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甲三 ▏川渝的火爆,有辣椒的助攻

 新用户7771xieo 2020-10-23

川渝的火爆,有辣椒的助攻

作者 ▏甲三

一种与辣椒相关的文化早已成形。

1911年9月7日,成都四大城门禁闭,不断的枪声之后,血水从府南河流出,惊呆了沿河的路人。发生了什么事?

就在城外的人纷纷打听之际。黄昏,几百个木牌连绵不绝,随着起伏的河水向下游飘去。

有好奇者打捞,看见油纸裹着的木牌上,刷满桐油,上面写着:赵尔丰先捕蒲、罗,后剿四川各地同志,速起自保自救!

四川江河纵横,水网密集,四通八达,这种被称之为“水电报”的木牌乘秋潮水涨,随江水漂流而下。很快,四川总督赵尔丰屠杀30多位保路运动的“成都血案”,传遍各州县。

得到消息的青壮年向成都进发,留守当地的老弱妇幼罢工罢市罢学,向清政府表达抗议。谁也没有料到,坚信“枪杆子”“刀把子”的满清政府,派出湖北精锐部队入川镇压,结果为后防空虚的武昌起义赢得了机会,成为压垮骆驼的那一根稻草。

这个时候,距离1498年哥伦布把辣椒从美洲运回欧洲,已经400多年了。距离辣椒从中国沿海地区西进,1684年到达湖南,1749年到达四川,也快160年了。

哥伦布没有料到,这个纯经济行为不仅改变了全球的饮食习惯,也造就了一大批革命家,变幻了很多城头大王旗。

作为“酸甜苦辣咸”五味中最年轻加入的一员,辣椒的现身毫不留情地取代了花椒、胡椒,在辛味大军中老大和老二的位置,还有越活越年轻的态势。

这不仅因为,辣是味觉的巅峰!

还因为,辣椒是含维生素最多的一种蔬菜,可预防癌症及其他慢性疾病,还能减肥,杀抑胃腹内的寄生虫。

在心理层面,喜欢红红的辣椒,它使无辣不欢的人保持了对生活的热度。

而在中国的广大乡村,农民们喜欢将红辣椒串起悬在屋檐下晾晒,那白墙黑瓦的民居,悬上几挂红辣椒串,正是诗歌中的家园意象,望一眼都会有希望从心头升起,温暖宜人。

 

但辣味不是味觉,是一种痛觉。

它的威力可以让人泪如泉涌、喉咙灼烧、鼻涕直流,里里外外爽个痛快。这就解释了,恰恰是越热的地方,越喜欢吃辣椒来达到一个平衡。比如重庆人夏天吃火锅,号称以毒攻毒;而湿热的四川,一年四季无辣不欢。

所以,辣椒才是川菜的灵魂!

更有趣的是,神经心理学家发现了辣椒和冒险之间的联系。比如爱吃辣椒的川渝和湖南人,心直口快,敢爱敢恨,长期以来凭着叛逆精神闻名。而湖南和四川,作为“辣椒地带”的核心,姑娘的“辣妹子”形象卓尔不群。

很多人想不通:中国很多地方都栽种辣椒,但唯独在四川,红辣椒深深地扎进餐桌,走进日常?

其实,为了抵御潮湿的气候,四川人历来会在饮食中加入一些温热的佐料,如大蒜、生姜和花椒。当辣椒被引入时,自然后来居上,加上火锅的发明,成为餐桌的宠儿。

英国烹饪作家西亚·邓洛普(Fuchsia Dunlop)在《鱼翅与花椒》一书中写道,四川人对辣椒的热情,可以解释为气候和中药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医而言,人体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系统——潮湿和干燥,冷和热,阴和阳,必须平衡。”

 

乔治亚州立大学历史学副教授王洪杰专门研究四川文化。在他的文章《辣椒、川菜和现代中国的革命》中,他认为,1911年反对帝国主义控制四川新建铁路的抗议运动引发了全国动乱,最终导致了清朝覆灭,这可以证明四川人的火爆脾气,开启了中国现代政治发展的整个过程。

他还指出,在1955年授勋的1052名将军和元帅中,多达82%的人来自中国的四个最爱吃辣椒的省份。

关于辣椒与火爆性格的关系,还有人从易经补刀。辛辣,属于金属性。金为从革,喜争战杀伐。所以,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安蜀后安。

于是,这种原产于智利,后来被墨西哥驯化的红色作物,无论在它的出生地南美,还是移居地欧亚,不仅悄悄地改变人们的性格,还推动餐饮、足球、政权的变革。

至于这些说法,有多大的科学性还有待验证。只是对辣椒照耀生命的我辈来说,完全可以在一周内不吃肉食,但是三天没有辣椒,我们的味觉会淡出一只鸟来。

因为,一种与辣椒相关的文化早已成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