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作一首《忆江南》,有人说出律多且不对仗,是否需要修改?

 梧桐树边羽 2020-09-20

自作一首《忆江南》,有人说出律多,缺对仗,大家可否品鉴指正下?


星光远,醉眼迷离间,荡漾微光如萤火,似有仙家夜行船,思君何日还。

金奁集里说,3,4句以对仗为宜,是不是也可以不对仗?

黑色为主问题,引用中为题主创作词牌和自疑。

三、四句对仗问题

这个问题没什么意义,毕竟题主自己都说了“金奁集里说:3,4句以对仗为宜”。什么叫“为宜”?就是比较合适,比较好——但是没有达到这个要求呢,也无关紧要。

就好像我们上班的时候,公司对员工着装要求必须是正装,但是黑色为宜。我相信没有人理解不了这个意思吧,穿个西装上班就可以了,保证不会扣钱,黑色最好,但是灰色、白色,负责考勤打卡的也不能因为这个原因扣钱——只要不是奇装异服。

所以《忆江南》的三四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就好像格律诗中对律绝的对仗要求。你写得对仗,是你的本事,让这两句摇头晃脑念起来的时候特别有韵味,但是你写得清新自然,顺理成章,不对仗也没什么关系,没有人能因为这个原因否定你的这首词牌创作。

白居易的《忆江南》,三、四句对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李煜的《忆江南》, 三、四句就不对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这就好比白居易穿了黑色西装上班,值得表扬,而李煜穿的浅灰色西装,也没啥问题,不会被纠察扣奖金——说不定大家都觉得灰色西装好看,会跟风效仿,这就是《忆江南》这首词牌的一点点灵活性。

但是,前提是必须穿正装——平仄必须严合,而题主的这首作品,就是穿了个牛仔裤去打卡,明明不合格,却纠结自己的裤子是不是黑色。

平仄严合是词牌的基本要求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词牌这种形式虽然大盛、规整在宋,但诞生成型是在唐朝。

唐朝的音韵学走到平仄划分,就已经基本成熟,而这个时期,词牌和古体诗还含混不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格律诗也可以是乐府诗,同样在音乐中演唱。同时还有民歌上升的竹枝词,宽泛地说,既是古体诗,又可以划为词牌的一种。

所谓诗词盛世,就是庞杂混乱,各自为战又百花齐放。

但是中晚唐有一个最明显的走向,穿插在所有诗词中的主旨——格律体的形成。

格律的形成、完善,让古体诗分流成为格律诗、律古、词牌。而格律诗和律古逐渐脱离音乐成为吟诵体,词牌则因为音乐的附着,不断有人重新创作——所以我们称之为“填词”,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填字游戏,专门用于演唱。

我们今天的音乐人,如果购买了他人的音乐版权,自己作词成为一首新歌——其实这就是“填词”——当然很多人并不购买,只是抄袭他人的音乐,这一行为在古代诗词创作中是允许的,是官方的(诗有格律诗,词有大晟府、《钦定词谱》之类)。所以古诗词除了整句和意境抄袭,体裁方面不存在抄袭。

因为这些体裁是通用的。

其实仔细想想,我们写八句律诗,四句绝句,不也是一种“填词”行为?

差别只是规则不同而已。格律诗的规则进行了提成,是大而化之的,而词牌的格律规则,则是一谱一定。总共有一千五六百号词谱,格律规则每个词牌名都不同。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格律诗是吟诵体,而词牌是演唱体,词牌的平仄细化到每一个字,其根本原因是为了配合音乐的起伏——这既是更严的规则,在用韵上又更为灵活——因为音乐下字的发音会出现变调。

音乐有多少,相对应词牌名下的平仄规则就有多少。

但是古人没这么生硬,因为他们当时会根据音乐对字词进行调整,比如《减字木兰花》之类的。

而到了今天,所有词牌音乐都已经散佚了。这造成了今人写词,唯有按照词谱的平仄来填写字词,这种规则相对来说就变成了一道“死”规则。

如果你想增字,减字,不是不可以,但是因为没了音乐的可调整性,从词谱来看,你就是出格了。

出格了就不再是词牌,又回到了古体诗的范畴,如果是律句,就是律古。如果连律句都不是,必然在诵读上有问题,基本上就是垃圾——念都念不通的诗词作品,就是垃圾。

《忆江南》平仄规则

这首词以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为正体,到了宋朝之后,随着音乐发展,单调不足以填充音乐演唱,于是出现了双调变体,其实就是把单调的格式重复一遍。

这就是典型的音乐影响词牌体裁的变化。

很显然,题主的这首词从字数来看是走单调正体的路子。正体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平中仄,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中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我们可以看到,词牌平仄变化完全是以“仄仄平平”的双音相替变化为准,也就是说这都是律句,特别是三四句,是标准的相对七言律句,同时还保持字词对仗。

而我们看题主的作品:

星光远,醉眼迷离间,荡漾微光如萤火,似有仙家夜行船,思君何日还。

“迷离间”,“迷”字平仄错误造成三平尾。“微光如萤火”,“光”、“萤”双平失替,“似有仙家夜行船”,“有”字失对,“家”、“行”又是双平失替。“思君何日还”,“平平平仄平”和格律要求“平仄仄平平”也相去甚远。

不是说不按照格律写,就不是一首好作品。不按照格律写,就不是一首格律体,这没问题吧。不是格律体,那又说什么词牌呢?

所以题主这首作品,只能说是一首不遵守平仄格律的古体诗,只不过字数、断句正好和“忆江南”一样罢了。

但只有字数和断句一样,是不能称为《忆江南》的。

所以要说自己写了一首《忆江南·星光远》,就必须在上面指出的这些地方一一核对正体平仄进行修改。

至于词的意境怎么样,是不是一首好词,抒发了怎么样的心境,都不在讨论之列。

我们说某某某是个好人,其最低要求,他得首先是个人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