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41岁,体制内,被上级借调14年,今年又回到原单位,全部归零

 彪悍猫先生 2020-10-12

作者 l 悬崖上的猫 

来源 l 彪悍猫先生(ID:BHMaoXianSheng)

01 我,41岁,体制内,被上级借调14年,又回到原单位,全部归零

这两天,朋友老吴找我诉苦,说自己被上级单位“借调”了10年,然而回到原单位后,自己多年的积累都全部归零,他陷入了无尽的苦恼。

老吴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我们当地的某局里工作,进入体制没两年,他在写作上的才能,包括公文、计划书、方案等的能力,很快就被上级机关发现了,刚开始的时候,上级单位也只是在人手不够忙不过来时,让他过去帮着写写材料,也就几天的时间。

可是慢慢的,从帮几天忙,变成了短暂的借调,而且上级机关多个部门都很需要他,做的工作也不是只单单写材料,每次借调时间短则两个月,长则半年,再到后来,借调以年为单位计算了。

老吴27岁时,上级单位正式开始了长期借调他,说实话,他当时根本没有想太多,反正就是感觉那时非常有面子,一方面上级借调显得自己能力强,素质得到了认可;另一方面,每次朋友聚会他可以跟身边的朋友“炫耀”,虚荣心得到了满足。

朋友也确实羡慕他,以为他很早就进了体制内工作,而且还能进入上级机关,前途无量!没想到,上级机关的这一借调,一借就是14年。

也就是说,老吴在他原单位只工作了4年,而上级单位的“借调”,让他在上级单位工作了14年!这几天因为单位体制调整,老吴只能“滚”回原单位。

老吴说,兜兜转转十几年,现在年龄大了,和年轻比没了竞争力和性价比,回到原单位级别没上去,工资也没涨,几乎全部归0,感觉很丢人,很多同事都觉得他可惜了,一个当时那么有才华的人,如果能早点回来,现在肯定是处级干部了。

02 为什么被“借调”后再回原单位,会陷入尴尬境地?

体制内不同于体制外,体制外的人,只要你有清晰的目标,只要你知道要在哪个方面做到非常专业,你就根本不用强迫自己去适应环境或讨好哪些领导,如果不适应,领导不对路,跳槽走了就是,因为你不必得到一家公司某几个掌权领导的认可,而且一般私企也不会给你足够的地位和权力,不会让你有满足虚荣心的机会,你更多关心的是,否能得到市场的认可。

但是体制内就完全不一样了,你进入一家公司后,必须努力去适应公司的环境,适应公司的文化,寻找机遇,做出成绩,得到权力核心的认可,再沿着公司上级给你安排的职业路径,一步步往上走。

因为在这个偌大的体制内,你可能什么都不是,只能做很细分的一些工作,习惯走流程,你没有什么议价权,唯一的捷径是服从安排。如果你在公司有过多的变动,就很难在某一方面形成积累,无论是专业能力、权力、地位等。

回到老吴这个案例,当时他被借调1年后,本来应该到了职级调整的时间,这时候,他是第一次感觉到尴尬。

一方面,老吴在20-30岁这个阶段,只在自己岗位上积累了4年,但接近30岁又被调到上级机关工作,今天这个部门帮帮忙,明天那个部门解决点问题,表面上看起来在上级机关很有面子,但实际上老吴这些年的职业生涯,其实是散乱无序、没有任何积累的。

另一方面,因为老吴的编制不在上级机关,职级调整还要看原单位的。虽然领导比较照顾,多方努力,终于把他职务的问题解决了,但也是因为级别低,调整简单,才容易解决。

以前每次到了职级调整的时候,他就跟领导要求,看看能不能回原单位,但他每次也熬不住领导戴高帽,又留了下来。比如领导经常给他说,你你在某某方面的能力这么好,留在下级机关实在太屈才了,再坚持坚持,很快就会给你定位了。

可没想到这次职级调整就没那么顺利了,因为原单位今年有了人员竞争,那要调整职级,自然会优先调整本单位的。老吴说,也都怪我自己,我在上级机关习惯了这样的舒适区,时间太长了,感觉像被温水煮过的青蛙,很难跳出来回到下级单位了。

03 工作中被“借调”的人,需注意以下两点

不管你在工作中,长期被上级或其它单位借调,你一定要考虑到这两点因素:

第一,职务不容易解决

比如,你工作在上级单位,但是你的关系、编制却在下面,那可能平时还好,互相打个照面,互相配合工作是没问题的,可一旦到了调整职务的时候,一旦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时候,下级对上级单位的考虑就会小很多,因为他们始终会看你对本单位的贡献度,如果原单位对你的印象都很模糊,那你的前途真的是不敢想象。

第二,待遇不容易解决,且纠纷会较多

你的编制不在上级单位,所以很多福利都没有你的,因为发福利是按照编制发的。当然,下级单位的福利,你也没有办法领取,因为你的人不在下面,让你领,你也不好意思去。

这点无论体制内还是体制外都一样,就像我的前单位,上级集团公司把你借调过去后,每次逢年过节,上级单位发的各种礼品和奖金,就都没你这个被“借调”者的,而每次下级原单位的各种旅游活动、休假福利也没你的,因为你人不在下面单位,你必须得按照上级单位的时间作息。

04 你要学会忽略工作中“虚”的标签

老吴这事儿,归根结底,也与他自己的虚荣心有关,想着上级单位的头衔和资源,以及给自己的背书,有点飘飘欲仙了,而忽略了实际的东西。

其实,很多领导都不是傻子,这年头,很多高层都学聪明了,他们喜欢挖的人,借调的人,通常都是有些许能力、为人老实且听话肯干,最重要的是看准这些人喜欢表面上虚的东西。

他们认为,不就是一个好听的岗位名称么,不就是想让人捧你两句,再说两句打鸡血的大饼么,你想要,我给你。所以你看,现在大大小小的公司里,总监、副总裁、主管遍地都是,领导比员工多,承诺比吹牛多。

很多人在职场上追求各种好听的称号,各种好看的标签,各种标签往身上挂,殊不知,行情不好的时候或者改革的时候,最先干掉的就是你。

为什么?因为你没搞明白你的一切价值,其实是来自于你的实际能力、权力、地位,如果在体制外,更多还要来自于你能持续创造的价值,这才是你的的立命之本,而不是因为你在意的那些虚的标签。

总之,对于单位中的“借调”,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有时候上下级单位在一起开会,你说的方案,上级单位领导觉得可以,而下级领导觉得不行,你想修改吧,上级领导认为没必要,但是不改吧,原单位领导又不高兴,毕竟你只是名义上是上级单位的人,这样你就像个“夹心饼干”一样。

所以,对于“借调”这个事,如果你没有十足的把握,一定要慎重,不要因为一时的面子而让自己抱憾终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