释说,要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教室。很多老师都迷惑,今天让学洋思,明天让学杜郎口,后天学昌乐,再后天又学铜都,迷惑了,我们究竟学什么。


领导们急啊,急于出成绩,急于成名校,找不到路劲,见佛拜佛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教室”听起来很有道理,问题是这带着离开的问题究竟是如何产生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还是教学就是要进入“你不说,我还明白,你一说,我到糊涂了”的境界?

雅思贝尔斯在谈及大学教育的时候有这样的阐述:“把科学的问题通俗化,让没有受过教育,但是天资不错的人能够了解科学的原理,让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达到有所领悟,这恐怕是最困难的教育工作了。”(P152)大学教师都要尽最大可能用通俗的方式来教学,更何况是中小学教学。于是,我想到圈内的一句玩笑:什么是专家,专家就是用人不懂的语言,教授人本来就懂的道理的。


人们为什么那么容易受专家的忽悠呢?雅思贝尔斯早就告诉了我们:“谁要是相信科学全能,谁就会在专家面前不再运用自己的思考力,但当这些专家也无力解决问题时,他就会失望地离开专家,而走向真正的科学骗子。因此,迷信科学和欺骗术在本质上是类似的东西。”(P142)专家的厉害就在于打着“科学”的旗号,创造出一个个的新名词,推出一所又一所的“名校”,通过连篇累牍的报道和吐沫横飞的报告,让人们明白他们所鼓吹的一套是科学。让们忘记“真正的科学是一种智者的知识”,通过他们的忽悠,“把信仰科学的焦点集中在科学技术的成果上,而不去了解其方法”,进而让人们“在这种错觉中”形成“真正信仰的赝品,人们就会把希望寄托在仿佛是固定不变的科学成果上”(P141-142)。我想,也许雅氏这一段阐述,可以回答我那朋友的疑问。

雅思贝尔斯强调“讲课所要顾虑的,并不是中等学生,而是具有冲动和理想,同时也需要教诲的人”(P158)。教学作用只发生在需要者身上。不明白对象的需要,我们所做的一切,自然劳而无功,甚至适得其反。时下的问题就在于,很多的时候自以为是的用我们的一套思维去看待教育,看待同仁,看待学生。很少去顾及教育的本源和师生的实际需要。“带着问题离开教室”但是,这问题是学生自己发现的,还是我们强加的,甚至是我们将本来不是问题的问题变成了问题。这恐怕应该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