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阶段的酒鬼酒是否有投资价值?

 仇宝廷图书馆 2020-08-31

酒鬼酒很久之前,大概12年塑化剂事件之后跟踪过,当时觉得这种黑天鹅会不会像当初的伊利股份一样是买入机会?后面沉沦太久就慢慢淡出了视野。最近酒鬼酒突然涨的很厉害,所以又抽时间重新跟踪复盘了一下,越看越觉得兴奋,所以减仓了一些珀莱雅,在36左右开始建了一些酒鬼酒观察仓。下面梳理一下酒鬼酒的历史,并谈一谈自己建仓的逻辑。

一、酒鬼酒的历史

酒鬼酒来自神秘的湘西,也位于以北纬30度为中轴的中国黄金酿酒带上:

茅台镇(茅台):北纬27度79′

吉首(酒鬼酒内参):北纬28度31′

射洪(舍得):北纬30度52′

宜宾(五粮液):北纬27度50′~北纬29度16′

泸州(泸州老窖):北纬28度52′-94″ 

剑南镇(剑南春):北纬31度28′

双沟镇(双沟):北纬33度13′

宿迁(洋河):北纬33度42′

绍兴(女儿红):北纬29度42′

二郎镇(郎酒):北纬28度15′

习酒镇(习酒):北纬28度16′

黄金酿酒带的说法只是一种归纳法,背后的原理很难解释,就当讲讲故事,下面说说酒鬼酒的历史:

酒鬼酒在中国白酒行业中是一个异类,它既没有传统酿酒历史背景,也没有获得过中国名酒称号。是一个标准寒门子弟,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吉首酿酒厂,主要产品是红薯酿造的白酒。

二十年后的1976年,固定资产只有80多万,年销售145万左右。最后一届评酒会结束时,“湘泉”与“酒鬼”还是默默无闻。

九十年代起,“酒鬼酒”开始突飞猛进,名气也越来越大。1998年,酒鬼酒净利润与定价均超越茅台,仅次于五粮液,行业排名第二。

酒鬼酒,开创了独有的馥郁香,以屌丝身份逆袭众多中国名酒,在白酒史上是个绝对的奇迹。

从湖南吉首的一个偏僻小厂,发展成为全国知名品牌,酒鬼酒诞生与发展不得不说的两个人就是:王锡炳和黄永玉。

酒鬼酒的诞生

1972年,高中学历的王锡炳进入吉首酿酒厂,1975年成为厂长,那年他27岁。就在那一年,同属一州麻阳县酒厂的“锦江酒”获得省优称号。

年轻气盛的王锡炳也打算酿造一款“名酒”,于是带领公关小组开始品鉴各大酒厂的名优产品。最终决定原料成分借鉴五粮液,酿造工艺借鉴董酒并结合湘西传统酿方,最后生产出一款白酒,名曰:“湘泉”。

湘泉面市之后,王锡炳就带领酒厂职工,沿大街串小巷卖酒,逐步积累资本和经验。1983年,著名书画家黄永玉回老家,受轻工业局邀请参观吉首酿酒厂。看到家乡酒始终走不出湘西,于是决定帮它一把,为酒厂设计一款新包装。

当年酒厂很多人并不看好这款包装,一个土里土气的陶瓶,加上红布盖头扎紧,简直土到家。不仅看起来土,造价还比较高,好在最终酒厂决定试一试,结果一炮而红。


黄永玉用设计猴年邮票的版税买了几箱,回北京后经常用其款待好友并极力推荐,从那以后湘泉逐步走出湘西。

1987年,黄永玉回湘西老家省亲,在与王锡炳等人闲聊时,问其能不能生产比湘泉质量更好的酒?如果能的话,可以为它设计包装,王锡炳当下就说完全没问题。之后没多久,一款新的包装设计就交到酒厂。

这款包装看起来,比湘泉还土气:酒瓶就像一块粗麻布用麻绳匝成口袋状,正面中间贴一块红纸,上写两个大字“酒鬼”,背面有四个印章文字“无上妙品”。外包装是一副酒鬼图的国画,配写有几个短句:“酒鬼背酒鬼,千斤不嫌赘,酒鬼喝酒鬼,千杯不会醉,酒鬼出湘西,涓涓传万里”。

“酒鬼”的包装和命名让酒厂领导们有的皱眉头,有的嘬牙花子。包装土气些还可以接受,毕竟湘泉的设计反响非常好,但是费很大精力做出的高端酒,取一个“酒鬼”的名字,都觉得好说不好听。

黄永玉大概诠释了一下设计理念,把酒厂领导们侃的晕头转向。大概意思就一句话:如果你不认同,就是不懂艺术,就是不懂湘西风土人情。

酒鬼酒的设计与命名有其浓厚的地域文化,麻袋包装看起来虽土,但也喻示着一种质朴天然的美。“酒鬼”之名相对于色鬼与烟鬼来说,又透露着一种憨直与可爱。

“酒鬼酒”一上市就取得巨大成功,其独特的包装与酒名让人过目不忘。再加上酒体香气馥郁,口感浓、清、酱三香一体,堪称“无上妙品”。

从那以后,酒鬼酒成为文化名酒,与沈从文的书、宋祖英的歌,黄永玉的画并称“湘西四张名片”。

一波三折的倒霉鬼

90年代初,酒鬼酒卖的火热,产品供不应求,提货还得找关系开批条。由于货少,价格也越来越高,1993年酒鬼酒将其零售价提到300元以上,是当时中国最贵的酒,高于茅台、五粮液、剑南春三大高档酒品牌。并于1997年成功在A股上市,首日开盘价30.78元。

1998年,酒鬼酒净利润也超越茅台,成为仅次于五粮液的行业第二名。那些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财政收入的80%以上,均来源于湘泉集团。

从1996年开始,中国白酒市场开始发生变化,逐步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酒厂营收增长渐渐放缓。1998年的山西假酒案、亚洲金融危机加上市场变化让湘泉充满危机感。


湘西自治州也不大放心自己的钱袋子,于是下放43位副处级以上干部到酒厂,另有5位副处级以上干部以顾问形式服务于酒鬼。

俗话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这些养尊处优的大员们,开始奔赴全国市场,建立直销公司。将价格体系弄的一塌糊涂,还把原有经销商得罪个遍。这些大员销售不专业,赊账拿回扣却得心应手。最突出的业绩是赊出7亿元的货,却收不回钱。


财政催着王锡炳上交税款,王锡炳则催着那些大员们收货款。但赊出去的账怎么能轻松回款?尤其是很多账赊的不明不白。逼急眼的大员们一不做二不休,联合起来把厂长王锡炳逼的辞职走人。

同时大股东湘泉集团挪用上市公司资金,为还债,出卖股权给成功集团与上海鸿仪,成功集团成为第一大股东,湘泉集团降为第二大股东,上海鸿仪为第三大股东。王锡炳被挤走,负面效应立即显现出来,公司净利润从1999年的1.52亿净利润下降到2000年的5843万,少了近1亿,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亏损。

2005年,公司的4.2亿存款神秘蒸发,后被查出被大股东成功集团转移占用。公司现金流出现问题,经营急转直下(2005年巨亏2.9亿,2006年继续亏损2.32亿)。后成功集团控制人刘虹被刑事拘留,2006年~2007年,成功集团、湘泉集团,上海鸿仪资金都出现问题,他们持有的酒鬼股权被司法拍卖,中皇有限公司成为酒鬼大股东。

中皇的股东是中国糖业酒类集团。中糖入驻,公司逐渐走出泥潭,2007年酒鬼成功扭亏,2008年至2010年恢复元气,2011年盈利1.93亿,2012年出现井喷式增长,净利润依然高达4.95亿。

我们来看下当时的一份券商研报怎么吹的:酒鬼酒具备茅台一样的品类差异化、高端化竞争力,通过真正意义上的全国化覆盖,实现 3-5 年高成长后的量价齐升的稳健增长阶段,预计酒鬼在 2015 年营收达到 50 亿元后,会快速向 100 亿元靠近。


这样的业绩,这样的增长速度,酒鬼酒有羽化而登仙之势。然而,2012年11月的塑化剂事件,一锤就把它砸入地狱。

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亏损,2014年营收只有区区3.88亿。2015年,酒鬼酒渐渐恢复元气,扭亏为盈。中粮集团成了他的新爸爸。

从穷乡僻壤默默无闻一个小酒厂,发展成为全国知名品牌。高端内参,中端酒鬼,低端湘泉搞的都有模有样。可惜命不大好,接二连三遇人不淑,从一线跌入二线,又从二线跌入三四线,大好形式被搞的一塌糊涂。

酒鬼酒像一个喝多的“酒鬼”,踉踉跄跄的走几步跌一跤,爬起来又摔倒。

中粮入主后的2017年,酒鬼酒净利润为1.76亿元,同比增长62.18%;2018年,净利润2.23亿元,同比增长26.45%,酒鬼似乎有卷土重来之势。

看好的逻辑

讲完历史,再来讲一讲逻辑,酒鬼酒现阶段有点类似12年业绩爆发的前夕。白酒业存在一个普遍规律:白酒公司销售收入一旦达到 10 亿元,再到 20 亿元只需 2-3 年时间,同时利润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期,利润复合增速将超越 100%( 泸州 老窖、洋河股份、古井贡酒、水井坊均经历过此爆发式增长阶段)。主要由于随着销售规模扩大,销售费用率会不断下降,从而利润不断释放。当然我看好酒鬼最本质原因还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品好

酒的品质好,品味是一种很主观的感受,但是大体喝过酒鬼、内参的酒友都评价挺好,甚至很多说内参可以比肩茅台,酒鬼紫坛超过普五和国窖1573,性价比超高。

当然这些评论有很大的主观成分,但是曹德旺这种资深爱酒人士,酒窖里只藏有飞天和酒鬼,这是酒鬼酒产品好的一个最有力证据。当然说酒鬼酒产品好,你还可以找到很多佐证,比如程思远为酒鬼酒题字:天下第一酒。12年前后,内参基本依靠口碑传播,年销售额都能超过3个亿等等。

总之酒鬼酒的品质不说超越谁谁谁,大体也是一流的,也是唯一可以再次跻身茅台、五粮液、1573系列的产品。产品好,独特的馥郁香型,这是我看好酒鬼酒重新崛起的基础。

二、产量够

高端酒的发展优质基酒不够是一个很大的限制,酒鬼有大量的优质基酒,徐可强当年加入酒鬼酒也是看上其3万吨基酒,现在已经接近四万吨。

另外,经过大师吴晓萍的改进之后,公司的优质酒出酒率也大幅提高,以下引自国金证券2008年的研报:

公司聘请了吴晓萍担任总工程师,吴晓萍是国窖 1573 酒体的主要设计者,曾任泸州老窖副总工程师,吴晓萍从 2007 年 12 月开始担任酒鬼酒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主要负责质量和勾调,目前已经成为酒鬼的“质量名片”。

吴晓萍上任之后,对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出酒率和优质品率大大 提高,原来的出酒率只有 30~40%,其中优质品率只有大约 37%左右。而改进之后的出酒率达到 45%以上,优质品率达到 70~80%(酒鬼酒以上的酒)。

原来经验型操作比较多,现在的生产工艺更加系统、完善和规范, 取消了很多机械化环节,改为手工操作。酒体质量得到质的提升,实现了浓香、酱香和清香的和谐共处,加上恒温恒湿的洞藏环境,使得酒体醇厚协调,大大减少了燥感,口感更稠、更细腻。酒鬼酒是我国唯一的馥郁香型白酒,其口感醇厚绵甜,落口爽净舒适,回味悠长,经吴大师亲自调制 之后,其酒体更赋神韵。

从酒鬼酒的营收构成来看,2018年低端的湘泉酒营收占比不到10%,这也是我看好酒鬼酒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整体白酒的销量并没有增长,低端酒竞争是非常激烈的,相对稀缺是高端的好酒。这也是今年以来内参爆发的一个原因,茅台的零售价去到3000左右,给1000多的价格带留下了很大空间,而不想喝浓香的,自然有尝一尝内参的需求。下面再摘一段内参08年的表现:

高端产品预计在 2008 年将有较好的增长势头,以内参为例,今年一季度内参创造的收入已经和标准版不相上下。内参 2004 年起名, 2005 年试 制,2006 正式销售,2007 带来的销售收入是 2006 的五倍,2008 年预计实现收入 5500 万元,相当于较 2007 年增长 150%,目前内参酒在湖南、江苏、东北、北京、广西、广东等市场陆续展开会员制,大的城市如都是六、七家经销商作为配送中心,这些配送中心主要做关系、做团购,经销商有很高的利润率。 

目前长沙高档餐饮店都有内参。目前内参的产能在140-150 吨,出厂价为 980 元,零售价最高能卖到 4888 元,东北某经销 商去年卖 100 瓶内参,赚了40 万,由于供给不多,市场需求旺盛。内参酒基本没有广告投入,2007 年内参销售大约在 15-16 吨,根据目前最新销售态势,我们预测 2008 年能够翻番,实现 28-30 吨的销量和 5500 万元的销售收入。(国金2008研报)

三、机制有一些变化

2018年底公司拉了30多位茅台、五粮液,1573的大商成立了内参销售公司。营销一直是酒鬼酒的短板,中粮这种央企控股,可以想见不会有太大的活力,但是至少也不会破坏酒鬼的品质。

酒好也怕巷子深。拉一些有资源,有经验的经销商成立销售公司,借鉴泸州老窖的柒泉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把内参做强。其实12年左右,也拉经销商成立了酒鬼酒销售公司,效果很明显。

有好的产品,产量暂时不用担忧(内参未来三年不超1000吨,18年销量200吨),营销一般,但是站在高端酒稀缺的风口上。基于这几点,我比较看好酒鬼酒。

四、估值

现阶段酒鬼酒已经涨了一倍多,很多人说这个时候来谈酒鬼酒还有意义吗?但是,买股票得记住一句话,买一只股票不要看他过去到过多少钱,而是要看他未来能赚多少钱。茅台从一百涨到四百的时候就不能买了吗?现在来看并不是的。

酒鬼酒现在的市值还非常小,但是如果内参能做起来,绝对不是这个价钱。现阶段看市盈率没有太大意义,更重要的是关注营收的增长情况,跟踪内参酒的铺货情况与价格情况。

如果内参未来两年左右能做到一千吨的规模(今年大概三百到四百吨,公司的口径未来几年翻番增长),那么内参酒的利润大概可以到十亿级别,再加上酒鬼酒,十五亿左右的利润应该不难,所以二十几买跟三十几买没太大差别。

当然酒鬼酒跟茅台比起来,确定性肯定差一些,但是赔率高很多。那现阶段我会不会加仓?可能需要结合三季报再做一些验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