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一样的格致诚正

 老卢780 2020-10-05

大学八目对整个儒家来说非常重要,但历来对它的理解却又各不相同。尤其是格物。

周月亮在《阳明心学十九讲》里说,“关于格物致知的解释,在晚明刘宗周的时候就有57种解释”;今日的百度词条也有不少,如果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A0%BC%E7%89%A9%E8%87%B4%E7%9F%A5/565149?fr=aladdin

2020年初因为疫情影响,在家时间比较长,仔细学习了张庆祥老师的一些音频课程,非常认同他对于八目的理解。融合各家后,表述如下:

1,格物:界定对象,也就是明确是什么事(心上的或心外的);“格”作“来”解;

2,致知:知,是知觉和感受(不是良知,说一个良知就笼统了);致知就是获得和体悟知觉;

3,诚意:意,即心上之音,也就是心上的波澜及情绪;诚意就是真诚地面对自己的情绪;

4,正心:端正自己的内心,如何端正?反己!这是最重要的功夫。

5,修身:用端正的心行事;修订自己的行为。为何“修”?修什么?修自己因情绪产生的本能反应。

佛说五蕴:色受想行识。

色:即一切色相形物;和格物说的类同;

受:即感受;同致知之说;

想:即事物触动形成感受后,对自己内心形成的影响:即思想的涟漪;同诚意和正心;

行:行动;即修身;其中也有正心之意;

识:证悟所得;同明德。

举个例子:

被妻子责备带孩子不专心致其碰伤,独坐茶台,心生郁闷。

a,首先诚意:弄明白我有什么样的心情——情绪低落,心生郁闷。

b,致知:什么感受?恼怒忧郁自责不开心。

c,格物:什么事?这很关键,细想一下:被妻子指责;孩子碰伤;自己不专心。三件事。

d,所以:被指责导致恼怒,孩子受伤导致忧郁,自己不专心导致自责。

行为之前,一定要先正心。而正心的前提是诚意。

如何诚意呢?

诚意于自己的情绪,

由情绪倒推回去看看带来情绪的感受(致知

以及带来感受的来源(格物

然后可能知道该怎么做了正心

还只是一个可能,未必会必然,这里是关键所在。因为弄清楚了这个事情(上c和d),并不意味着我一定能够正确地应对(修身),我还是可能被某种(三种其一)情绪牵着走。这里就需要先确定纲领(三纲),如果不能立志为“明德亲民止至善”,做什么行为就都有可能了。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正是在“确定三钢”之后,有了一个循天道止至善的信仰之后,亦即儒家立志成为君子圣贤之后,内心自然生发而出的信仰之力。

所以致良知,很难凭空而植入我们的灵魂。只要接受了老祖宗天人合一、民胞物与、心物一元的世界观,致良知就会成为本能。

诚意,就是直面自己的情绪,面对它。在自己众多的综合的情绪中,一丝一缕剥离出愤怒、羞愧、自责等情绪。正视自己的情绪,无论它是什么情绪。从而倒推回去,看到自己情绪(恼怒)的源头是某一种感受(被指责),感受的源头是某一件事物的出现和发生(孩子受伤)。到了这里,经由诚意,我们方能看到本质。

如何正心呢?

正心的功夫:

妻子的指责:她是担心孩子;我的恼怒情绪是被点中自责的伤痛,是私心;放下!

孩子碰伤:已经发生的无法改变,唯有前车之鉴,多多注重容易磕碰的地方;改变!

自己不专心:的确有看手机过多(虽和碰伤没直接关系);陪孩子要少看手机;自律。

然后,可以修身了。承认错误,总结方法,改正错误。

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内心

就是在自己心上找方法。

重点是“自己的心”,即反求诸己。

如果不诚意从而正心,势必如下:

因被指责而恼怒从而争执(又不是我故意的,哪个孩子还不受点伤,我已经很自责了你还……)

因孩子受伤而责备孩子(你这屁孩子!怎么不当心一点,弄瞎了眼睛怎么办)

为自己辩解(我还能不眨眼地盯着吗)

所有的错误的应对,都是因为将关注点放在了自己的心之外。

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被指责

不开心

恼怒

放下

孩子受伤

难过

愧疚

改过

自己带娃不专心

郁闷

愧疚

自律

诚意和致知以及格物,有明确的顺序,但它们又似乎同时发生。

为了说明这几个概念,换个更简单的例子:睡觉中你突然被孩子的吵闹声吵醒,你有点恼,如何做?

发现自己有点恼火,诚意,面对自己的恼火;

恼火是因为突然而来的声音,这是感受的觉知;

这个突然而来的声音形成的感受是因为孩子们放学回家了,这是事情是格物。

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心天赋具有的能力是觉知,有事情发生自然会有感受,这个感受是本能的,没有对错和境界高低(除非残疾人或非正常人)之分。而感受也会本能地导致情绪波动。

即物导致知,知产生意,这两个是自然的过程

真正需要我们主观介入的是“诚”和“正”。

诚意是直面自己的心情波动,找到自己当下的位置;

正心是看到自己应该在什么位置,让心回到“正位”。

诚意和正心,是你当下的位置和你应该去向的目标的位置。

要想正心,必须先知道自己在哪里。

再比如我帮人解惑被人赞扬懂得道理挺多,于是心生得意。这个场景如何做?

或再比如我被蚊子咬的难受,愤愤不已的场景,如何自处?

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色因(事物原因)

觉知和感受

情绪

反求诸己(放下,改过,自律)

孩子们放学回家喧哗

吵闹

被吵醒后的恼怒

接受孩子们童真烂漫我行我素,放下顿生的情绪

因表现而被人赞扬

被夸赞和尊敬

得意和开心

旨在助人,当下开心可以,持续得意不该

蚊子咬我

恼羞成怒

我何以被它咬到?要不打死它们,要么赶快逃离

几个重要点:

1,诚意是源点。从诚意开始。

当我们观照到自己,觉知到自己的情绪后,不要回避,而是正面它、直视它。这个情绪变化非常珍贵,他就是我们鲜活生命的表现。当我们关注自己的真实的情绪,才可能找到背后的原因,从而最终不被情绪所左右。相反,无法做到直面自己的真实的情绪波动,就不可能做到正心。无论我们看到自己的哪一面,都要正视它。这是血淋淋的残酷的事情。没有这一份残酷的勇气,不可能纠正自己。所以我很赞成格致诚正要从诚意入手,这也是原《大学》本意。

2,格致诚正,是有次第的。

如上表格的第二行。重点在于觉知的感受和由此产生的情绪变化,即知和意的定义。这一点是和其它解释最大的不同。知,是觉知,是心体本能的对外在刺激形成的反应。意,是基于觉知产生的情绪变化。意即心上之音。而物,是刺激的源头,可以是外在的也可以是内在的。比如被蚊子咬时,蚊子是源头;但过了1天后回忆此事时(腿上若干个包)仍然心有余悸,这时候的物已经是内心的回忆。你是否如我一般,常在静坐时因为想到一些事情而会心一笑。那个事,已经是心上的事了。

王阳明的理解固然超凡,但我更喜欢这一个理解。将大学原文中反复讲了两个来回的次第诠释得到位。(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欲……先……;物格而后知至,……而后……,而后……)这一点非常重要。初读大学时,我就为这个问题困扰,不理解为什么老夫子要翻来覆去讲。很多解释都无法在这一点上自圆其说。

3,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内心心,如何端正?心无极,无正反、无宽短。但有指向——我们可以面对正确的对象,即我们的心本身。正心,就是观照自己的心,就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从自己身上找方法。

从自己的体会来看,反求诸己无非三个方法:放下,改过,自律

已经发生的无法改变的事情就放下;

未来可能会再次遇到的事情就要改过;

这次(侥幸)没错但未来可能会的事情,就要自律。

4,格物一词,被赋予无法承受之重。

猜测,历代学者都想给这“格物”二字赋予厚重含义,但其实它或许不堪重负。就是一个简单的“来了一件事”即可。格物和致知都只是体悟,真正的修行是诚意和正心,以及后面的修齐治平。

如果将格物赋予了正心的含义,就会导致概念混淆,让更多现代人陷入纠缠的旋涡,最终因为难以理解而放弃了儒家智慧。虽然对于领悟到其中奥妙的人来说怎么说都说得过去,但从儒家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说,我觉得要简化它。在传统文化没落的今天,这就是更先进的“用户思维”。

20200616补充:

昨天下午陈三万来访,聊了4个小时。难得可与语道的人,呵呵。期间他提到正心的“正”可做“一”解,我觉得很赞!正心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将事情简单化,将意、知和物分成一缕一缕的“成套”的单条线,就如同上面第一个例子(小孩受伤),将自己的郁闷情绪分解为三个单一的线索。如果笼统行事,势必混沌难解。同时,这个“一”也必然是唯一的方法:自己的内心。感谢三万!

20200619补充:

重回到大学八目,“正心”似乎不是去判断事情该不该做,而是更多的指向如何去做。经常举的例子说在地铁看到一个美女,美得流口水,诚意于自己的艳羡的感受后,如何正心?我喜欢她而已,她又何曾喜欢我?如果她也与我眉目传情,如何正心?若是单身,自然多个朋友也不错。若已有妻室,如何正心?最难消受美人恩,还她一个感恩的眼神,罢了!黄山很美华山也俊,何必都置于自家庭院,打理不过来还会误了那些风情。你好,再见!

这样体悟过来,事情其实没有该与不该,只有如何应对(自恰)。想该与不该,就是在外求一个准则;想如何应对,就是反求诸己探求自我破局的方法。

20200620:昨晚发给宁长春同学,早上收到诚意反馈:

念总早上好,坐在书桌前,仔细品读了念总的文字,很受教益!尤其特别开心的是,学习中,书离人远,但是身边的人和你讨论问题,书一下子就离的人很近了。鲜活起来,让你能更近切的走进书中去。关于念总的这篇文字,我仔细读过后,具体内容上,我几近完全赞同。我的几点想法,和兄分享:1、解读总是自己的,只要是对自己身心有切实帮助的解读,就是真正有用的解读。哪怕相对而言,有更为精确地解读,但是如这个解读不能体贴到自己身心上来,这解读再如何,对自己也没有。为己之学,是不是有这个意思呢。2、另外,即便一个人,对同一段文字,同一个概念的解读,也是不断在变化。不断的往精深处走。就像儒学,一入门,先读《论语》《大学》,但是不会建议去读《中庸》,《孟子》,或者也有这个意思。也像我们上学,先学数字,再学几何,再学微积分,亦是如此。有认识,才有更深入的认识。每一个阶段,认识不同,但是总在向前进步。所以结论大约是:有能够助于自己做事进步的认识,就是好的,但是期望获得一劳永逸的认识,是不好也是不可能的。兄这篇文章中的认识,我个人觉得,已经很深入了,但我相信这是一个新的起点,绝不是结束。3、儒学和佛学,市场上各种人各种书,有些不能细究,按照王阳明的话说,就是有些“粗”,但是这些人这些书也是有价值的。记得当年北师大于丹讲《论语》,错误百出,但是我个人认为这也无妨。因为就推动经典典籍的新生命,这是有用的。恰如某些佛教徒,宣讲的理念,可能大多都是经不起推敲的,但是也无妨,因为他所理解的这些理念,对于他是切实有用的,也能切实的推动他的进步,以及影响到整体的进步。我想,任何学问,是不是都要分层次的进步,分层次的学习,勿助勿忘,是不是这个意思。走一段路,了解一段路,没走的路,不能了解,不清楚自然也是自当如此了。4、所以兄对于“格物”的解读,我是细读后,完全赞同的。文字是符号,我从这符号下面,看到了兄的逻辑和思路,看到了表达的意思,和所谓的57种解读,没有本质的差异。5、按照王阳明的表述,“格物”两个字,就是“把事情做好”,“致知”,两个字,就是“体认良知”。因为良知是抽象的,离不开具体的载体,而事情本身,就是承载良知的载体。所以要通过做事情,并且把事情做好,把事情摆正,理顺,(格物),那么支持这个事情的道理,也就是良知,自然就得到了个人的体认,以及本身的应用(致知)。我个人理解,王阳明的意思可能是这样。但是说回来,我觉得这个意思,和兄的意思,没有大的差别。6、最后回到兄的两个例子。其一:看孩子。看孩子是事情,良知所在,既是认真负责,耐心耐烦。没有看孩子这事,这个认真负责耐心耐烦,一个人永远体会不到。而同时唯有认真负责耐心耐烦的去看孩子,看孩子这件事才能做好。所以格物致知,对于看孩子而言,格物是看孩子,致知是耐心耐烦的体认和应用。两者结合在一起,谁也离不开谁。这就是工夫本体不能分开,所谓的体用一源。孩子没看到,只是因为致知的工夫不到,还未将耐心耐烦这一点良知体认到并应用进去。其二、地铁上见到美女。见到美女,心中泛起波澜如何应对此情绪是事情。那么这个事情如何摆正?从而显现出良知?窃以为——见到美女,不动心不动情者,除非是石头草木,这就把人最基本的生物性给彻底丢掉了。这人一定是身上或者心上有缺陷。但是如果已有妻儿家庭,良知便要牵引我们去考虑别人,上前搭话,即便与美女认识,牵手,乃至肌肤相亲,又如何不对各种人造成伤害。这一思虑,已经是良知了。体认到这一点良知,于是欣赏过后,依然下地铁,回家,买菜做饭,过好自己的生活,这就是把这个事情摆正了,理顺了。这就是格物致知。如若不然呢,赶上去要电话,要微信,要交往,接下来,欺骗家人,欺骗美女,得到人欲的时候,才发现这事情没做好,没摆正,没理顺,这就是在这个事情上,没有体认到良知,没有遵从良知的指引。呵呵,就说这些,供念总参考。另外,多谢念总的信任抬爱,我和兄一样,业余时间爱好王阳明,很多地方,也不很明白。写公众号,主要目的是督促自己深入学习,以及减少打麻将的时间,这是实话,千万不要误以为我对王阳明理解的有多清楚啊:)其实不仅自己的学习时常焦头烂额,生活中,也是经常看孩子喝酒的事,常常犯错误,致良知,一直在路上,一直在努力而已:)再次感谢兄抬爱:)

2020年9月1日补充:宁兄文字的思考。

收到宁兄的文字后,隔几天就读一遍,受益良多。

其一是感叹于宁兄的修为。责善之功了得。文中提到很多和我不一样的观点,却能让我平和的接受。这大概是真功夫的体现。要达到这个状态,我还有很多路要走。有时候不讲方法,就会将本来容易的正当的事情做得偏差,甚至造成不好的结果。

其二是从这段时间以来越发理解宁兄所说的“不断往精处走”。随着思考和践行的相互印证体悟,逐渐打通理顺了最初写这篇文字时尚未通透的地方。这就是为什么更高维度的人总能看到问题,而低维度的人却很难接受的原因。幸好,尽管当时我有很多不同的理解,也并没有当时就去和他辩论。不然,即使辩论,因为还不能体悟到,说再多其实意义都不大。这一点也令我反省:跟高人无需过多辩论,多听就好,慢慢消化;而跟相当或不及的人,更不需辩论,不建立在自身体悟上的知见,多说无益,静待花开。

其三是宁兄的谦虚。这大概是我最难做到的。有时候,稍有进步,就按赖不住欣喜,会将很多体悟当做必然去苛求他人理解和接受,心中有“我”。如果能像宁兄一样,将这天大的道理学问举重若轻、不将不迎,当做是喝酒饮茶一般平常世事,那必定是入了无我之境了。

2020年10月4日补充(上文蓝色文字)

正心的前提是信仰(明明德)

十一假期,陪小女之余,读床头周月亮的《王阳明传》。提到朱熹的大学以格物为主题,王阳明的大学以诚意为主题。我想这个理解都没什么问题,因为他们对格物和诚意的定义都不同。这不是我想说的重点。重点是我理解“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这一句的意思应该是:正心之后,不受情绪左右,做出正确的应对。这样理解的话,就非常好的契合了上文对于格致诚正的诠释。

从正视自己的情绪,找到引发情绪的感受,明确带来感受的对象(事)后,在信仰的干预下,做出了正确的决策行为。比如被父亲责骂时无论多么屈辱愤怒都会老实跪着,这就是喜怒哀乐未发之中。

有一件事情发生(物)后,产生感受(知),感受带来情绪变化(意),知和意这两个过程都是天赋的本能,由不得我们。但我的行为是完全由我们自己支配的。我们在价值观和目标(即信仰)的驱使下会做出最佳的决策行为。正心,是修行的最重要工作。心对了,应对才会“中”,结果才会“和”。

何以说“不诚无物”?

现在其实好懂了。因为不能够诚意于自己的感受,就无法经由意倒推出知和对应的物,就弄不清楚究竟是什么事情让自己产生情绪波动。弄不清楚究竟是什么事,就没找到“对象”,不知道对谁用工夫(发力)。

最后总结:

我不能同意说格物就是正心,正心就是诚意。那样说的人,自己心里或许明白,听者就未必了。

格物,就是界定对象;

心体具有刺激就反应的本能,所以觉知是本能;

觉知会带来情绪的变化,所以意也是本能;

精准真实地面对自己的情绪,就是诚意;

意,就是心上之音。诚意了,一瞬间就能知道自己的心跑到哪里去了,

也在同一瞬间知道了对应的“知”和“物”。

格物并不会让我们的行为符合天道。

让我们做出正确选择的是信仰——三纲,王阳明称为立志。

有了坚定的信仰,才有可以比对的标杆,如此才能正心。

不理解天人合一,就很难做到反求诸己。

正心,就是内求,就是反求诸己。

你可以放下,可以改变,可以自律,总之,靠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