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给年轻人:关于工作,一些希望你越早知道越好的真相和底层思考

 天地人和w 2021-03-08

本文作者|李多余
本文共计5301字
预计阅读14分钟

1. 

第一份工作

请一定、一定、一定要选择 [三观一致] 的公司。

第一份工作之所以重要,不在于它会给你怎样的title和薪资,而在于它会塑造你对于“工作”、“社会”、“规则”,乃至“人性”的最初概念。

这对一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来说,是具有颠覆性力量的。

前两天和一个朋友聊天,她小我两岁,名校毕业,聪明又能吃苦,性格也好,沙雕可爱,我叫她“妹妹”。

我们关系不错,但是自从去年她从辞职后就一直没见过面。问她怎么了,她只说太累了回家休息。

后来才知道,她是因为得了抑郁症,不得不回家疗愈。

我觉得难以置信。

因为据我所知,她当时的工作其实还可以。虽然是初创的小团队,但是工作时间自由,公司规矩少,同事也都是年轻人,嘻嘻哈哈的。

钱方面,老板为了留人,开的工资也是超出行业水准。

但她还是抑郁了。

原因是,信念崩塌



估计很多人和我一样,第一反应是“不会吧?不过是一份工作而已。”
但是后来我再跟她聊之后就明白了,不是这样的。
——对于年轻人来说,第一份工作真的不只是一份工作而已。

很多人,他们是抱着自己对未来、对社会、对自我的憧憬去工作的。
很多人,是怀着一腔学习的热忱,怀着对行业的向往和渴望去工作的。
还有更多人,是带着对他人、对团队的信任,以及对自己的担心和小心翼翼,去工作的。

就像第一次谈恋爱,怀着满腔赤诚,对对方的绝对信赖和交付,但又免不了对自己的不自信。
这时如果进入了一家三观不合的公司,你经历的将不仅是和你双向看不顺眼的老板三观不同的同事,以及每天不得不做自己内心怀疑、不认可的事情。
每天扭曲自己去适应外界,要么怀疑社会,要么怀疑自我。
最后必然会导向抑郁和焦虑。

在一开始做一件事的时候,最重要的不是做了什么,得到了多少价值产出,而是你能否在其中学习到正确的规则,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拥有正向的逻辑,从而为未来几十年打好地基。
就像第一次谈恋爱。你们未必会结婚,但是你一定要从中学到如何和一个人亲密相处,如何爱与被爱,如何交流与妥协,如何善待他人,如何保护自己。
只有这样,你才能建立起正确的自我与外界认知,从而在之后的体验中做得更好。

所以,如何找到一家 [三观正] 的公司?
最简单的做法当然是进入一家大公司。
一家公司能够做大,那他必然有一套完整合理合法且有价值的商业模式,有完备的制度和选人的标准。进去,至少绝对不会吃亏。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很有效的判断标准:
  • 这家公司在做的事情是否对社会有益处?是不是真的在帮他人解决问题?

  • 这家公司的员工都是可爱的、你愿意成为的人么?

  • 这家公司所做的事情,和他们喊出去的口号一致么?

  • 你进入这家公司后,可以热情地、不心虚地跟别人介绍这家公司,介绍你的工作内容么?


通过这些标准,你可以很容易找到那些真正值得你付出时间的公司。


2.
头两年工作,不要只想着赚钱。
你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去关心。
这些事才真正可以让你在未来赚到钱。
 
我不否认钱很重要。这句话的意思也不是让大家去做公益,或者完全不考虑收入。
而是,在二十岁出头的时候,钱可以往后稍稍,让步给更重要的东西。

一方面是因为,刚工作的人花不了什么钱;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刚工作的人赚不到什么钱。

月薪6000和月薪8000差异大么?
站在当下去看,确实是挺大差距的。
如果你指望呆在一家公司靠每年15%固定的涨薪,那也确实是挺有诱惑力的。
但是站在当你把对工作的目标维度拉长到三年而非三个月,把赚钱思维从“等老板涨薪”调整到“老子自己很值钱”,你就会发现,这点钱,算个屁。

我这几年悟出来一个道理:
你今天得到的钱,是你去年、前年工作的结果。
而非你今年工作的结果。
同理,你今天做的事情,是为一年后、两年后的自己在赚钱。
而非当下。

你今年做出来的成绩,也许当下什么都没有,但是它决定了你明年能否跳槽翻倍。
基于这个认知你就会理解,真正构成收入差异的,不是基数,而是增速。

你前期的增速有多大,未来得到的回报才会有多大。


既然增速决定收入,那么什么决定增速?
热情带来的动力,习惯带来的效率,认知带来的势能,是这些共同决定了增速。

也就是说,你真正需要通过工作去得到的,是进入一个行业,了解这个行业,感受自己是否感兴趣,是否有能力,是否有天赋,是否认同并且享受这个行业在做的一切。
——从而找到,或者激发你的热情。

是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生活习惯。逐渐建立和感受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点,找到自己的抗压程度和解压方式。
——从而保证自己不会自乱阵脚,保持稳定、可靠的效率。

是感受相应的生活方式,并且调整自己的节奏、习惯、偏好,去寻找自己最舒服的位置和感觉。
——从而最大程度让自己享受工作,激发动力。
比如:
办公室or跑销售,做金融or做内容,外企or国企?
高压的or清闲的,固定的or灵活的,朝九晚五or全年无休?

简言之,在头几年的工作中,真正需要在意的、需要刻意追求的,不是每年几百块的薪水涨动,而是要不断地思考、观察:

我是否适合这个行业?我在哪方面有能力,有天赋?

我做什么可以为别人创造出最多的价值?

这份工作在工资之余,带给了我什么?我还能得到更多么?

我享受这种工作状态么?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的未来是我愿意接受的么?

我是什么样的人?我需要怎样的生活?我讨厌什么,喜欢什么,我能承受的代价是什么?


以我自己举例。
我毕业之后一开始进的是外企。但是三个月后发现,自己第一不喜欢房地产,第二不喜欢外企的工作和社交模式,所以果断拒绝。
过程中发现,自己喜欢并且有写作的能力,遂转行新媒体,找了一家喜欢的公司后发现,在这个行业中有机会实现我的理想生活——自由撰稿,不管人也不被人管,小富即安。遂固定。
之后我进入一家公司去写商业财经内容,虽然很赚钱,但是我逐渐发现这样走下去,哪怕是行业内最好的未来也并不是我想要的。
我想要的就是像现在这样,写一些对读者真的有帮助的、能够让我骄傲告诉别人的东西,对自己负责,对读者负责。
所以就到了今天。


年轻人头几年的福利期真的太宝贵了。
如果有幸遇到你感兴趣的行业,可以接受的工作,那就扎猛子去干;
如果遇不到,那就快点去跨行尝试。
勇敢一点,把眼光拉长,你要活很久很久的,你有很多时间去赚钱。
不要等到三十多岁还对自己一无所知,一无所能。
 
以及,我很明白年轻人都穷。
所以,能攒钱就早点攒,能有父母接济就不要不好意思硬要装独立,能省就省一些。
奶茶,美甲,新衣服,化妆品,游戏皮肤,打赏主播,这些真的真的真的不必要。
自己做饭,公共交通,也是很棒很棒的。

 
3.
对于不能接受的工作,最好一开始就说明白。
但如果你想要得到对方提供的东西,那就服从人家的规则。
不要骂人。
 
之前接到过平安HR的电话,想要我去帮忙做内容。
之前聊的都挺好,各方面都还行,工资也很高。
后来问我,能否接受加班。
我很明白地告诉对方,我能够接受因为能力不够而导致的加班,并且会自愿加班到事情完成为止。
但是无法接受因为工作量超标或者工作安排不合理导致的加班,包括临时的开会等。
偶尔可以,常态不行。
 
后来果然,他们就没再联系我了。
我很开心。
他们应该也觉得挺好,没有多浪费时间。
 
成年人要学会的第一课是,有得必有舍。
有舍不一定有得,但是想有得,必须有舍。
钱多事少离家近,不加班不应酬同事都是活菩萨的工作,是不存在的。
每个行业有每个行业的潜规则。
互联网行业钱多,加班也多;销售行业钱多,但是喝酒也多;做行政加班少,但是上升空间小;想要得到青睐就得多下功夫,但是很累。
你想要,那就忍忍;
你接受不了,就提出来,不要憋。
工作是一个双向选择的事情,没有谁离不开谁,也没谁必须迁就谁。

 

4.
公司就是公司。
不是学校,不是宿舍,也不是家。
同理,同事只是同事。
不是闺蜜,不是知己,不是你的人生导师。
 
意思就是,在公司,不要做在学校做的事,比如期待别人提醒你交作业;
不要做在宿舍做的事,比如凑成一堆说别人坏话或者八卦;
不要做在家做的事,比如要求所有人都爱你,夸你,包容你。
 
意思就是,和同事,不要太八卦别人的私生活,除非ta主动告诉你;
不要讲太多自己的事情和情绪,比如骂老板是SB;
不要事事和ta对标,也不要在乎ta的阴阳怪气和评价。

真正会对你的职场生涯产生重要影响的人并不多,抓住他们才是重要的。
具体可参详:
《关键问题:谁会对你的人生产生重大影响?》
 


5

多看看外面的世界。

永远记得你要做的不是公司第一,而是[你目标中]的行业领先。

这二者之间其实没有必然联系。

很有可能,你做到公司第一,但是连行业的边都没摸到;

也很有可能,你做到行业第一,但是在公司却会被别人当成菜鸡。

不过别理他们。一辈子见不到第二面的人,丝毫不重要。

6.

在职场中成长最快、最合理的方式是:

学习那些和你背景差不多,但是比你快一步的人。

而想要升职,最快的方式是:

做事情时,做比目前高半级的事。

快一步就可以,高半级就足够。步子别迈太大,容易扯着蛋。



7. 
老板不希望你知道
你在公司最大的福利其实是[试错成本]和[平台面子]

如果你现在还在公司,一定一定一定要记得多利用公司的机会去参与项目,去尝试自己的一些想法,去珍惜和大平台交流的机会。
等你自己出去创业一下子就会知道,这些东西多有价值了。
 
8.
你在这家公司能做出一千万的业绩,不代表你自己就值一千万。
别被人夸两句就找不着北了。

网上有一些人的抱怨,特别有意思。
“我今年给公司拉去了一千万的生意,年终奖才给我发了五万,什么狗屁公司,压榨员工,老子要出去自己单干!”
看到这种说法,真的,听听就好,千万别走心。
能拉到一千万,是因为你有一个团队,有一个公司,真的不是因为你牛逼。
很有可能,这个事情换别人去做,能拉到一千两百万。
而你离开这个公司,去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一年智能拉到两百万。
当人在一个很好的团队里的时候,真的特别特别容易把团体价值模糊成个人价值,觉得“这事儿能做成都靠我”。
真不是。
这事儿能做成,90%是靠你老板。
剩下那10%也不是靠你,是靠你所在的团队,以及那些看上去和你没啥关系的其他部门。
很多人是发自肺腑的不相信这件事,干了两天就飘了,跳出去创业,死得一地稀碎。
 
9.
千万、千万、千万不要被你手头在做的事情、带来的情绪而拖垮
永远记得留一点时间给自己去思考。
永远记得划清界限。

这也是我自己现在每天在修炼的事。
工作真的好忙好累,累得人啥都不愿意想,不愿意学,累得只想打开抖音和王者荣耀,累得不想跟家人爱人朋友说话,就想在床上躺着。
这很正常。
但是一旦习惯这种节奏,就会重复一天,三天,五天。
七天,十天,二十天。
一年过去了,三年过去了,五年过去了。

我在去年年中告诉过大家做每日复盘的重要性。
但是很对不起,我自己也没能坚持超过两周以上。
因为每天的情绪,想要玩耍的心情真的很强烈。
但是这带来的结果就是,这半年我的增速相当缓慢,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直到这两天我回顾数据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是实实在在浪费了几个月的时间。
我马上就要27岁了,还有几个月可以浪费呢?
而这种在忙碌中悄无声息的自我消耗、自我吞噬,就是碌碌无为的根源。

每天,留一点时间给自己去思考“我是为了什么目标才做这件事的,我希望从中得到什么”,而不是过程中的SB客户和脑残老板带来的困难及情绪,或者一些虚无缥缈的画饼和你并不期待的未来。
时刻警惕,不要被“努力”的状态挤占了全部时间和精力。
千万千万千万千万别让自己在工作之余一泻千里。
你真的会后悔的(我现在就是)。



最后。
这几条,基本是我遇到的咨询里最容易中招的一些问题。
当然,还有更多问题,其实和“工作”无关。
比如有人发消息问我,自己是211毕业,本来觉得工作很满意,但是发现同事里有一个人只有高中文凭,是找关系进来的,一下子觉得自己“亏了,被拉低了”,乃至于想要辞职。
你怎么看?
这个问题,我想先留给你来思考,之后再详细和大家讨论这一类常见问题背后的问题所在。
我们评论区见。

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够对你有微末帮助。我是多余,一个来人间冒险的有趣少女,希望用十年时间为你践行知行合一。
我想要陪你变好,希望你可以陪我一起成长。
爱你,笔心。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