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稼地里的“土人参" 宝宝便秘就吃它

 牛妈古法育儿 2020-10-24

红薯,看似土的掉渣,

其实不仅味道甜美,

而且可以调理疾病。

自明代后期进入中国,

四百年来,备受中医学家们推崇,

被称为长寿食品。

01

在清代,红薯大规模推广以后,成为仅次于水稻、玉米、小麦的第四大主粮。这四种主粮中,只有红薯有宽肠胃、通大便的作用,如果人们有大便不畅、便秘的情况,最适合吃红薯。因为味甜而绵软,尤其适合宝宝们和牙齿不好的老人们。

在历代皇帝中,乾隆皇帝享年最高,平时也很会养生。相传乾隆皇帝有段时间“龙体欠安”,食欲不振,便秘,精神体力也不佳。太医们用尽办法,总是不见效。一日,乾隆在散步,一股甜香味儿迎面扑来,十分诱人。他循着香味往前走,绕到一小院中,原来是一位小太监正在偷偷的烧烤食物。乾隆问道:“何种佳肴,如此之香?”小太监见是皇上,慌忙叩头答道:“启禀万岁,这是烤红薯的气味。”并双手呈上一块烤好的红薯。乾隆接过烤红薯,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一边吃还一边说道:“好吃!好吃!"

此后,乾隆皇帝天天都让御膳房给他烤红薯。不知不觉中,他的便秘竟然好了,精神也好了许多。乾隆皇帝十分高兴,夸赞道:“好个红薯,功胜人参啊!"从此,红薯就得了个“土人参”的美称。

现代研究表明,红薯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所有非常适合经常便秘的人群,对于想要减肥的人群,对于控制体重也有好处。

02

红薯的食疗作用绝不限于宽肠胃、通大便,而是有近乎完美的补益作用,说它是“土人参”一点都不过分。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有“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并说人食之可长寿。

清代的《纲目拾遗》载番薯有“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的作用,所谓“和血”,就是让血液更柔和而富于营养。

清代医家王孟英还说它“食补脾胃,益气力,御风寒,益颜色。”意思是除了补脾益气之外,还可以抵御风寒,有预防受凉感冒的作用,对于当前天气转凉的季节更为适宜。

对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的人来讲,那么怎么吃红薯才能效果更好呢?这里可以效仿乾隆皇帝的做法,烤着吃。中医认为,香气入脾,香可醒脾,香可燥湿,亦可让脾舒畅。炒香或烤香的食物多可增进食欲,具有养脾之功,烤红薯、烤馒头片、炒花生等都是这个道理。

目前市面上的红薯种类很多,外皮有红色、黄色、紫色、白色等,内瓤有黄色、白色、紫色等。一般来讲,白色更能入肺,黄色更能入脾,红色或紫色更能入血分而和血。尽管如此,按中医的性味来看,这些不同种类的红薯基本都是味甘性平,功能接近,大家可以根据个人口味爱好选择食用即可。

红薯的好处多多,基本是老少皆宜。

03

需要稍稍注意的人群,一是平时有胃病泛酸、烧心的人,红薯因为味甜,食后可能会有不适。二是"中满者不宜多食,能壅气",就是已经在胀肚子的人,不宜再吃,因为它会加重气滞。

对于糖尿病人,也可食用红薯,因为红薯的升糖指数比米饭要低。糖尿病人减少精米白面的摄入量,增加一些红薯等杂粮食物,对于控制血糖很有帮助。

对于急性的、严重的便秘,食用红薯来改善效果一般,它没有那么大力量。

但对于阳虚、气血、阴津亏虚等原因引起的习惯性便秘,无论是宝宝还是成人,可以红薯作为主粮来食用,红薯的食用比例在大米、小麦等各类淀粉类食物中占比50%左右,连续食用几天,会有好的效果。

很多治疗便秘的中药或西药对肠胃都有一定的损伤,适合症状比较明显的便秘,在症状缓解之后,尽量避免长期服用。而红薯通便秘的作用不是以损伤肠胃为代价的,反而它有补益脾胃的作用,适合长期食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