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我们看世界,如盲人摸象,众说纷纭, 每个角度都对, 每个角度都不对。 说对,是仅就他所接触的来说, 是对的。 说不对,是他以部分代替整体。 同样,生活中也是如此, 我们觉得对方错了, 然而在对方那里, 错的是我们。 想起刘丰老师说, 每当一个人提出一个观点, 他就回应:你说得对! 然后他问自己: 他说的为什么对,怎么与道相应。 关于性善恶论,众说纷纭。 性本体无善无恶, 意之动有善有恶, 致知是知善知恶, 格物是为善去恶。 唯有去恶为善, 去私欲存天理, 才能知善恶本来面目, 看清善恶之有不过是意念所动, 而意念是无中生有, 无中涵盖万有。 大屏幕上放恐怖片, 让人心生恐惧。 放映灾难片,让人唏嘘。 放喜剧片,让人捧腹大笑。 片子不同,观者感受亦不同, 然而即使屏幕上演世界末日, 屏幕依然完好如初。 性之体如是, 虽圣人凡人小人各有差别, 不过是个人选个剧本演绎来去, 在屏幕上做戏, 无碍屏幕半分。 明了此, 可明白先生以眼做比喻之说。 圣人论心不论迹, 面对毁誉得失, 只守住天理良知, 不管他人是非。 好坏世人随口任意评说, 善恶圣人胸中自有丘壑。 觉察念头果然管用, 不再认同头脑是非判断, 念出即觉,觉之即无。 良知就是镜子,知善恶。 天理如烈日,照彻私欲。 时刻觉察自己,时刻在心上做功夫。我们为自己学,但已经为他人做了有益的事。利人利己永远是同时的,越践行,越知行合一,身心合一! ![]() ![]() 温馨提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