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职业”必备的专业知识:PCK,你具备吗?

 张福涛lu70kpm9 2020-10-09
“教师”这个职业,和“研究人员”这个职业,
显然都是某个学科的“专业人士”,
都必须要具备该学科的专业知识。

那么,二者之间的差别是什么?

或者说,一个顶尖的博士毕业,
他就具备了足够的学科专业知识,
如果他想做老师的话,还欠缺什么知识呢?

这就是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教师专业化”的初始期,
首先面临的难题。

早先,人们(包括研究者)普遍认为:
教师不仅仅要和“研究人员”一样,掌握学科专业知识
还必须要多掌握一样知识:教学法知识
但是,这一理论假设,却经不起实践的检验:
  • 即使两位学术背景相同的老师、也采用同样的教学法,但是教学效果的差别却可能很大。
在现实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尤其是新教师和老教师之间,
即使新教师使用被广泛认同的、“先进的”教学方法,
而老教师使用“传(guo)统(shi)的”教学方法
新教师也很难胜过老教师。

也就是说,教学法知识,
对于教师职业肯定是必要的,
但也肯定缺了些什么。。。

这个迷题,在1980s终于被斯坦福大学的L. Shulman教授所揭开。

舒曼教授主要从事关于教师在教学中知识增长的纵向研究
即教师在完成自己的专职教学工作的同时,其学科知识是怎样变化的。

经过长期的跟踪研究,尤其是对优秀教师的访谈、分析,舒曼教授得出了一个结论:
  • 优秀教师并非掌握了某种特别的教学法(或使用得巧妙),

  • 而是他们特别“会讲课”——通过讲授的方式,让学生很快理解、掌握知识!


舒曼由此认为:
  • 教师的专业性主要体现在“知识的可传授性”上。

这倒是跟震古烁金的大教育家杜威的观点相当一致:

那么,从教师职业的专业知识角度来说,
这个“知识的可传授性”又体现在哪里呢?

舒曼教授在前述“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法知识”两个圆圈之间,
找到了一个交汇之处,
他称之为: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即PCK
翻译成中文就是:“教学内容知识”,或意译为“学科教学知识”。

学科教学知识,
究竟又是一种什么知识呢?

费曼教授是这样描述的:
  • 学科教学知识,就是把教师所拥有的学科专业知识,转化为易于学生理解的表征形式的知识!

说成大白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
  • 专业知识,也就是书本上的表述方法,是不利于学生理解的
  • 因此,老师就需要要把知识,转化为另外一种表达方法,让学生易于理解。
简言之,PCK(学科教学知识),就是关于“表征”的知识
(如果觉得“表征”不好理解的话,用“表达”也可以)
——尤其是“如何用多种方法表达同一知识”的知识。

所以,
老师的作用和教材是截然不同的,
教材,是学科专业体系的某种编排,要解决的是“教什么”、以及达到什么目标的问题
老师,要解决的是“如何教”“如何帮助理解”、“如何促进学习”的问题。

所以说,
老师只会、或只敢张嘴闭嘴说术语,
是做不好教学的,
必须要吃透教材、超越教材
这样才能做到:不照本宣科、反而能搞好教学的效果

王珏老师的另一篇关于“说人话”文章:

说的也正是这个意思。

伟人之间的理解,总是在不经意之间神似!
舒曼的观点(老师的有效教学需要变换知识表征形式),
和诺贝尔奖得主、美国加州理工大学教授费曼的“费曼学习法”极为相似!,

费曼从什么才叫“真正掌握一个知识”的角度出发,
提出了如下令人震惊的观点:

以上观点详见:


按照费曼的说法,
如果你不具备将一个知识,传授给一个小白(或12岁的孩子),
这只能说明,你自己还没有“真正”掌握这个知识。
【王珏老师注:也许只是长期的专业训练、条件反射的结果?】

其实,无论是舒曼的PCK理论、还是费曼学习法,
都提出了一个对于老师来说,极为重要的话题:
  • 知识的表征形式,怎么会有多种不同的表征方式呢?不是应该只有一种吗?

其实,这就是舒曼教授所说的:
认为只有一种的,就说明你只具备“学科专业知识(CK)”,
不具备“学科教学知识(PCK)”!
——专业的研究人员,是不需要PCK的,只用专业术语不仅足够、而且必须!

这就是舒曼为什么认为PCK是教师这个职业的“专门知识”了:

你是否可以把一个知识,用多种“表征形式”进行表达,
就决定了你是一名专业研究者、还是一名教师,

你所用的“表征形式”是否恰当、符合学生之所需,
就决定了你是一位优秀教师、还是普通教师!
(当然这只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其中一个条件)

如果以上观点,您都同意的话,
那么,最难的问题就来了!
我是一个老师,怎么知道要把知识换成哪种表征形式呢?

在今天以前,这个问题很难解决,
因为它不仅涉及到教育心理学、教学技术(教学设计)、课程论、教学法、学习理论,
最重要的是它还涉及到各个学科——学科差异何其之大,不可能有人能懂全部的学科知识呀。。。

所以,这正是PCK理论虽然极端重要,
但却难以推广的原因!
因为它说不清、道不明
有专家说它是一种“实践知识”、“隐性知识”,
——老师得完全靠自己去摸索它、体会它,然后你才能运用它。。。

万幸的是,当今学习科学(脑科学)的飞速发展,
使得我们可以比较深入地理解和揭示“学”的深层规律,
在学习科学(脑科学)的加持之下,
我们就可以总结出一套理论基础扎实、行之有效的“学科教学知识(PCK)”!

比如说,如何变换知识的表征形式,才能“促进理解”,
王珏老师基于学习科学(脑科学)的研究,
提出了一整套如何促进专业术语理解的“语义情境化”原理
遇到一个知识难点时,
你只需按照上述5种方法,找到一种有效的知识表征形式,
难点就将迎刃而解!
——这不就是“转换知识表征形式的知识”:PCK吗?!

比如:有一位河北邢台的孙艺铭老师,他在讲《商业模式》的定义时:
商业模式是指一个企业如何利用自身资源,在一个特定的包含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商业流程中,将最终的商品和服务提供给客户,并收回投资、获取利润的解决方案。

他发现:
  • 直接讲定义,再举几个例子,学生总是似懂非懂

如果老师不具备“学科教学知识(PCK)”的话,
就只能不断强调、重复,拆开了掰碎了,讲了又讲,
可想而知,效果还是一般般,
所以只能要求先学生死记硬背下来……

孙老师通过学习、具备“学科教学知识(PCK)”后,
他就意识到:
  • 如果只按照书本的讲法,学生永远是似懂非懂的。他需要做的,变换知识的表征形式!

怎么变换呢?
孙老师采用了“语义情境化5种方法”中的“类比”法!
他说:
  • 学了《学习科学》课程后,我根据商业模式定义,去寻找和学生生活情境相似的类比,最后终于发现水龙头的出水量、出水速度、出水方式和商业模式是一样的!

类比,作为一种“经验”,很多老师都有,
但是作为一种具备科学性、必然性的“学科教学知识(PCK)”,
就必须要清晰地揭示出“类比”的作用机理
——这,在《表象与本质》一书中,被无比清晰、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根据这本书的观点:
类比,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本能,
人们可以很容易地通过与熟悉事物的类比,
来理解陌生事物的内在结构特征。

因此,对于不好直接讲清楚的知识(比如内在的、看不见的东西),
类比,就会产生神奇、强大的效果!

顺带着说一句,
费曼,就是一个“类比大师”!
在他的大学物理课堂中,
充满着各种有趣、离奇、然而却贴切、让人瞬间理解的类比,
给很多学生、甚至物理学研究者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记!


关于《表象与本质》一书中,对“类比”的阐述,
王珏老师曾经专门写过一个系列的文章,最后一篇为:

感兴趣的话,点击链接就可以看到系列文章,
也可以直接看《表象与本质》一书,非常易读:


通过上面这个例子,
我们就知道:
  • 对于教学来说,知识确实可以有不止一种表征形式!(对于专业研究者,只需一种即可)

对于一个具体的学科知识,
老师掌握越多种表征形式,
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环境,方法就越多、越恰当!

根据王珏老师所提供的“语义情境化”的方法模型
除了类比,
还可以用可视化、体验式等方式,来表达一个知识。

下面,我就以“冒泡排序”这个知识点来举例,
采用不同的表征方式,
揭示冒泡排序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样
(此处不涉及到具体如何编程,但理解了原理的本质,编程并非什么难事)

首先,大家先确认一下,
纯语言文字的表征方法,对于各位来说,恐怕有如天书吧!

【表征方法1:语言文字(专业术语)】
1.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前一个比后一个大,就把它们调换位置。
2.对后续每一对相邻的元素,重复上述步骤。这样,当第一轮循环结束后,最大的数会被交换到末尾(该数排序已完成)。
3.针对剩余元素重复以上步骤。这样,每当一轮循环结束后,都会将该队列中最大的数交换到队列末尾(该数排序完成)。
4.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最后一个数,此时排序全部完成。

【表征方法2:可视化】
针对上面这段文字,
如果我们用“可视化”的方法来表征,也许你立马就能懂!
(简要提示:其实就是不断地“比较-交换”,谁大谁就往后排)
如果您能看懂动图的话,
现在回过去看文字的描述,
基本上就能看懂了!

你看,同一个知识(冒泡排序算法),
可以用专业术语来表征,也可以用可视化的动画来表征,
一个知识的两种表征方式,表达的是相同的本质
但专业术语,往往会让人摸不着头脑,
可视化,则很可能让人“秒懂”!

同样的'冒泡排序'算法的本质,
河北衡水的王苹老师则采用“体验式”的方法,
在学生的亲身参与下,将知识转换成了如下表征方式:
p《程序设计基础》,其中一个知识点是讲解数组排序,我首先提问学生,他们如何理解排序,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认为排序就像是排队,但是排队一般依靠自觉,所以如何按顺序排序,学生说不太清楚。
p我让10个学生自愿上台,学生任意站立,身高参差不齐。
p我让其他学生充当CPU,对相邻两个人的身高进行“比较-交换”操作,把小的交换到前面,大的交换到后面。经过9次比较后,可以看到最高的学生被交换到最后一个位置。
p依此类推……
p学生亲身体验了排序过程,实践探究问题答案,理解更透彻。

最后,
王珏老师在给自己的孩子讲解“冒泡排序”时,
使用的是“案例式”的表征方式(王珏老师将其称为“具体化”
这种表征方式,虽然略显枯燥(当然肯定看得懂),
但由于可以体现出排序过程中的“数量关系”
因而对于编程中变量的设定,其实是非常有效的。

【本文总结】
作为教师,首先要理解:
  • 一个知识,
  • 不只有一种表征方式(即教材中的“专业术语”),
  • 它可以有多种表征方式。

教师不要掉进“照本宣科”的“专业工作者思维”的陷阱,
要认清:
  • 教师的作用,就是超越教材的表征方法,
  • 找到能够促进学生理解的表征方法!

教师掌握的表征方式越多,
就越容易找到合适的方法,促进学生理解。

当老师具备这样的意识时,
还要具备“转换知识表征形式”的“方法”
—对于难以理解的知识,有哪些方法可以转换表征形式?
这种“方法”,就是本文的主题:“学科教学知识(PCK)”!

王珏老师已经通过学习科学/脑科学的研究,
给老师们提供了“转换知识表征形式”的5种方法
(也即“语义情境化”的5种方法)
老师们在遇到知识难点时,
不妨沿着这5个方向,尝试变换知识的表征形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