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调整阴阳脏腑气血

 玄冰生孙洁 2021-04-08

今天我们学习中医第四大治则:调整阴阳脏腑气血。这其实是三个治则的合称,就是调整阴阳、调整脏腑和调整气血。可以看到与之前的治未病、治病求本、扶正祛邪比起来,这三个调整明显地要更具体一些。治则其实也是分层的,有的治则更基础一些,有的治则就更具体一些,所以那些基础治则是可以在逻辑上包含或者统率更具体一些的治则的。比如治病求本就是最基础的治则,在求本的基础上要确定扶正祛邪的关系,而具体应用时,又可以再落实到调整阴阳、脏腑、气血上。当然,还可以进一步细化,就不能再称为治则了,而是一个个更为具体的治法。其实在治法上也是这样的,有比较大而化之的,比如补肾法,也有更具体一些的,比如滋肾养阴法,还有更具体的,比如甘寒滋肾法。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并不会这么细致地一层层划分,而是在确实一个大治则后,直接提出适合具体情况的治法。这个治法,既可以很具体,也可以是一个大而化之的东西。也有人提出过规范治则治法。实际上,这个工作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太细则失于琐碎,太粗又失于泛泛。最关键的是,临床价值不高。因为,治则治法学清楚了,自然就不会为这些个逻辑层次的东西纠结了。

首先,调整阴阳。阴阳失调是疾病的最基本病机。所以有“一阴一阳之谓道,偏盛偏衰之谓疾”的说法。所以在治疗疾病的时候,也是以调整阴阳为最基本准则的。前面讲治病必求本,这个本,首先就是指阴阳。但现在说的调整阴阳治则,有更具体的内容。是指专门针对阴、阳的失调而确立的治则。它包括两个方面:损其偏盛”、“补其偏衰”。意思也很简单:阴和阳,哪个多了,就泻哪个;哪个少了,就补哪个。

损其偏盛,就是针对阴或者阳偏盛的一方,予以纠正。当然,这个偏盛不可能是人体阳气、阴液的偏盛。所谓“邪气盛则实”,这里的偏盛只可能是邪气的偏盛。而邪气的性质,自有阴阳,如果是阴邪盛,就扶阳抑阴;如果是阳邪盛,就扶阴抑阳。能够致人疾病的邪气无非是外感六淫,内生五气,以及各种有形阴邪。外感六淫,风热暑为阳,寒湿燥为阴;内生五气的阴阳属性也类似,但没有暑,因为暑无内生;有形阴邪,则属阴。常见的有形阴邪,无非是痰湿水饮,瘀血。最后还剩一个滞结之气,气属阳,所以气郁则易化热,但阳主动,气停还是属阴,所以在气滞还没有化热的时候,其阴阳属性也是类似有形阴邪的。既然邪气各有阴阳属性,邪盛为实的时候,就要根据其阴阳属性,损其偏盛。热盛的清热,寒盛的就散寒。

又因为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所以无论是阴性还是阳性的邪气偏盛,必然会损伤相对应的正气。热为阳,热胜则伤阴;寒为阴,寒盛则伤阳。所以在损其偏盛的同时,也有补其偏衰。比如对热入气分而言,致病邪气是温热之邪,应该清气分热邪,用白虎汤,但是热势太盛必然伤阴,如果已经出现口大渴的津液受损的表现,就要配合养阴生津,要用白虎加人参汤。

补其偏衰,就是补益阴或者阳一方不足的治则。这个不足的阴或者阳,就指的是人体的正气。也就是阴虚或阳虚。人体的正气总有阴阳的归属,治疗疾病就要根据阴阳的归属,来分别地补益它。阳虚的就温阳,阴虚的就滋阴。就像阴阳偏盛会损伤人体正气一样,阴阳偏衰也一定会因为失于制约而出现虚热、虚寒。这个时候,除了补其偏衰以外,也要损其偏盛。但是要记住,这个偏盛是假象,是虚热、虚寒,所以就必须以补其偏衰为主,兼以损其偏盛。

比如肾阴虚,就应该补肾滋阴,用六味地黄丸,但是阴虚无制,虚火上炎的时候,光用补肾滋阴就不够了,还要加用苦寒坚阴的方法制其虚热,就需用知柏地黄丸。

另一方面,阴阳是互根互用的,阳生于阴,阴生于阳。所以阴虚了,单单补阴,有时效果也不好,这时就要在补阴的前提下,稍加些温阳药,疗效更加。相反,阳虚的时候,单单温阳,效果也可能欠佳,在补阳的基础上,加上一些养阴药,阳气就旺盛了。这就是非常有名的阴中求阳,阳中求阴。张景岳有言: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助而泉源不竭

调整阴阳当然非常重要,但是阴阳总有归属,调整阴阳,究竟是不分重点地调整一身之阴阳,还是调整某个脏腑的阴阳?这就是今天要讲的第二个调整:调整脏腑。调整脏腑具体就是调整脏腑功能。这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泻其有余,抑制脏腑的功能亢进,一方面,是补其不足,促进衰退的脏腑功能。比如心火上炎,是心阳的功能亢进,或者更准确的说,是火热之邪留于心经而上炎,这个时候,清心降火即可。但中医治病,要注意辨证。清心降心,用些苦寒清热药即可,但寒热相搏于心经,对心来说是一个新的损伤。如果心火不是很亢盛,则可容易治愈。造成的损伤也较小,人体的正气可以自已修复。如果心火极盛,与寒凉药交争不下,则易造成心火没清,反伤心阳的情况。这时,就要给邪气以出路,使邪气由脏出腑,由腑出表。心与小肠相表里,所以便可引热下行,让热邪由小肠而出。这个是常用的清心火的法门。比如在方剂学教材里清脏腑热的第一个方剂,导赤散,就是遵循此法。

这是单纯对某脏功能的调整。五脏六腑之间,都是有着密切联系的,所以在调整脏腑功能的时候,还要充分利用这些关系。比如前面的心和小肠,这是表里关系。五脏的邪气,使其从六腑而出是一种非常常见,而且好用的思路。还有五脏关系,比如肝经的火热之邪亢盛,可以直接清肝。但是也可以实则泻其子,肝木生心火,采用泻心经热邪的方法来辅助治疗。心火亢盛?除了可以引热下行,由小肠而出,也可以实则泻其子。心火生脾土,所以用泻脾的方法,怎么泻脾?通大便即可,所以黄连上清丸清胸膈上焦之热,却加用泻下药,大便一通,热邪也就去了。

如果是五脏的亏虚?就当虚则补其母。除了补亏虚的一脏之外,还可以补其母脏。比如,心火生脾土。所以脾阳虚,除温补脾阳以外,还可以补心阳以生脾土。也可以从火生土的角度,补命门之火以生脾土,都属虚则补其母。实际上,补命火以助脾土还更为常用。

这种利用脏腑关系来调整脏腑功能的方法很多,如培土生金、滋水涵木等。其中最有趣的是泻南补北法。肝为五脏之贼,极易亢盛为害,还易化热化火,当肝火亢盛之时,不仅可以克脾,还可能克肺。肺属金,肝属木,本是金克木,但木火太盛,反而克金,这在五行学说里叫反侮。针对这种特殊的反侮关系,有个专有名词,叫木火刑金。

这种木火刑金的治疗,最直接就是泻肝火,清肺热。这是最直接的思路,代表方是黛蛤散。用青黛清肝,海蛤壳清肺热。如果热盛伤阴,还出现肺阴亏虚,就需清肝养肺。清肝,可以实则泻其子,采用泻火的方法;养肺,可以采用金水相生法,通过养肾以滋肺。火为南方,泻火就是泻南;肾属水,为北方,养肾就是补水,治法就是泻南补北法,治的却是木火刑金,方用知柏地黄丸。这个治法充分显示了在调整脏腑功能的时候,应该如何充分利用五脏关系。类似的治法还有很多。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自已推演一下,每一脏是如何与其它四脏发生关系的,在治疗时,可以怎么利用它。平时推演熟练了,到了临证之时便手到擒来。

调整脏腑功能的理解,举起例子还是要落实到阴阳气血上,所以下一个治则就是调整气血关系。一方面是调整脏腑的气血,另一方面是调整气血之间的关系。

气和血是人体正气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是阴阳在人体的具体体现,所以《内经》有言:“血气者,阴阳之男女也”,男女就是指人,人的阴阳,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气血。

气血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首先是气对于血,气为血之帅,表现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气能生血,所以气虚则不能生血,则血亦不足,形成气血两虚,就得气血双补。有时,补血太慢,效果欠佳,还可先补气,气足则血自生,这就是补气以生血。最经典的方剂是当归补血汤。名字叫当归补血汤,但是当归用量并不大,黄芪反而用量较大,重用黄芪以补气,稍加当归以养血,气足则血生。

气能行血,所以气停则血停,形成气滞血瘀。有的时候,虽然是血瘀证,但仅仅活血,可能效果欠佳,这时加些行气药,使气行则血行。虽然没有加重活血药,但是活血的效果反而更佳。或者血逆而上,表现为吐血、咳血、衄血,这时仅仅止血并没有用,需兼用降气,气降则血随之而降,便可止血。这就是治血不如降气的道理。

气能摄血,所以气足则血摄,如果气虚不摄就会出血,这时就要补气以摄血。有时,大出血证,比如外伤大出血,当用止血,但效果可能欠佳。这时急补其气,气足则血摄,止血效果会更佳。而且气能生血,还能补血虚之不足。即“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

从血对于气的角度说,血为气之母,血能生气,血能载气。所以大出血时,气会随血而出,叫气随血脱,这时,当然也必大补其气,一般用独参汤来大补元气。而气滞的时候,光行气也可能不够,可以加用活血通络使血行则气行。比如张锡纯的曲直汤,是治肝气不利,但用乳没,丹参,当归来行血通络。

正因为气血存在这样密切的关系,在调整气血的时候,一定要治气不忘治血,治血不忘治气,充分利用气血关系来帮助调整气血,充分考虑到气血关系来避免顾此失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