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讲案 | 第一篇学而之第15章

 泪眼问花华不语 2020-08-19

学而之第15章

原文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文

子贡说:“贫穷却不谄媚,富有却不骄纵,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不如贫穷却乐道,富有却好礼啊。”

子贡说:“《诗经》上说,(如同用骨、角、玉制器)那样切割、那样磋治、那样雕琢、那样打磨,它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啊,现在可以同你谈论《诗》了,告诉你以往就能推知未来了。”

探究

子贡对“切、磋、琢、磨”有怎样的领悟?

师生一次对话,道出了如何看待贫富的两种境界。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语出《诗·卫风·淇奥》。《淇奥》为三章,每章九句。首章中三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次两章易为“充耳(耳环)琇莹,会弁(戴冠)如星”“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原诗之意,那位君子(一说颂扬卫武公),形貌举止光彩照人,精心装扮,珠光宝气,富贵堂皇。子贡引诗入说,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喻人的修养功夫。如此读书,是典型的孔门微言大义。

《毛传》:“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新解》说:“非加切、磋、琢、磨之功,则四者都不能成器”;“又一释,治牙骨者,切了还得磋,使益平滑;治玉石者,琢了还得磨,使益细腻。此言精益求精”。切磋琢磨,毛说拘泥于分指四器,当为硬物制器加工之工序,即加工骨石金玉等硬器的工序和方法:切割,打磨,雕琢,精研。子贡既知孔子所言不无勉励,更闻道于孔子的“贫而乐道”“富而好礼”,故引《诗·卫风·淇奥》,取类“切、磋、琢、磨”,以达成乐道自修之意。子贡于学习的精进上,可谓有此三得:一是知己见之浅,二是明师道之高,三是知诸往之推。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较之“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用词既异而境界有别。贫而易谄,富而易骄,此为常态;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则为修养;贫而乐道,富而好礼,已成境界。

无谄无骄,谓质之美;有乐有礼,则观乎道。而师徒认识的高下全在学问功夫的深浅。子贡善悟,闻孔子语,举一反三,不光领悟了“切磋琢磨”的治学功夫,更瞻仰了老师的乐道好礼,进而知进益深,而义无穷,可谓懂得学无止境。

修养无止境。在世俗的现实中,富贵,往往成为事业成功和个人价值的物化象征。人不可能超越世俗生活,身处贫贱或富贵,处之如常已难,心静如水更难。《邢疏》曰:“人贫多佞说,富多傲逸。”故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但子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道出了修身的更高境界。

子贡读书可谓聪慧,他的微言大义或更甚于师傅,故《邢疏》说:“子贡知引《诗》以成孔子义,善取类,故呼其名而然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把人生修养过程表述得如此诚然尽然,切割、磋治、雕琢、精磨,以期尽善尽美。物成器,切、磋、琢、磨以求尽善尽美。物如此,人亦然,以身为器,自觉于切磋琢磨,不断升华自身的精神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