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还是把孩子当自己的学生

 静听涛声依旧 2020-10-19

    (图片为章中老师参赛作品,感谢!)

    一

    以前我听说过一个老师的故事,他作为班主任真的对学生很好,“关爱有加、关怀备至”这两个词用在他身上一点都不过分。有一次一个学生生病了,他因为家就住在学校,自己亲自下了面条鸡蛋(那个时候这就是病号饭),给学生端到宿舍里。

   但是,很可惜,他班里的学习风气和学习成绩并没有如他所愿,基本是同类班级中最差的。我觉得他可能真的以为,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就可以是一个好老师了。

    二

    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这是我们对老师们师德提出的一个努力方向,确实,有些优秀教师的事迹报告中会有把学生当成自己孩子的诸多案例,有的甚至为了学生置自己的孩子于不顾,当然,现在这种苦情的事迹报告已经受到了质疑。

   对于广大教师来讲,可以提倡关爱学生,但是,如果要较真一下的话,我还真得不是很赞成“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这样的提法,因为这里面不仅包含着普通老师不可企及的道德高地,还会带来一些问题。

  三

  我想起了当代教育家吴非的一个观点,他反对把学生称作“孩子”。他认为:

那些从家庭走出来的孩子,进了学校,学校要让他意识到自己是来接受教育的,是来改变自己的;在这里他开始不同于家庭的学习,他将成为——人,而不是家庭中的孩子。

    在学校,他们接受教育,学知识,培养能力,学习思考,懂得许多人生道理。他们虽然年纪小,但要平等地受到尊重,也逐渐学会尊重别人,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当他走出学校时,他觉得精神上长高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吴非老师觉得称学生为孩子似乎不妥。我之前是对这个观点持反对态度的,因为我就经常会在文章中称学生为孩子,但是,现在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

     三

     既然连称呼上都不该叫学生为孩子,那么,我们提出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更为不妥?有人可能以为我是故弄玄虚、博人眼球,其实这是一个导向的问题。当我们说把学生当做自己孩子的时候,其实我们可能只是关注了对学生的关爱,对学生要像自己孩子那样爱护他、保护他。但是,如果真的像对待自己孩子那样去对待学生,肯定也是有问题的。

   教师的职业操守中,更多的应该是教育学生让他成长,教师毕竟不是孩子的监护人。当然,教师爱护、保护学生这也是职责所在,但是,如果将二者混淆,那就容易出现教育上的偏差,就像我开始举的那个例子一样。

    四

    其实,我说的重点还在后面,可能有些冲淡主题。那就是,要成为一个优秀教师,提升自己的职业修养,不妨从“把孩子当做自己的学生”开始做起。

    把孩子当做自己的学生,这里面包含着哪些意思呢?

    首先,作为家长,和孩子应该保持适当距离,当然,我不是说不该有亲人之间的亲昵行为,我主要是针对有的家长抬手就打张口就骂这样的行为来说的,如果是你的学生,你还会这样吗?孩子虽然是你的,但是他也是有独立人格的,也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

     五

     当然,这还不是“把孩子当做自己的学生”的关键所在。当我们把孩子当做一个像学生一样需要教育培养的对象时,我们生发的是一种更理性的追求。我们可能更愿意去学习一些关于教育孩子的理论和方法,更愿意去读书,去读一些育子类的教育书籍,甚至主动去参加一些培训。

     再 举个例子:有一位老师读了我推荐的一本教育类书籍《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里面有关于如何看待孩子经常无意中犯的一些小错误的内容。作者的做法是,只要不是涉及到做人品质、道德类的小问题,就采取宽容的态度。并且,他们全家因为都读了关于牛顿因为做实验忘了吃饭这个小故事,所以,大人们会经常在孩子痴迷一件事而忘了另一件事的时候,说一句“你竟然和牛顿一样”。

    六

    读了这本书的这个老师很快就遇到了一件类似的事儿,孩子忘记了做某件事情。这个时候,孩子的妈妈和以往一样生气得训斥孩子,而这个老师却及时制止了妻子的行为,并且把这本书翻到那一页递给了妻子,让她也读一下。他把孩子叫到了一边,耐心地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

    很显然,这个老师已经一定程度地跳出了常规家长的做法,或者可以说,他已经把孩子当作了学生,他要借这个机会教育引导孩子,而不是发泄作为家长的不满。

  七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如果引导着老师们去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甚至帮助老师们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得更加出色,会有什么结果呢?

     当一个老师开始思考如何用更科学的方式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他会更加主动自觉地去学习那些以前被迫应付去学习的教育理论,如果他真的是爱孩子的话。当他真的去学习掌握了这些理论和方法并在孩子身上开始运用的时候,我们还愁老师们不会自觉运用到学生身上吗?还会担心老师们的教育教学不遵循教育规律吗?

   学生也好,自己的孩子也罢,都是成长中的人,当我们不用道德高地来要求老师们,更多地遵循人的心理需求的时候,可能更容易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这无疑是一个双赢和皆大欢喜的事情。

   当然,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的,但是,我觉得与“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相比,把孩子当做自己的学生,可能更加有利于老师们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更有利于提升老师的职业修养。有人说,最大的师德是老师职业素养的提高,我同意这样的说法。

   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可以与大家商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