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资本论》:如何理解“商品二重性”?

 启云_9137 2020-08-05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发现了“劳动决定了商品价值”。马克思在这种认识下,进行了批判性的继承,并在商品内在矛盾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商品的外在矛盾,解释了生产者之间交换社会劳动的实质,被“以物易物”的表面现象所掩盖。马克思进一步认为:“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

商品,是商品经济的基本单位。商品的内在矛盾,包含着商品经济矛盾的胚芽。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据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基本元素。商品内在的基本矛盾,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

读《资本论》:如何理解“商品二重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不同自然属性的商品,它的使用价值是不同的。使用价值用物理量来统计,比如布匹用“尺”来计量,钢材用“吨”来计量,牛奶用“升”来计量。商品的本身,就是使用价值的体现。而这种使用价值,又体现着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联系。使用价值,是通过“使用”来实现的,无论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

评判一个社会单元的财富量,考察其粮食储存量,远比货币量更有客观性。货币只是用来衡量价值,交换商品使用的,而粮食确确实实可以解决肚皮问题。那么具有使用价值的粮食,便是商品。而商品,除了能在具体的使用用体现出其价值之外,还可以用来交换。这就涉及到了商品的另一个属性,即“交换价值”。

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他们都不占有商品的交换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对立的关系。生产者的根本目的在于对价值的占有,为了获得价值,他必须生产自己不需要,用不上的商品,并把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让渡”出去,从而使得消费者通过使用商品,来占有其使用价值。从这个角度来看,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是统一的关系。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外一种使用价值,在交换量上的比例关系。从现象上来看,交换价值好像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是捉摸不定的,但实际上都各自有客观依据可循,即相互交换的两种商品,都包含一定量的人类劳动。无差别的一般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就是商品的价值。

读《资本论》:如何理解“商品二重性”?

价值是抽象的,内在的,只有通过具体的交换才能表现出来。这种抽象的价值是绝对的,而交换价值是相对的,交换价值只有在两种商品的比较中才能相对地表现出来。交换价值可以与价值一致,但是由于供需关系,交换价值往往是背离价值的。商品的价值,是生产者之间互相比较劳动消耗量和交换劳动所得的社会经济关系。

商品的使用价值,在“质”上各有不同,在“量”上难以比较。商品的交换价值,在“质”相同的基础下,进行量上的比较。那么这种价值量,如何计量呢?马克思认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客观标准。现实中的劳动者,不存在“无差别的一般劳动”,他们在劳动条件、技术水平、熟练程度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同一种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不同。个别劳动,形成同一商品的个别价值。但是商品的价值,不可能由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而是取决于当前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社会评价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该商品所必须消耗的劳动时间。

读《资本论》:如何理解“商品二重性”?

值得注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并非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从而影响着价值量的变化。生产力是由劳动者平均熟练程度、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应用程度、生产过程中社会组织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所决定的。劳动生产力水平越低,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攫夺,该物品价值量就越大。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统一的,一个物体可以使用的价值,不是商品的价值,但是一个商品必须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无用之物,即是人们付出了很多劳动,但是也形不成商品。2、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一个物品尽管有使用价值,但是没有经过人类劳动,没有交换价值,同样也不构成商品。3、商品必须是用来交换的,一个物品有使用价值,同时也是劳动产品,但是它仅仅是满足个人需求的,没有把消耗在其中的劳动转化成价值量,同样也不能成为商品。马克思正是在对立统一中分析商品,并揭示商品的内在矛盾。

参考材料:张雷声《资本论》精学导读

读《资本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读《资本论》:如何理解“社会生产关系”?

读《资本论》:从马克思、恩格斯的个人贡献讲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