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若满足4个条件,你的血糖也许已达到糖尿病标准

 漫说健康 2020-12-24

糖尿病不是什么罕见病,毕竟全球总计4.25亿的糖尿病患者,中国自己就占了1/4。

如今,医疗技术进步,糖尿病也不像十几年前人们认为的“得了糖尿病=得了绝症”。

现在的医学可以让糖尿病转化成慢性病,与患者和平共处。

但能共处多久,这真不是医术说了算,更不是老天说了算,而是自己决定的。

很多人认为,得了糖尿病吃药控制血糖,再不行,打胰岛素控制血糖就可以后患无忧了。

其实,并不是。

对无知的糖尿病患者而言,可能糖尿病病没有那么可怕了,但对于医生而言,糖尿病可能就是患者的定时炸弹,控制不好,说炸就炸。

很多糖尿病患者出现腿脚发黑、溃烂,肾衰竭,失明等并发症,最后即便挽回了性命,但后期生活质量也一落千丈。

而出现这些并发症的根源就是糖尿病控制不稳造成的

有相当多的患者只认为做到按时吃药、按时打胰岛素就可以,该吃吃,该喝喝,就是不改变生活习惯,最后导致并发症出现。

得了糖尿病再想办法控制血糖也不过是亡羊补牢。

如果能从健康时,就有意识的预防,这对所有人来说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

预防糖尿病,就要先了解糖尿病发生的病因:

一、遗传因素

遗传是糖尿病发病的原因因之一。

如果家中有长辈患有糖尿病,那么子女、或同父同母生的兄妹,罹患糖尿病的概率是没有糖尿病家族史的3.5倍

当然,这只是一个概率而已,并不是父母有糖尿病,子女就一定会得。

其实糖尿病的遗传不是疾病本身,而是人体对糖尿病易感性。它是多基因的遗传,有人对它敏感就得了,有人对它不敏感就不会得。

但话说回来,遗传也只是发病因素中的10%,90%的人都是受外在环境的影响。

所以,如果你家族有人患糖尿病,除了注意遗传外,更应该注意生活习惯,避免加速糖尿病出现。

二、长期精神压力

现代人的工作和生活都有很大压力,多数人会呈现生活节奏加快的状态。

如果一个人长期存在压力,人就会变得压抑和过度紧张,而情绪处于紧张、焦虑状态时,人体的交感神经会兴奋,从而作用在肾上,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同时也抑制了胰岛素分泌

所以,长期处于不良情绪,“糖尿病”不请自来。

三、饮食因素

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

2型糖尿病患者占据总糖尿病患者总人数的90%以上。

而导致2型糖尿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生活方式不当,尤其是饮食结构不合理。

现代人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平时吃的过于油腻,并且很多人喜欢吃甜食,而这些高油脂,高脂肪,高糖量的食物会导致人体肥胖,出现胰岛素不足或胰岛素细胞代谢异常。

四、药物因素

长时间过多服用肾皮质激素会增加患有糖尿病的风险,而且降压药和利尿剂会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也会诱发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如果服用这些药物只会加重病情。

因此,平时服用这些药物要按照医生指导,控制好自身的血糖水平,这样才能避免糖尿病的高风险。

这里提到了导致糖尿病的四个主要因素。

在预防过程中,必须掌握疾病的诱发因素,控制这些发病原因,确保生活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做到细嚼慢咽,多吃蔬菜,适当的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绪,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精神刺激。

但如果不幸得了糖尿病,首先做得就是相信现代医学,切记不要听信偏方、秘方,更不要相信针灸、气功可以治好你的病。

有些病不是完全恢复到健康状态才算是治愈,对于糖尿病这种慢性病,能长期控制血糖值,避免并发症发生,就算是达到了临床的治愈。

所以,市场上凡是号称吃了他的药可以彻底治愈你的糖尿病,一概不听不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