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间四月天! 鲁中形胜,物华天宝。济南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百万人家。千佛山大明湖,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师者弄文弄墨,智者泛夜倾谈,济济众卿小娃。意陶陶,情醉山水。情深深,何忍分离。 2019年4月初,我们一行人在陶继新老师的召唤下来到济南铁道大厦,参加了第十一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这是陶继新老师发起的第十一次会议,毫不夸张的说,这已经成为济南乃至山东教育的一张名片。尤其是何捷老师执教的《鹿角和鹿腿》一课,让我至今回味。下面我以“趣”字做主线,串联起这节课。 “趣”之所在,在“鹿”字 在齐读课题后,何捷老师出示了一幅画,让学生回答这什么。学生不假思索的齐声高喊“这是鹿!”何捷老师毫不客气的指出:“错!”他播放了一组从古至今的生字图片,表演“鹿”字的演变,让学生书空“鹿”这个字。让学生知道中国文字从画中来,书画一体。 “趣”之所在,在“啊”字 课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鹿摆摆身子,水中的倒影也跟着摆动起来,他从来没有注意到自己是这么漂亮!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指导学生读好“啊”这个字,引领学生体会“鹿”那种自由,快乐,骄傲的心情,但是苦于无人倾诉,又压抑其中,不得爆发……可以说人生的很多滋味就在其中了。全班学生在何捷老师的指导下展现了从读不好到读好到读出韵味的这一过程,是课堂教学中最精彩的一个环节之一。 “趣”之所在,在于目标 何捷老师牢牢把握单元整合这一理念,让学生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俯瞰这篇课文。通过朗读了解单元目标,第一,先从整体上了解整个单元的目标,读寓言故事,并且明白其中的道理,告诉学生,阅读最重要的是发现其中的道理。第二,认识寓言这种文学体裁,它调皮的故事藏在文字里。让学生对于寓言有了整体的把握。 在学生认识寓言的基本特征后,何捷老师追问学生:“为什么寓言的道理一般在结尾,而不在其他的地方呢?”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归纳得出:把道理放在结尾,就是为了吸引着读者一步一步地读下去。接着教师出示文章中的道理,然后让学生注意这个文章的道理,是鹿的感悟而已,但不是读者的感悟。我们总是说要学生有自己的读书感悟,这一点何捷老师就为我们语文老师做了很好的示范,这就要求学生在读书的时候,要把自己的思考放在文章里。 “趣”之所在,在复述课文 课堂上何捷老师设置了复述课文这一环节。有自信的学生纷纷举起了小手,何捷老师却另辟蹊径,找了一个最不会讲故事的学生,通过扣人心弦的音乐和核心词语指导学生一步一步复述好这个故事。整个过程犹如一位农夫,静静等待小苗的成长,开花,收获。全场鸦雀无声,大家纷纷被一种美感的享受紧紧抓住。曾几何时,我们的教育变得越来越像工业,模式化,规模化,精细化,就是缺少了等待!全场老师看着这位最不会讲故事的同学,是如何从羞涩走向成长,走向蜕变,无一不赞叹不已。 “趣”之所在,在争论不休 何捷老师就像领路人,带领着学生进入了一个思考讨论交流的时空。 通过出示有争议的两段话“美丽的鹿角无关紧要,使用的鹿腿才是重要的。”“美丽的鹿角和鹿腿同样重要。”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辨,在思辨中探索真理。何捷老师的一句话让我至今难忘。他说:“到底什么是真理?就是从正面能够推到反面,从反面也能推到正面的,无惧人们从哪个角度进行推测。”全场掌声雷动。 “趣”之所在,在于拓展 何捷老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在对课本有所把握后,把课程从课本推向生活大课堂。 出示“世界上最难的事儿是认识你自己”。这个道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结合着本篇课文来说,在教师作了铺垫之后,学生的发言精彩纷呈,他们纷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出来很多的“金句”。 何捷老师的语文课充分体现了“生动的语文”,所谓的“生”是学生主动学语文,所谓“动”是学了之后有所提升。让语文学习生动有趣,简单来说就是激活主体,指向实质,语言追求生动,思维力求“生动”,审美取向“生动”,课堂上的一切指向“生动”,做教师,请一定一定真诚倾听,一定一定体贴宽容,一定一定耐心等待,一定一定…… 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中心小学 翟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