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书吧:《孩子受益一生的思维力》

 成都书语 2020-10-17

聊   书 吧     

书友们大家好,

小龙人书语小屋“线上聊书吧”第三十二期发布,

今天邀请到的是胡玲老师

胡玲:

成都书语二期故事人

成都书语儿童读书会带读人

初中数学老师


《孩子受益一生的思维力》

教师节这天很高兴请到了胡玲老师聊书,胡老师先从作者开始介绍。

胡老师说:他们创造这本书是按照why,what,how,为什么需要思维导图,什么是思维导图,怎样使用思维导图这三个方面来说明。

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茫,只思考不学习,就会倦怠而无所学,学和思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里的学就是学习知识,思就是思考,现在是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想要获取一个知识,网络上有很多。我们可以直接查询出来,但孩子的思考力呢,我们该怎样从小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

思考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怎样让我们的孩子所思考的东西能够呈现出来呢,怎样让我们的孩子思考能力能够更深入,更深刻?那么思维导图就是一个很好的工具。

今天要讲的思维导图八大类,圆圈图,树形图,气泡图,双气泡图,流程图,因果图,括号图,条形图,接下来就把这八大思维导图与大家一一分享。

第一个是圆圈图,首先画一个小圆圈,在小圆圈的外面,再画一个大圆圈。然后把关键词写在中间的圆圈,圆圈图可以拿来干什么呢?它可以表示联想和定义,它呈现的是思维的发散的过程,就是让孩子的发展思维能够看得见,其思维的关键词有哪些呢,有联想,想一想,知道,找出,定义,解释,说一下。什么情况下,我们使用圆圈图来进行发散思维的呈现,对某一个话题做联想。

比如圆圈图,中间中心词是我,一般你向大家做自我介绍的时候,我有哪些特征,在圆圈图的外层就可以把它呈现出来。

比如在数学课上,我在上勾股定理这一章的时候,通常会让学生画一个圆圈图。把勾股定理这个中心词写在最中间的圆圈,让学生去回忆,联想勾股定理这一章。自己学到了哪些内容,哪些思想方法,然后先用圆圈图呈现出来,进行一个头脑风暴,再用其他的思维导图进行梳理。

第二种思维导图是气泡图,气泡图中间先画一个气泡,在气泡上写出中心的词语,然后在它旁边画出小气泡,这个气泡图要注意的是外层的小圆圈的词语必须是一些描述性的词语,来描述中间的主题词。

比如我们可以用圆圈图来描述爷爷,或者是用圆圈图来描述天气,在我自己的数学课上我会采用气泡图来进行一个概念的描述,如用圆圈图来呈现数轴的特征,中间写上数轴这一个中心词,然后描述它:数轴一条直线,具有原点,有正方向的,有单位长度的。

括号图,在我们生活当中运用比较多,它是可视化的来表示整体部分之间的关系的一个思维过程。括号图能帮助孩子们理解一个整体事物是由多个组成部分构成的关系;括号图还可以让孩子意识到,多个组成部分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整体。这样才能够全面客观的来认识事物,比如共享单车,是由哪些不同部分构成的,就可以用括号图来呈现出来。

我们在学习数学概念时也可用括号图来进行呈现,如学习了实数,可以分有理数和无理数,按照两类来分,实数也可以用括号图呈现,它分成三类,分成正实数,零,负实数。

树形图,可视化的表示分类的思维过程。就是把孩子的分类思维,用树形图这种思维导图呈现出来,它能够帮助孩子对事物或信息进行分类和归纳。比如说我们可以让孩子对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以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帮助孩子找到支撑主题的各种细节信息。在写作方面也很实用。

如《一粒种子的旅行》这本书,我们可以通过树形图来呈现它的一个框架,靠风来传播的有凤仙花和蒲公英,靠出租车的有……靠自己的有……这样子来进行分类说明。

还有数学当中的立体几何图形,他们分别有多少个面,多少个顶点,多少条棱,以及有哪些特殊的图形,也可用树形图来进行分类呈现。

双气泡图,可以把比较和对比这个思维过程通过双气泡图呈现出来,它可以帮助孩子找到两个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比较做出选择。

例如我们平时出行的时候,究竟是选择坐地铁还是坐公交车呢,可以通过它进行一个类比分析。

在我们孩子的数学学习当中,也存在很多这样的概念,如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学完这两个概念过后,就可以用双气泡图来进行类比对比分析。还有平方根和立方根,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也可以用双气泡图来呈现,用双气泡图呈现出来后,会让孩子的思路更加清晰,即他想到了哪些,还有哪些没有想到就通过这种图形一下子就呈现出来了。

流程图,它可以把孩子的顺序排列的思维过程,用图形呈现出来。流程图可以帮助孩子理解一项活动的流程,或是一个故事的情节发展。流程图也可以辅助孩子按照次序整理信息,方便记忆。

流程图在我们生活当中,经常可以遇见,比如说我们考试报名的流程,还有制作蛋糕需要哪些流程,或者我们去飞机场坐飞机,登机的时候需要哪些流程,或者孩子们学习数学时,运算级别在增加的时候,究竟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就可以通过流程图来呈现。

因果图在我们生活当中很常见,在这本书里举的例子,我觉得与我们的生活很贴近。因果图可以让孩子分析原因及可能导致的结果,用思维导图呈现出来,因果图能帮助孩子分析某些事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同时也要思考这件事情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或者是影响。在这过程中,其实也在培养孩子的逻辑分析能力以及辩证思维的能力,帮助孩子锻炼多项的思维力。

这本书里面举了两个例子:第一个上学迟到,原因有哪些,赖床,挑选衣服,收拾书包,可能导致的结果有被老师批评,耽误时间,影响学习。这些都是我们生活当中很常见的例子,可以带孩子一起做一下。还有比如说我们小朋友都喜欢养小狗,原因,毛茸茸的很可爱,听话,可以帮我取快递,多了一个好朋友一起说话玩耍,但是有小狗的结果是什么呢,汪汪叫,带来快乐,出门遛狗,锻炼身体,保护主人,警告小偷,不听话,咬坏玩具和书,掉毛,弄脏了家里。

这也是这本书我想推荐给大家的原因,它不仅讲清楚了我们为什么要用思维导图,什么时候才用哪一种思维导图,并且它所举的例子给我们的生活也非常的贴近,比如还有一个因果图的例子,孩子长蛀牙原因有什么呢,爱吃甜食,刷牙,偷懒,不注意口腔检查,导致的结果,牙齿痛,不能吃美食,不美观,补牙的时候很难受。许多例子我们和孩子可以直接拿来直接用起来。

当考试结束的时候我会带着孩子们一起来分析这次考试,考得好还是不好,好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原因导致了怎样的结果,考得不好,原因是什么,那么这些原因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这样不断的反思总结,然后找到最优化的学习方法。

桥形图这种思维导图,它可以把孩子类比类推的这种思维过程给呈现出来,它能帮助孩子分析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通过类比对新旧知识进行串联和归纳,从而进行类比学习。在我们的学习当中,类比学习真的是非常多。比如在我们初中数学当中,我们最开始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然后接下来学二元一次方程,还要学一元二次方程。我们学习这三个概念的时候,其实是可用类比来学习的,他们都是有多少个圆以及次数是什么,都有相同的整式方程。

桥形图在画的时候首先画出一条横线,在上下位置写出第一对事物,写出这对事物之间的相关因素,然后再画出一个尖角符号,就像一个桥的拱形一样,在中间的桥的三角当中写下相当于,第四步根据相关因素就可以类推,类比,写出具有相同关系的第二,第三对事物。长度没有限制,可以平行并列画出多座的桥。

圆圈图与气泡图对比

圆圈图和气泡图感觉有点儿类似,但是他们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圆圈图外圈的那些词语是没有限定的,而气泡图气泡里面的词语必须是描述性的词汇,这是一个最关键的区别。

树形图和括号图对比

树形图和括号图,感觉都是表示整分的分类过程。括号图要求就是整体与部分,而树形图的分类我觉得要更灵活一些,可以更自由地来描述其对应的类别的概念。

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

我最开始也没有把思维导图弄清楚,我原来以为的思维导图就是东尼博赞的那个思维导图。没想到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是发源于英国的思维导图。刚才介绍的八大思维图是源于美国的思维导图。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应该是更适合综合能力强,相当于把前面的八大思维导图的所有的能力全部都综合在这一个思维导图当中,对孩子的综合能力要求要更高一些。在美国他们的孩子都是先从八大思维图示开始进行,在学校里面就要进行练习。

思维导图与阅读

思维导图有哪些具体的运用,思维导图与孩子的阅读有很大关系,比如说我们大家都知道一本书《石头汤》就可以通过因果图来进行。梳理他的原因和结果。

也可以用双气泡图来把我们书当中的人物进行类比,分析,分析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思维导图与数学

刚才我在分享的时候已经介绍了一些思维导图与数学相关的例子,因为我现在教的是初中的学生,所以每一章学完以后,我都会让他们用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把一章的知识内容进行梳理,还有每一期期末考试的时候,也可用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让他们把整个这一学期的所学的知识方法全部用思维导图呈现出来,这样子他们就把零散的知识建立成了一个知识树,思路就会更清晰一些。

思维导图与时间管理

思维导图与时间管理是一个思维导图的综合应用,先用流程图来分析要做的事情,再来整理清单,最后一步做日程表,先用圆圈图对放学以后要做的事情进行一个整理,然后把它书写出来,再用树形图,把放学要做的事分成需要做的和想要做的事,最后再把放学后具体的安排用流程图呈现出来。

这本书是我看到的有关思维导图书中写得很通俗易懂,所举例子也非常贴近我们孩子的实际生活,还是值得大家看一看。

非常感谢胡老师的分享,真的很通俗易懂,贴近当下生活。好书读起来,学起来,梳理出适合自己的一套思维导图,学以致用哦!

我们下期再见。

作者:胡玲

记录:静待花儿开

编辑:流沙

赞赏请捐给腾讯99公益书语项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